辽宁工业记忆——沈阳铁西篇:沈阳重型机器厂

高明野懂科技 2024-08-24 02:49:44

新中国成立后,辽宁被称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全国工业化的出发点,而沈阳又是辽宁工业的代表,为新中国贡献诸多“全国第一”,然而沈阳的工业起点和象征在铁西,四五十年代,铁西的工业已经非常发达,高大的烟囱林立,机器轰鸣。七八十年代,铁西区不到4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分布大小工厂上百家,仅北二路一带就有37家大型装备制造工厂,2002年铁西区启动“东搬西建”,数百家工厂搬到经开区,包括对沈阳工业产生深远影响的沈重、沈鼓、沈机、沈阳冶炼厂等万人大厂,这些“功勋”工厂对沈阳人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

沈阳铁西(40年代)

沈阳铁西(50年代)

沈阳重型机器厂的老厂区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兴华北街八号,是新中国投资扩建的第一家重型机器制造厂,它诞生在日本侵华时期。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占领了整个东北,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大肆掠夺东北的资源的同时,为了垄断我国的工业,大批资本家来到东北办厂。1934年9月21日,住友株式会社在沈阳投资3000万日元,成立鞍山满洲住友钢管株式会社奉天制钢厂,次年9月改名满洲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奉天工场,1937年11月正式动工建设,安装有六吨电炉两座,一吨高周波电炉一座、二吨高周波电炉一座,主要生产火车轮箍、轮芯、轮架以及小型矿山设备,年产能力在6000吨左右。

满洲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奉天工场

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后出兵东北,日本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0日苏联红军接管了满洲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奉天工场,将厂里的大部分机械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作为“战利品”用火车皮运到本土的海参崴、伊尔库茨克、赤塔等地的工厂。1946年10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接管该厂,更名鞍山钢铁公司炼钢厂沈阳钢胎厂,当时工厂只剩下空空的残破厂房,有价值的设备都被苏联人运走,因此国民政府把厂房作为马厩。

被苏军拆除后的工厂(1945年)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鞍山钢铁公司炼钢厂沈阳钢胎厂被东北人民政府接管,人民政府将几个旧时工厂合并组建沈阳第一机器总厂,沈阳钢胎厂成为一分厂,随即对工厂进行恢复建设,经过不懈的努力,1949年4月,翻砂车间修复完成,为铁道部制造出第一批冷钢轮。1949年6月1日,更名为沈阳实验工厂。职工们用了8个月时间,修复了2号炼钢平炉,同年10月31日成功炼出新中国第一炉钢水,1950年8月26日更名为沈阳第二机器厂。

恢复生产

第一炉钢水出炉(1949年10月31日)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期间沈阳第二机器厂接到上级命令,二个月内生产10万把军镐,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职工们采用“叠芯串铸”的方式,加班加点的生产,仅用了19天便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创造出抗美援朝期间后方工厂的奇迹。

1952年12月16日,沈阳第二机器厂为鞍钢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5吨蒸汽、空气两用锤,解决了当时大型部件的锻造问题,这台设备高9.5米,重150吨。1953年,一机部调整了沈阳第二机器厂的生产大纲,主攻矿山、轧钢、锻轧设备,1953年8月,更名为沈阳重型机器厂,尔后进行多次大规模改扩建,发展成为设备齐全、技术实力雄厚的重点骨干企业。1958年对于沈阳重型机器厂是个丰收年,1958年8月13日,成功试制出我国第一台2500吨自由锻造水压机,这台水压机高26米,重达550吨。1958年9月,成功制造出700/500mm初轧生产线,这套生产线由162台设备组成,总重1600吨,可年产钢坯60万吨。

5吨蒸汽、空气两用锤

2500吨自由锻造水压机(1958年8月13日)

700/500mm初轧生产线

沈阳重型机器厂的发展和起步较早,因此成为重机行业的“摇篮”,全国很多重机厂都有沈重的血脉,1950年援建太原重型机器厂,1956年援建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器厂、洛阳矿山机器厂,1958年援建德阳第二重型机器厂。三线建设期间为了响应毛主席“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1966年与二重、洛矿入陕包建大三线项目陕西压延设备厂。

1962年,为马鞍山车轮轮箍厂生产车轮、轮箍轧制机组,全套机组包括:1000吨坯料镦粗水压机、3000吨定径镦粗水压机、3000吨车轮压弯水压机、直径1.9米的轮箍粗压机和直径2.5米的轮箍精压机。

车轮、轮箍轧制机组

1964年,沈重为西南铝加工厂研发制造出6000吨锻造水压机,这台水压机至今仍在使用。

6000吨锻造水压机(1964年)

经过多年的发展,七十年代沈阳重型机器厂的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厂区面积达到1780亩,成为我国重机行业的翘楚。先后为二汽提供2000吨、2500吨、4000吨热模锻压力机。

70年代沈重厂区

为二汽生产的2000吨热膜锻压力机(1970年)

1977年,沈重采用分瓣铸造的新工艺,为吉林白山水电站成功生产出3台30万千瓦水轮机发电机转轮,这项成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全面的改革开放,沈重开始放眼全球市场,1983年6月,与美国富勒公司合作成产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国内最大的54寸液压旋回破碎机出口英国。

54寸液压旋回破碎机(1983年)

1984年引进德国比松公司的技术,造出国内第一套年产三万立方米刨花板生产线,后来又升级到生产五万立方米刨花板生产线。1987年沈重率先成立外贸处,正式进军国际市场,1989年与日本日立公司联合研发制造出450平方米烧结机,提供给上海宝钢二期工程,80年代末,沈重拥有职工14000余人,其中约十分之一为工程技术人员。

80年代厂区

三万立方米刨花板生产线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是残酷的,加上九十年代初的国企改革,对于沈重影响很大,最艰难的时候下岗6000多名职工,在岗职工人数仅剩7000人,曾经的万人大厂这一时期略显落寞,但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沈重没有倒下,坚强勇敢的沈重人没有失去信心,继续奋发图强,在1995年再次创造了历史。1995年4月,沈重与德国塔克拉夫公司联合制造出3600m³/h大型斗轮挖掘机,在赤峰元宝山露天煤矿调试成功,这台长140米,高38米,重2475吨的“巨兽”是当时陆地上可以自行移动的最大机械设备。1996年,沈阳重型机器厂转制成立沈阳重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600m³/h大型斗轮挖掘机

新世纪,沈重一路高歌猛进,2002年实现年产值超7亿元,2004年8月,为宝钢生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五米宽板冷板、热板矫直机。

2006年12月18日,沈重与沈矿合并重组成立: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实力进一步壮大,2007年实现产值超百亿大关。2007年8月28日,北方重工控股并购法国NFM公司,实现了跨国研发和经营,2009年成为中国企业500强之一。2019年4月30日方大集团入主北方重工,混改后突显了改革的成效,捷报连连,市场竞争力有了显著提升。

沈重

2002年沈阳市开启了“东搬西建”,2009年5月18日,沈重告别了70余年的老厂区,整体搬迁到经开区,当天CCTV进行了现场直播。5月17日12时59分,炼钢厂的5吨电炉封炉前炼出的最后一炉钢被浇筑成:“铁西·NHI·北方重工”几个厚重的大字,这几个字凝聚了沈重70多年的沧桑岁月,同时也记载了铁西的辉煌历史。光影无痕、岁月留印,历史记住了沈重,沈阳人记住了沈重激情燃烧的铁西岁月。

沈重职工告别老厂区

“持钳人”主体雕塑就是沈重设计制造的,矗立于沈重旧址

0 阅读:1

高明野懂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