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远教授的医学智慧:附子用量的谨慎之道》

寻桃聊健康 2024-07-05 10:35:05

《张志远教授的医学智慧:附子用量的谨慎之道》

在中国传统医学的丰富宝库中,南派伤寒家的理论与实践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张志远教授,作为这一流派的杰出传承者,对仲景先师的经典著作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学习和运用仲景之方,必须把握四个核心要素:首先,要从方剂中寻找疾病的证候,这是精准治疗的基础;其次,要对不同方剂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提炼出治疗法则;第三,要根据病情的变化灵活增减药物,捕捉药物使用的规律;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用药剂量必须适中,特别是对于麻黄、柴胡、附子、石膏、大黄、元明粉等药性强烈的药物,必须慎之又慎。

张教授的医学哲学深受家传庭训的影响,他始终将“胆大心细、笔下留情”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他长达七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每一次诊治都如同在薄冰上行走,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大意,以免造成医疗上的失误。

1960年的一个案例尤为引人注目。当时,一位七十岁的农民因心力衰竭导致下肢严重水肿,病情危急,被医院宣告病危。在转而寻求中药治疗的过程中,张教授最初打算使用《伤寒论》中的真武汤,但考虑到患者出现了气喘、心慌、便溏、手足发凉等复杂症状,他决定改用《金匮要略》中的茯苓泽泻汤,并在其中添加了附子。最初的处方中,附子的用量达到了30克,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剂量。患者服药后,虽然病情有所缓解,但却出现了胸热和精神异常兴奋的不良反应。面对这一情况,张教授经过反复思考,判断这可能是由于附子用量过大所致。于是,他果断地将附子的用量降至10克,并让患者继续服用。结果,患者的副作用迅速消失,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这个案例不仅展示了张教授深厚的医学造诣和敏锐的临床洞察力,也再次证明了他对于药物使用尤其是猛性药物用量的谨慎态度。他深刻认识到,对于这类药性强烈的药物,如果贸然使用大剂量,患者很可能无法承受,从而引发不必要的风险。因此,他在用药时总是遵循“小心无过”的原则,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张志远教授的医学智慧,不仅体现在他对传统医学精髓的继承与发展上,更体现在他对患者生命安全的深切关怀和对医学伦理的高度尊重上。他的故事和经验,对于今天的医学界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提醒我们在追求疗效的同时,更要注重药物的安全性和患者的整体福祉。

2 阅读:37

寻桃聊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