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没提东洋,是没去嘛

顾北清 2023-08-10 14:25:59

郑和既是一名优秀的航海家,又是一名出色的外交使臣,同时也是一名通商大家。郑和航海的伟大事迹,已经传遍了全球,他对航海、外交、国际经济、文化、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将被记载在历史上。这些品质,在六百多年后,仍然有着很高的时代价值。今日,我想与您一起来分享一些郑和在旅途中经历的不为人所知的琐碎故事。一提到郑和,大家第一时间就会联想到郑和下西洋,但是东阳离我们这么近,为什么只说下西洋,难道没有去日本,琉球等地?根据《明史-外国列传》的说法,“郑和于明末时,曾经走遍了东西方两个大陆。”

郑和“西方之行”主要是在文莱以西的印度洋海域进行的。《明史-外国列传》中说:文莱亦是东洋之尽头,西洋之起点也。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断定,在明朝,文莱是东部和西部的核心,在莱之东,太平洋被称为“东洋”,而在西部,印度洋被称为“西洋”。日本和琉球都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唐朝时就有人曾出使过日本)然后这些“西洋”国大多都是因为郑和第一次出海而与中国建交的,这也是为什么郑和出海被称之为“下西洋”的原因。

据史书所载,郑和下西洋时,曾访问了日本附近的地区,对各地的风俗文化、奇闻异事都有详细的记述。例如,据《明史》中的记载,扶桑气候暑热,居民不鲜衣,故不喜锦罗绸缎,而瓷釜之属爱加焉。其后朝廷赐琉球国礼物,遂改为碗瓯碟,深为所奉。鸡笼山今台湾,土人恶和舟,各赍一铃,名曰“狗国”。最后皆以为宝,富家多戴之,夸为先祖所传。这地方虽然是个小岛,但“住在海上,却怕水,不愿行船,终其一生,也不愿和别的国家来往”,“天生怕水,便在山间垂钓”,实是古怪之极。

郑和来自何方?他到底是谁?

郑和是朝廷派来的,率领着一支浩浩荡荡的舰队,前往西方,这支舰队在西方诸国中颇有声望。泰国有三宝港,宗庙,宝塔等,皆土人以缅怀之。马来西亚有三宝井,三宝城印尼三公庙。但是,你们有没有听说过?郑和不姓“郑”,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他还是个不完整的人。郑和生于1371左右到1435年(因为生年不是很详细 身份源于正史没有详细记载),晋宁云南人。字三宝,回族人,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他的外公名叫马拜颜,他的外公和他的父亲的名字并没有记载。只是说他们是国外,信奉宗教的信徒,不是中国人。后来才来到云南并定居于此。古文对他的身世有所记载,其年十二,太祖游云南。父卒,得北平,化为阉人。致于燕,以事王。以聪辩,稍见知赏。郑和年纪渐长,身高七尺,腰肢粗壮,双耳雪白,牙齿洁白,步履矫健,嗓门洪亮。1399年,郑和以郑村坝之役立功,嘉之。和有力焉,王即位,赠御史公。并给他取了一个“郑”的姓氏,于是马三保就更名为“郑和”。(应该是因为当时的战役名称所以才赐姓郑吧)这场战役就是朱棣发起的靖康之难。

郑和出海,为什么要带这么多人?郑和此次出行,可谓是盛况空前,足足有二百余艘舰船,二万七千余名船员。除了官员、医师、之外,还有两万六千多名士兵。他们带来这么多船只,这么多士兵,一方面是为了在国外立下赫赫战功,显示中国的强大,另一方面(《明史-宦官传》)当时的海盗很多,并且常年盘踞在那里,周边的民众和过往的船只深受其害,遭老罪了。古史记载。郑和出航,遇陈祖义于苏门答腊岛老港口截之。祖义本广东人,明万历时流落南洋,纠合水寇,立己故港地,时掠商舶往来。郑和与诸贼斗,汝死我生,卒尽歼之,擒其渠陈祖义以归,命斩之。

协助平息内部纷争。一四○九年,郑和进行他的第3次外交活动,恰逢印尼的苏门答刺发生内战。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苏门答刺国与周边国家发生了一场战争,国王死于一把利剑之下,当时的公主还很年轻,为了报仇,她下令,凡是能为她报仇的人,都将被册封为王位。不久后有个年轻的渔民帮助在不懈努力下帮助公主平息了战乱,公主也没食言,嫁给了渔民,并决定让渔民做国王,但是前国王子却不乐意了,他暗中杀害了渔民,后来渔民之子苏干剌对此很是不满,便率领一群人四处闹事,甚至还对郑和的船只进行了骚扰。苏门答王向郑和请求帮助,要求他出兵平定,郑和带领军队,配合他的军队战胜了苏干剌,并将他的家人活捉。

三年之后,皇帝将苏干剌送回了明朝,朱棣传出了一道诏书,将他就地正法。

3 阅读:99

顾北清

简介:顾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