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
文|千古史记
编辑|千古史记
在美国总统换届之际,拜登突然决定在即将卸任之前“主动”寻找和中国见面的机会,执政的四年里,拜登从未造访中国,如今反倒急着借APEC和G20峰会的机会同中方会晤。
这次会见并不是一场铺陈许久的正式国事访问,而更像一次意在传递态度和安抚盟友的会面。
拜登此时的外交举动,目标指向很清晰:在不稳定的中美关系中维持最后的平稳,为自己卸任前的外交留下几笔可见的遗产,也许还能向特朗普传递出一些信号。
拜登的目的无非是想稳定中美关系,2024年美国选举结束,特朗普大胜,带来了一系列不可预知的后果,拜登政府面临权力交接期,而他对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并不乐观,甚至可以说是忧心忡忡。
中美在过去几年里的关系始终处于冰点附近,尤其在拜登政府上台后,围绕台湾、经济制裁、技术出口限制等核心议题,美国采取了强硬的态度,这导致双方几乎没有实质的沟通渠道。
即便今年8月,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曾短暂访华、表达继续沟通的意愿,也很难完全修补双方间的裂痕。
因此,拜登希望能在卸任之前借此峰会向中国传递“稳定”的信息,至少在大选后的过渡期内防止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避免在国际舞台上闹出大规模摩擦,虽然这一意图清晰,但显然也有其局限性。
拜登的目的还在于维护与盟友的关系,特别是欧洲盟友的信心,特朗普胜选后,全球多个地区都感受到一股不安的气息,特朗普此前频繁在公开场合表示支持美国优先政策,强调孤立主义,并明确不愿意为盟友承担过多责任。
这种立场引发了欧美国家对未来合作的焦虑,尤其是欧盟地区,在乌克兰局势尚未稳定的情况下,担忧美国可能会逐步撤离或减少援助。
而拜登政府出席这次APEC和G20峰会,正是为了向欧洲盟友们传递出一个信号:即便下任总统即将上台,美国在当前依旧会支持欧洲,也将继续承担国际责任,这不仅是稳定国际关系的必要动作,更是拜登为了在卸任之前确保美国外交关系不因特朗普胜选而动摇的“收官之举”。
但问题也显而易见:在短短几个月内,他对美国未来外交政策的影响力已经大幅下降,无法真正改变特朗普上台后美国与盟友关系的走势,即使他竭力想要稳住局势,这一决定对未来的长远效果依然存疑。
或许还有更具个人色彩的目的,拜登希望为自己的外交生涯画上一个较为体面的句号,四年总统生涯中,拜登并没有给中美关系带来显著的突破性改善,反倒是在技术限制和对台政策上采取了前所未有的严厉举措,导致中美关系趋于冷淡。
因此,拜登意识到,如果就这样下台,或许会留下“无能”甚至“失败”的评价,他在这次外交活动中极力展示出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责任与存在感,试图以此增加自己的外交遗产,至少能在任期最后阶段保持中美间的沟通,给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提供一个“稳定”开局。
虽然这场会晤可能并不会有实际的成果,但象征意义重大,尤其是拜登试图展现其负责任的领导风范,以及其对中美关系和平发展的一份态度。
在拜登政府极力推动此行时,中国方面的态度同样不含糊,中方始终表明立场,强调中美关系的关键是相互尊重与和平共处,对此次会晤,中方并不会因拜登即将卸任而降低对美外交姿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早前也指出,中美合作的基础和空间广阔,并在多个公开场合重申对中美和平共处的期待,强调合作共赢才是对彼此关系的最佳定义。
同时,台湾问题作为“红线”不容挑衅,中方一直明确此立场,近期美国的对台军售动向让中方持续关注,并多次表达立场,警告美方不要支持错误势力。
中方态度的稳重和坚定显示出,中国希望中美关系能够走向良性循环,而不是陷入恶性对抗,因此,这次象征性会晤或许是中方再度重申和平合作理念的机会。
拜登的临别会晤虽然在象征意义上具有价值,但中美之间的分歧与矛盾显然不是一场会晤就能解决的,从贸易战的延续到技术封锁,从台湾问题的针锋相对到对俄罗斯态度的分歧,中美关系的复杂性早已超出简单的外交礼节范畴。
中国方面也并未将所有筹码放在拜登这一届政府之上,而是更加关注未来的中美关系如何发展,无论是特朗普还是哈里斯接任,美国未来对华政策大概率将维持强硬态势。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在与美国的互动中保持稳健而审慎的态度,为中美的合作留足空间,同时在技术、经济上逐步实现自给自足,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封锁和挑战。
拜登在任期最后阶段急于促成与中国的会晤,中方则以一贯的稳健态度对待此事,显示出其对中美关系的长期规划和审慎判断。
中美这两个大国的关系虽然充满摩擦,但其合作的必要性依然明显,全球格局的不稳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气候变化的严峻性,都需要中美共同协作才能有实质性进展。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美国总统拜登将访问秘鲁和巴西》——中国新闻网2024年11月08日 13:59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