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疗免费到神药仿制,印度真的那么好?“印吹”是如何诞生的?

探史寻过去 2024-04-21 06:06:45
引言

2012年,某知名人士在一档脱口秀节目上尬吹印度,不吝赞美之词,把“强奸之都”新德里描绘成平静祥和的世外桃源。

他说,印度是一个美好、平和的国家,百姓道不拾遗,夜不闭户。街上不见警察,火车站里也没有小偷。

其实,他夸印度也就算了,关键是还明里暗里踩中国一脚。

更要命的是,当时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因此不少人信以为真,以至于出现了印吹这一离大谱的互联网奇观。

后来发生的事情,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

随着信息的逐渐普及,人们对异国他乡的神秘憧憬感,逐渐被冰冷的现实戳破。

到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公知口中被教徒顶礼膜拜的“圣河”,只不过是一条人厌狗嫌的臭水沟;就连印度的首都新德里,也因为针对外国女性层出不穷的性犯罪,而被全球游客所唾弃。

而印度之所以看不到警察,倒不是因为这个民族有多么诚信守法,只是警力有限,不够维持治安巡逻而已。

然而,即便是在负面新闻占据印度版面的今天。印吹依旧没有彻底“消失”。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愿意相信印度的医疗神话。

那么,印度真有那么好吗?“印吹”这一神奇的群体,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呢?

一、印度看病不用钱,官微回应:不是这样的

首先,印度经常被拿出来吹捧的,就是他们的免费医疗,这被认为是印度领先于中国的地方。

印吹说,印度不在乎大国崛起,只看重民众尊严。

别看他们现在航母没有中国的大,战斗机也没有中国的多,但是他们的人民有信仰,医疗有保障,光是这一点就值得中国学习。

印吹的依据在于,印度以宪法的形式赋予了民众免费医疗的权利。他们在人均GDP才2100美元的时候,就已经实现全民免费医疗了。

相比之下,我们还要每月交医保,才能享受有比例的报销。

“印度可以,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这样的质疑声在疫情之初尤为强烈。谣言盖过了真知,传得神乎其神。甚至还有人煞有其事地说,在印度外国人也在免费医疗的普及范围内。

谣言传播甚众,影响甚广,以至于官媒,都不得不发文澄清,以正视听。

其实,印度的免费医疗,并没有网友想象的那么神。

实际落实下来,只有感冒发烧这种小打小闹,才可以在资源有限的公立医院免费诊治,至于能不能挂得上号、治不治得好,就要看患者的造化了。

患者如果想要诊治大病,还得自掏腰包去开价昂贵的私立医院。

其实,官媒的回应,还算是轻描淡写的了。因为从印度接下来的表现来看,他们的短板已是暴露无遗,令印吹们大失所望。

事实胜于雄辩。

2022年4月,印度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至2022年,印度累计死亡病例超过52万。

然而,世卫组织在经过调查和研究之后却发现,印度政府瞒报了实情,真实死亡病例绝对不止这个数,至少有400万印度人在这场新冠大流行中丧生。

一边是在中国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印度医疗,一边是恒河边上排队抛尸的地狱绘图。印度的医疗神话,和印度本身一样,充满了矛盾与割裂。

此外,世卫组织还报告说,印度病患的医疗自费比例多达60%。且有数据指出,印度近80%的医疗服务,是由私立医院提供的。

印度的医疗体系,虽然在发展中国家中独树一帜,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

其实,只要深入了解一下就会知道。

印度的免费医疗,只不过是一个停留在法律层面上的口号罢了,实际落实起来困难重重。

背后的原因也不难理解,毕竟,经济条件决定福利上限。蛋糕就这么大,再怎么分也不够14亿人吃饱。

在印度开展免费医疗,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资金短缺的问题。

据《环球时报》报道,印度每年平均花费在公共医疗上的预算为500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510亿元。这是什么概念呢?

相当于我国医疗支出的二十五分之一,以及印度GDP的2%,考虑到他们的人口有14亿之众。

因此,平均摊分下来,印度就成了当今世界上人均医疗投入最低的国家。

其次,政府拨款不足,也会导致公立医院没钱采购药物。而医药短缺正是印度免费医疗所面临的第二大难题。

在印度许多公立医院,挂免费门诊的患者只能看病,药品没法报销,需患者自己带着药方去药店买。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印度仿制药价格便宜,举世闻名,就连发达国家的患者,都会以旅游的名义,去印度买药治病。

既然如此,印度政府为何不赋予民众相应的福利待遇呢?

说到底还是政府给的不够,就那么点儿钱,不仅要采购设备,还要养活医生,钱早分完了,哪里还够买药呢?

更何况,印度发达的仿制药背后,是无数穷人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做实验拿人命换来的,印度平民本身也是受害者。

此外,由于资金短缺,公立医院的服务质量普遍不高,医生水平参差不齐,许多患者往往需要排队等待很长时间才能得到治疗。

而对于重病患者来说,公立医院往往无法满足他们的治疗需求,因此不得不转移到私立医院或是寻求其他途径,印度医疗的自费比例就是这么提升上来的。

简而言之,印度的免费医疗确实为穷人提供了部分看病的机会,但这样的制度对于该国的经济状况而言,还是过于超前,不值得吹捧。

二、印度经济总量成全球第五,印度央行行长:不容乐观

2020年疫情的爆发,揭开了印度的老底,印吹这回总算是消停了一阵,不怎么爱拿免费医疗来秀智商了。

不过,印吹们很快就因为另一件事情,在互联网上大量滋生,那就是印度GDP超越英国。

2023年,印度GDP总量排进全球前五,并在全球前五大经济体中保持增速第一。此外,印度的人口总量比中国多,年龄结构也优于中国。

不少印吹据此认为,印度正处在人口红利期。相比之下,中国少子化严重,“未富先老”。印度更有发展前途。

然而,这样的观点,印度人自己看了都觉得尴尬。

近期,印度前央行行长拉詹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对本国存在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深感担忧,并呼吁公众不要相信莫迪政府的“炒作”。

拉詹说:“我们的人口总数虽然在不断增长,但只有当他们都能安居乐业时,人口红利才能发挥出来,否则就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可现在的麻烦却是,印度的青壮年劳动力快速成长,但与之相对应的就业岗位没有增加。并且,全国上下辍学率那么高,还有很多孩子没有上过高中。

这样一来,人口再多都对经济发展无益。对此,拉詹认为,政府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和工作技能,其次是为现有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

印度现在的处境相当矛盾,一方面是因为人口增长而带来的总量庞大,另一方面却是因为受教育水平不足,而导致的人力资源缺乏。拉詹担心,这样的处境可能会伴随印度数十年。

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与印度的经济增长模式有关。

目前,推动印度GDP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政府的公共支出,而不是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制造业产业。

并且,印度的财政支出总是用不对地方。注重那些空有象征意义的面子工程,却遗漏了最基础的建设。

对此,拉詹批评道,莫迪政府在芯片补贴和高等教育预算中选择了前者。他过于关注芯片制造等高调项目,而不是致力于完善教育体系,培养行业所需的劳动力。

这么做无益于解决印度当前所面临的结构性问题。

目前,推动印度GDP增长的支出,又主要靠借贷来维持,这就导致印度的国家债务占外汇储备的比重接近国际危险线。

对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称,赤字扩大、通胀抬头、债务危机,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阻力。

印度经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劲增长过后,很有可能会暴露原形,遭遇逆风。

结语

在网络上,有一些人对印度的医疗体系和仿制药产业持有一种近乎崇拜的态度,认为印度做得比中国好。

他们往往通过夸大事实、忽略问题的方式,来宣传印度的医疗和仿制药产业。

虽然说,从免费医疗到仿制神药,印度确实在某些方面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印吹”现象并非基于客观事实,而是一种不健康的、扭曲的认知方式。

我们不能因为一些表象而忽略了深层次的问题,更不能因为一些个别案例而盲目推崇某个国家。

0 阅读:0

探史寻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