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结束以后,张昭又活了近三十年。他的结局,其实还算不错,至少算是善终了。
但同时,张昭的晚年特别逗!尤其是他后来和孙权的关系,更是有点无厘头!孙权五十岁的时候,曾经下令,把当时已经七十六岁的张昭,家里的大门给烧了!事后还得跑到人家的家门口去认错,恭恭敬敬将张昭请回来上朝。
至于说为啥会这样,这就要从张昭本人说起。
张昭在东吴的地位,其实一直是十分超然的!当年孙策在世的时候,就对他极为倚重。甚至于孙策还曾经明确表示:如果我是齐桓公,那么张昭就是管仲!
而在东吴集团的创业过程当中,张昭也是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长时间负责东吴的内政工作。等到孙策临终之前,孙策就把张昭和周瑜,都留给了孙权。一个负责内政,一个负责军事。
可以说,正是这俩人的鼎力支持,孙权接班之后,才有机会逐渐坐稳江山。
至于说赤壁之战以前,张昭力主投降,这其实也不是因为张昭不忠诚。而是因为在当时的局面下,东吴集团胜算很小。反倒是投降,容易获得更大的利益。
对此,孙权一直都很清楚。所以,哪怕在开战之前,张昭力主投降,孙权依然从未怀疑过他的忠诚。而且,赤壁之战打完以后,孙权还曾经让张昭负责领兵,尝试接触军队。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孙权其实一直把张昭当成自己的老师。这种关系,甚至已经超越了大王和臣子的关系。
但是,随着孙权年龄渐长,这种关系开始变味了。
简单来说,就是孙权年龄大了之后,觉得自己已经成熟了。这时候他头上还有一个老师,天天拎着他耳朵提醒他,就会让他觉得很烦!
尤其是在孙权四十多岁之后,双方的关系,更是变得极为怪异。
从年龄上来看,张昭比孙权大26岁,给孙权当爹都绰绰有余。再加上张昭在东吴声望极高,孙权也将其视作师长。所以,每次张昭进谏的时候,都特别不给孙权面子。
比如说,孙权有一次和大家喝嗨了,扬言不醉不归,必须得醉倒在水里,才算尽兴。结果孙权刚刚说完,张昭立马拂袖而去,而且他还不走,只是跑到外面的马车上坐着。直到孙权派人把他请回来,他把孙权数落一顿,将孙权比作周王,然后孙权虚心接受,停止酒宴,这才算完事。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孙权,已经快40岁了!
另外,孙权还特别喜欢打猎,尤其喜欢外出射杀猛兽。对此,每次张昭听说之后,总要上来数落孙权一顿。孙权只能笑着接受建议,但事后依旧我行我素。
双方这种微妙的关系,或者说微妙的裂痕,最终在公元225年的时候,彻底展现在了所有人面前。
这一年,孙权要给东吴任命一个新的丞相。当时所有人都推举张昭,张昭几乎就是唯一的人选。
但最后,孙权却选择了顾雍。
在这次设相事件的背后,孙权自然是有种种考虑,不可能光是因为自己的喜好。但在此之后,张昭显然有点失望。于是不久之后,张昭直接告老还乡,并且交出了所有的部属和军队,打算回家安享晚年。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孙权和张昭关系,开始变得更加诡异了。
张昭回家之后,自己倒是没觉得多么失落。因为张昭是一个文人,就算退休了,也有很多事情做,他直接去给《论语》写注解去了。但是孙权这边,很快就觉得难受了。
以往张昭在朝堂上的时候,他总觉得心里踏实。如今张昭退休了,他却总觉得缺点什么。
于是后来,孙权只能亲自上门道歉,甚至跪下来请求张昭原谅,希望张昭偶尔再去上朝。张昭后来被孙权磨得没办法,只能答应偶尔再去朝堂上转悠一圈。
然后,到了公元232年,因为公孙渊派人来东吴,邀请孙权和他一起对抗曹魏。对此,孙权是愿意的,但是张昭不同意。然后俩人就越吵越厉害,最后吵到特别激烈之后,俩人直接面对面吵哭了!
更离谱的是,即便张昭哭了,依然还是没能阻止孙权派人去联络公孙渊。所以在这之后,张昭再次回家,再也不来上朝。而孙权知道这件事之后,盛怒之下,直接派人用土封住了张昭家的大门,表示‘你要是现在不出来,以后就永远都别出来了’!
然后张昭也来气了,他也从里面用土封死了大门,表示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再离开家了!
这还没完!不久之后,孙权的辽东政策,果然失败了,然后孙权就再次派人去请张昭来商量。结果张昭也来了脾气,怎么说都不出来。最后孙权又怒了,他直接下令,放火烧了张昭家的大门,逼张昭出来。结果张昭宁死不从,反倒是逼得孙权没了办法。
最后,孙权实在是没找了,只能下令灭火,然后亲自跑到张家门口来‘罚站’。见到这一幕之后,张昭这才消了气,出来见了孙权,开始继续参加朝会。
晚年的张昭,过得就是这种日子。
这就有点像一对父子,上了年纪之后,儿子既想要父亲的关爱和建议,但是因为自己年龄已经大了,又不希望父亲对自己指手画脚。但如果父亲不说自己了,自己又会觉得不高兴。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男人至死都是少年’了。
当然,张昭最后的结局,还是很不错的。公元232年,张昭以81岁的高龄去世。而且,他去世之后,孙权更是以最隆重的‘太牢之礼’,为其送行。
晚年的张昭,日子过得虽然有点闹腾,但在生活方面,孙权对他是真的没的说。
或许,在自幼丧父的孙权心里,他已经不光是把张昭当成了自己的师长和臣子,更是在很大程度上,视作自己的父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