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末奇案梃击案入手,探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让心灵来次旅行 2023-05-22 10:48:29
引言

明朝的覆灭在许多人眼里都是一件非常让人遗憾的事情,还有人提出了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说法,而学界也对明朝的衰落非常的关注,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提出了五花八门的解释。

关于明朝覆灭的原因有两大观点,有很大一部分的人认为,明朝的覆灭是因为当时中国正好进入了一个小冰期,导致塞外的游牧民族的粮食供给严重短缺,所以开始向中原地区进攻抢粮,其中就有清朝的建立者,满族人。明朝当时的粮食产量也不足,在内忧外患之下,被入关的清军,夺走了政权。

还有一派观点认为,当时西班牙发生内战,导致和中国的白银贸易发生减少,流入中国的白银大量减少。中国大量的白银朝外出口,但是进口的白银却开始短缺,造成了当时的通货紧缩。造成了当时的农民起义,李自成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揭竿而起。

明朝疆域

明代晚期的三期宫廷大案,分别是“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这三起宫廷大案在当时的朝野上下掀起了非常大的风波,无论是皇帝,后宫的妃子,就连太监和文武百官也全都卷了进来。

这三起案件发生之后,无数的人牵连进来,也有无数人因为这三起案件家破人亡,围绕着这三起案件展开的权力斗争和案件展现出来的制度问题,都是导致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接下来让我们详细看一下梃击案的始末,和梃击案的背景,借此来分析一下,明朝灭亡的原因。

梃击案的背景

到了明朝晚期,宫廷中是暗流涌动。因为当今皇上万历皇帝不喜欢自己的皇长子朱常洛,他想让小儿子朱常洵做太子,这已经不是秘密了。因为太子朱常洛是万历皇帝偶尔临幸了一名宫女之后,意外生下来的。而这个朱常洵的母亲,是现在万历皇帝最宠幸的郑贵妃所生,所以万历皇帝更喜欢小儿子。

但是在儒家传统当中,谁能当太子,谁来继承皇位都有明确的规则,不是你皇帝想怎样就怎样的,立嫡立长这可是圣人留下来的规矩,你皇帝一个人说了不算。

福王—朱常洵

“殷家尚质,有兄终弟及之义;自周以降,立嫡必长,所以绝庶孽之窥觎,塞祸乱之源本。”《旧唐书》

可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总有一些投机分子,想要搞事情。所以围绕着谁来当太子这个问题,朝臣分成了几派:人数最多的是正统派,这些人是正统的儒家知识分子,他们认为必须维护礼法,要求皇帝一定要立皇长子为太子。和他们相对的就有一些投机分子,他们想要迎合皇帝和郑贵妃,希望得到他们的赏识,借此一步登天。

明神宗-朱常洛

皇上以《祖训》为法,子孙以皇上为法。皇上不难创其所无,后世讵难袭其所有?自是而往,幸皆有嫡可也,不然,是无东宫也。《明史》

这一拖就是拖了好几年,直到皇长子,年龄已经非常大了,万历皇帝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被迫把朱常洛封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明光宗。然而这并没有将立储的风波平息下去,反而更加刺激了郑妃和他的党羽,他们越来越卖力的想要把太子扳倒。而与之对抗的正统派的臣子,对他们的反抗也越发的强烈。就是在这个非常紧张的气氛下,这起案件发生了,将这个火药桶给彻底引爆。

梃击案始末

在万历四十三年晚上,有一个手持棍棒的大汉在天黑了之后,闯进了太子朱常洛所在的慈庆宫,不管三七二十一看见人就打,最后在他打伤了一个守门太监后,才被姗姗来迟的禁军抓获。这个案件争议最大就是:这起案件到底是郑贵妃指使,还是太子自导自演的苦肉计?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竟然敢刺杀当朝的太子呢?

郑贵妃

从直觉上判断,郑贵妃的嫌疑是最大的,这里面弯弯绕绕就不用明说了,大家都懂。可是仔细想想的话,太子自己的嫌疑也不小,有没有可能是太子朱常洛自己导演的一出苦肉计呢?你看,一场奇怪的刺杀,对朱常洛自己毫发无损,而他的大敌郑妃却是浑身是嘴也解释不清楚了。

这起案件顿时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掀起了轩然大波,这起案情的审理也变成了各方势力的权利斗争,每一方势力都问出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事实因此而显得扑朔迷离,也好像没那么重要了。

梃击案

四十三年春正月乙丑,徐州决河工成。三月丁未朔,日有食之。夏五月己酉,蓟州男子张差持梃入慈庆宫,击伤守门内侍,下狱。《明史》

最后在几个刑部官员经过审理得出的结论是:这个犯人在老家受了冤屈,来到京城就是伸冤的,闯进慈庆宫从头到尾就只是一个意外。而且根据他老家地方官的调查,证实了这个结果。但在正统派群臣看来,这不是扯淡吗,这就是郑妃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强行编出来的一个故事。

后来有一个叫王之寀的人偷偷审讯了犯人,却得出了第二个版本:这个人他就是被郑贵妃手下的太监收买的,刺杀太子就是郑贵妃指使的。这个消息传出去,那可了不得,顿时舆论大哗。刑部只好重新再次审理这个案件,得到的诸多线索,通通都表示郑妃就是幕后黑手。

不过郑妃毕竟是万历皇帝的宠妃,在她向万历哭诉之后,郑贵妃就这样之后居然毫发无损地过关了。最后在处决了一些案件里的小角色之后,轰动一时的梃击案就这样草草收场了。

万历皇帝

梃击案的风波

案子是收场了,可是博弈才刚刚开始。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起案件并没有就此淡出人们的视线。反而,在有心人的操作下,开始走进聚光灯的中心,随着权力的更迭经历了几次大反转。

魏忠贤

魏忠贤,肃宁人。少无赖,与群恶少博,少胜,为所苦,恚而自宫,变姓名曰李进忠。其后乃复姓,赐名忠贤云。《明史》

第一次翻案是魏忠贤为了打击东林党。所谓的东林党。指的就是一群出生在江南的文官。因为这些成员主要都在东林书院集聚,所以他们被称为东林党。随着东林党的做大,让新上台的天启皇帝觉到非常的不安。皇帝总是不希望有人可以把控朝政威胁到他自己的权力的。所以天启皇帝就培植了魏忠贤来打击这些不听话的大臣加大他的权利。而对于魏忠贤来说,打击东林党人,明面上是魏忠贤排除异己,实际上是为了给皇帝分忧。

东林书院—东林党聚集地

王绍徽亦造《点将录》,皆以邹元标、顾宪成、叶向高、刘一燝等为魁,尽罗入不附忠贤者,号曰东林党人,献于忠贤。忠贤喜,于是群小益求媚忠贤,攘臂攻东林矣。《明史》

而魏忠贤和他的阉党们为了给进攻东林党找个理由,所以他们打算给梃击案翻案。于是在魏忠贤的主持下,案件的结论通通都来了个180度的大反转:在梃击案中最先查出线索的是刑部主事叫王之寀,最后是这个王之寀被认定是案件幕后主谋,被投入监狱,最后也死在了监狱里,那些附和过他的人也通通受到论处;通过翻案,魏忠贤开始了排除异己的大动作,把有把柄的东林党人杀的杀,抓的抓,在朝野上下掀起了腥风血雨。

不过,案件也没有到此为止,只要明朝各个派系的斗争还在继续,这起案件就是一件用来攻击对手的好工具。就算是崇祯皇帝死后,在明朝残余势力组建的南明小朝廷里,关于案件的争端还是没有消停,甚至还引发了内讧,让不同派系之间不惜兵戎相见。案件的影响迁延了数十年,直到南明朝廷也覆灭了,这才算给案彻底画上了句号。

东林党—顾宪成

党争可以能有千般万般不好。但对于皇帝来说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那就是它保证了皇位的稳定。在明朝二百七十多年历史中,虽然出现过像张居正这样强势的首辅,也出现过魏忠贤这样一手遮天的大宦官,但无论他们有多么不可一世,对皇帝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威胁,还有许多的派系对他们虎视眈眈。

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意,维持平衡,谁弱小就扶持谁,谁强大就打击谁,没有势力可以威胁到皇权。类似梃击案这样纠缠不清的宫廷大案,也就成了派系斗争最好的抓手。

评价

明朝亡于党争,明朝粗糙的分权制度,有着非常大的缺陷,内阁、言官、太监之间虽然能相互制衡,皇帝的意志也成了这个权力天平上最大的砝码,皇帝永远能控制朝廷的平衡。可是在各派势力的斗争中,所有人考虑的都是怎样打击对手,攫取权力。至于什么是对这个摇摇欲坠的国家是好事,就变成非常次要的问题了。以至于正事都变成了无休止的扯皮,事实变得不重要,派系才是最重要的。

明朝末年,前有农民起义的此起彼伏,后有女真人的叛乱越演越烈,可是朝廷上下却像是一只把头埋进沙子里的鸵鸟,军国大事根本没人去理会,聪明人一心投身于宫廷斗争。就算是好不容易出现了一些反攻的希望,却又因派系斗争根本无法施展才能。明朝的最终灭亡,就是所有人互相扯着后腿,一起同归于尽了。

明朝的灭亡对我们自身也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我们平时做事情的时候就非常容易陷入这样的思维误区。如果这个人和我关系不好,他说的就全是错的,全是胡扯。陷入这样的误区之后,你会发现你办事越来越难了,就像是明朝的党争,当你把精力放在派系斗争上了,你就不会干事了。那我们能怎么办呢?还是那句老话,对事不对人,不管他有多混蛋,先把事做好。如果实在看他不舒服那就让自己升上去,再把他开除,不是更好吗?

参考文献:《旧唐书》《明史》等

0 阅读:4

让心灵来次旅行

简介:让心灵在文字中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