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水“吃”水借地生财——记省五星级休闲农庄雨湖区河头家庭农场

湘潭在线 2024-08-12 19:10:11

记者 黄武平 通讯员 刘志勇

“今年上半年,我们接待休闲垂钓、餐饮娱乐及亲友聚会等各类顾客5万余人次,一二三产业总营业额约1507万元。”8月7日,雨湖区姜畲镇易建河村河头家庭农场负责人杨满介绍,目前虽正值高温酷暑季节,但每天前来休闲消费、购买农产品的顾客或商贩仍然很多。

河头家庭农场成立于2015年,先后获评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省五星级休闲农庄。如今,农场生产经营总面积500亩,其中,鱼类水产养殖面积200亩,主要养殖四大家鱼、刁子鱼(翘嘴)、黄鸭叫等;农产品加工车间及仓储设施齐备,主推腌制菜、干制蔬菜、腊制品等,共10多个品种,注册了“姜河园”商标,有5个特色农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这里为当地36个村民提供长期就业岗位,季节性就业村民超过100人,每年支付的劳务工资超过40万元。同时,易建河村集体采取资金入股的方式每年可以分红5万元。该农场坚持诚信经营、优质服务,连年产销两旺,如愿实现多方共赢目标。

今年45岁的农场主杨满和丈夫李洪波是原河头村(现属易建河村)农民,夫妻俩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打零工、摆地摊、卖鳝鱼……什么赚钱就干什么;后来稍有积蓄,他们和朋友合伙在家门口的涟水河边开办采砂场,经济收入稳步增长。2012年,因采砂场政策性关闭,夫妻俩经过认真考察,将目光投向原河头村的12口鱼塘,决定继续靠水“吃”水。

这12口鱼塘总面积200亩,其中有一口60亩水面的大塘属村集体所有,其他的属所在村民小组,主要功能为农田灌溉,灌区总面积超过600亩。当时,这些鱼塘因年久失修,渗漏、淤塞、边坡塌方等现象比较严重,防洪灌溉等功能大打折扣,每年渔业经济几乎为零。李洪波、杨满夫妇与村“两委”及相关村民小组经过认真协商,达成全盘流转经营协议。决定由他们出资,按规划要求整修鱼塘,抵扣15年的流转租金,每年在保证农田灌溉的前提下发展养鱼产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接着,李洪波、杨满夫妇又流转了鱼塘周边200多亩耕地种植粮食、湘莲和蔬菜,兼顾养殖家禽,正式走上规模化、产业化生产道路,并注册了河头家庭农场,成为全市较早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

近年来,在市、区、镇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科技特派员细心指导下,李洪波、杨满夫妇生产管理能力日益见长,种植养殖效益持续攀升。因产业发展需要,他们又相继注册了学奇种养专业合作社、河头休闲农业有限公司,业务范围由单纯的种植、养殖和直接销售农产品,逐步向二三产业迈进,周边许多村民的婚宴、寿宴等也选择在这里举办。夫妻俩按规划投资打造休闲垂钓区、采摘体验区、餐饮娱乐区和农产品加工仓储区,路边、塘边、园边、屋边因地制宜栽种花草、果树,尽力为前来的消费者提供优雅舒适的环境。并在我市首创数字化生态精养刁子鱼、黄鸭叫和良种四大家鱼养殖模式,获得省级示范养殖基地授牌,养殖效益明显提升。其中,刁子鱼年产量达5万公斤以上,既是休闲垂钓者最爱,又是餐饮消费和走亲送友佳品,每天前来品尝的顾客和采购鲜鱼的商贩络绎不绝,农场自行熏制的腊刁子鱼和腌制的半成品刁子鱼也供不应求,“姜河园”刁子鱼品牌效应越来越强。

李洪波、杨满夫妇表示,他们将坚持科技兴农、绿色发展和诚实守信理念,通过与湖南农大、省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紧密合作,稳步实施适度规模的一二三产融合;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带动周边农户的粮食、湘莲、蔬菜、鱼类水产等优质农产品生产销售,努力做好靠水“吃”水、借地生财文章,与广大村民同走乡村振兴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