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法解析
为什么有的人读庄子以后开始厌世了?
昨天回答了一个网友的这个问题,总觉得想写点什么,那就写写我读庄子的感想吧。
邵雍先师在《梅花易数》上说了一句话:“仙人亦有两般话,道不虚传只在人。”
同一件事,可以说是好事,也可以说是坏事,是因为放在不同人身上,结果是不一样的。
关键点还是在人心,内心积极的人想问题都是乐观的,而内心消极的人给他再好的“鸡汤”他也能当成“毒药”。
当内心郁闷不安时,先静下心来读读庄子内篇《人间世》中的心斋,因为你的心静不下来,你读什么都会烦躁,不但不会吸收好的知识,反而会产生厌世误区。
心斋: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在读心斋前,建议先读一读《化书》这段,会有很大帮助:
谭峭的《化书》:
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
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
是以古圣人穷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
虚实相通,是谓大同。
让心静下来,以水为准,想象内心像湖水一样平静,然后读几遍《化书》这段。
边读边想,文字解释出来就变味了,建议直接读原文,多读几遍你便会理解其中妙意。
读完《化书》这段,再来读庄子的心斋,同样直接读原文,不要看别人的解释。
读多了,便会领悟其中妙意。
《庄子.杂篇》说:“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静下心来,反复诵读。领悟其中的妙意才是关键,忘掉原句也没关系。
经常读读心斋你会发现法喜充满,能静下心来再接着往下看!
回到这个问题,为什么读庄子会有厌世情绪?
首先不要盲目去看庄子,可能某个人的曲线解读,会让你产生误区。
比如在《庄子.养生主》里面有句话“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就有解释说:“做善事不要有求名之心,做恶事不要遭受刑害。”
那么这个“做恶事不要遭受刑害”是什么意思,是表明做恶事可以吗?还是说做恶事可以,但做的程度不要达到刑法?
如果看这句话的人是个孩子,还没有扎实的人生观,是不是会被带偏了?
善恶都不要去想,想了就刻意了,做好当下该做的事。那当下该做的事到底对不对?
所以在读《庄子》之前,要把四书五经读一篇,知道修身立德是非对错。
再读《庄子》才能洒脱,否则没有修身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就来《庄子》只会越读越迷惑。
再比如《齐物论》里面的这段:
“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
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
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这句话说:丽姬是个美女,被晋国国君看上要带回宫,离开家前丽姬伤心哭成了泪人,可能是对父母的不舍,也可能是对未来的担忧。
当她来到宫殿睡的是大床,吃的是山珍海味,还有国君的万般宠爱,生活优越的超乎她的想象,这时她后悔了。
早知道能过这么好的日子,当初就不会哭成那个鬼样子。
后面这句有人解释说:“我怎么知道死了的人不后悔当初的贪生呢?”
这时就不要只看字面意思了,能悟到当然好,每个人看到这句话后得出来的感悟各不相同。
总之,人不要内耗,若生在当下,总是忧心未来,遗憾过去,这样的人什么都做不好,时间都内耗在情绪上,到老只会遗憾终生。
生活,是一场自我和解的过程。如果你内心压抑无法说服自己,在庄子思想中寻找答案,在现实世界中践行理念。
或许,如陶渊明所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真正的逍遥,不在远离尘世,而在内心的宁静。
有些人不喜欢庄子,还非要关注庄子相关的问题,然后不厌其烦的去抨击,这样做一点意义没有。
读懂一点《庄子》内篇再说吧,外篇、杂篇很有争议说是后人托名所作,不是庄子写的。
如果学点知识,总是去挑毛病,就像生活中,总有人专挑别人的缺点去放大,那就太可悲了。这让我想到一个小故事:
两家邻居阳台靠的很近,其中一家的老太太天天跟别人说,对面的邻居太懒了,洗不干净衣服,每天都看到他家晾的衣服上脏脏的。
等到年底大扫除时,她才发现是自己家的窗户没擦干净。而她本可以享受的美好时光 ,却内耗在向别人挑刺上。
善于学习者,知道吸取精华,而不是执着断章取义。不浪费时间去争论一些无意义之事。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不要太复杂,太沉重。
不同年龄段读同一本书,也会有不同的体悟和发现。如果说读庄子反而开始厌世了,那么请先调整好心态,多与正能量的人交流。
正如古人所说:心悦则物美,心悲则事哀。
心态好了,你会发现,即使是平凡的一草一木,你也能感受到它的生机与美好。心态悲观即使金子掉脚上,也会暴跳如雷。
心法,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滤镜,调整好了,眼前的一切都是风景。
文\毛瑞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