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什么终身不再伐蜀?

旧史新侃 2023-06-09 10:45:41

自古以来,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都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位智者,更像是成为了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在三国时代,诸葛亮作蜀国的丞相,与司马懿这个位曹魏的谋臣多次交锋。然而,在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却终身不再伥蜀。这其中的原因又究竟是什么呢?

一、魏明帝不同意伐蜀的原因

魏国与吴国开战,分身乏术:司马懿曾提出伐蜀的建议,但魏明帝不同意。原因是在诸葛亮去世后,东吴派军北伐攻打魏国。此时,魏国要与吴国开战,分身乏术,没有兵力再去攻打蜀国。虽然,东吴半道退走了,但是攻打蜀国的时机已经错过了

长年征战,魏军粮草已尽:七年后,东吴再次发兵攻打魏国,司马懿请战,又经过两年的征战,才打退了吴军。然而长年征战,魏军的粮草已尽,而且士兵数量锐减,将士疲乏,无力再攻打蜀国。司马懿考虑到魏国长远的发展,不宜再发动战争

二、司马懿与曹爽的权力斗争

魏明帝去世,曹芳继位:魏明帝去世后,曹芳继位。由于曹芳年幼,司马懿和曹爽成为托孤辅政大臣。两个托孤大臣互相不服,为了自身利益开始了权力的斗争

曹爽想立威,要攻打蜀国:曹爽想立威,要攻打蜀国。司马懿却不同意。他认为蜀国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农业、军事都得到一定的恢复。而魏国这几年,和吴国的两次战争,在加之内部出现叛乱,使国力严重损耗,如果此时再战,恐怕会给魏国带来更大的损失

三、司马懿的战略考虑

蜀国地势险要,难以攻克:蜀国地势险要,有天险之称。要攻打蜀国,必须经过长途跋涉,克服重重困难。司马懿深知这一点,因此在诸葛亮死后,他更加谨慎地对待伐蜀的问题。

魏国国力有限,需谋求稳定:司马懿深知魏国国力有限,不能轻易发动战争。在诸葛亮死后,他更加注重国内的稳定和发展,以巩固魏国的根基。因此,他在诸葛亮死后,终身未再提出伐蜀的建议。

结合上述,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终身未再提出伐蜀的建议,主要原因有:魏明帝不同意伐蜀,魏国与吴国开战,分身乏术;长年征战,魏军粮草已尽;司马懿与曹爽的权力斗争;以及司马懿的战略考虑。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终身未再提出伐蜀的建议。

0 阅读:60

旧史新侃

简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