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下党得知好友投敌,准备大义灭亲时才发现,对方其实没叛变

青史如烟随风散 2024-01-15 03:55:35

1940年7月21日,盂县北山村农会主任王炳申扛了个锄头,化装成普通农民,悄悄来到了距敌据点不足两公里的东会里村(现阳泉市盂县仙人乡东会里村)村内。

当天,他来这个村,不是来走亲戚,也不是来刺探情报的,而是准备过来杀一个人,而这个人,曾经是他的好友。

三天前,王炳申听到了一个消息,东会里村的李张保被敌人利诱,当了可耻的汉奸。

听了这个消息之后,王炳申可就不淡定了,李张保是自己的好朋友,以前给地主当长工的时候,俩人在一起干活,关系非常要好。

别人当汉奸,王炳申不奇怪,但要说李张保也黑了心,非要跟着鬼子一条道走到黑。

王炳申是既吃惊又难过,为了弄清情况,王炳申化装成普通农民的样子,闯了好几个日军哨卡,最终来到了东会里村村内。

当时的他,怀里面揣着一柄短匕首,心里盘算着,如果李张保真的自甘堕落,沦为了敌人的帮凶爪牙,那自己便不得不大义灭亲,锄掉这个可耻的汉奸,免得对方破坏当地的抗日活动,将危害消除于萌芽之中。

进村之后的王炳申,正盘算着如何找到李张保,如何劝说对方回头是岸,然而,他却万万没有想到,刚进村不久,便有人盯上了他。

因为该村距离日伪据点比较近,平日里经常会有日伪军进村抓鸡逮猪,骚扰百姓。

当天,王炳申进村没多久,迎头便遇到了几名正从村内走出的日伪军,其中一名日伪军看到王炳申,猛地愣了下,随后下意识便喊道:

“前面的,站住!”

王炳申一听,心里登时叫苦,“坏了,恐怕是遇到眼熟的了!”

情急之下,王炳申也顾不上多想,随即转身便向着村内的巷道跑去,他这一跑,对面的人可就炸了锅,随即大喊着,跟着追了上来。

东会里村不大,王炳申沿着村内的巷道跑了一会儿,便不由地暗自心急起来,待会儿如果跑出村舍,外面庄稼长得不高,没有可以遮挡的东西,对方若是抬枪,很容易打中自己。

怎么办?

王炳申急中生智,突然想起了有个本村人王贞梅嫁到这个村内了,她家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

一想到这儿,王炳申便拐弯抹角闪身来到了王家院门口,随后顾不上敲门,王炳申便越墙跳了进去。

正在院内洗衣服的王贞梅,被窜进院内的王炳申吓了一大跳,正准备喊人的她,随即看清了慌忙打手势的王炳申。

“妹子,赶紧救我。”

王贞梅一看是娘家村内的农会主任,登时明白了对方的处境,两人匆匆、简短商议了片刻,王贞梅随后便将王炳申拉进屋内,让他跳上炕,用被子将其蒙住头,假装是个病人。

才躺下没多久,便听到院外一阵咚咚咚的脚步声,几个敌人敲门闯进了院内,随后厉声问道:

“刚才有没有跑进来一个人?”

王贞梅从容不迫地回答道:

“没有。”

“没有,这炕上躺着的人是谁?”其中一名伪军进屋,指着炕上躺着的王炳申问道。

“我男人呀,他有病,正躺在被窝里面发汗呢。”说罢,王贞梅很自然地走过去,替王炳申掖了掖被子。

那几名伪军见状,不疑有他,随即在院内翻寻了片刻,便骂骂咧咧地离开了。

当天,没能找到李张保,还差点儿遭遇意外,但王炳申没有气馁,为了搞清情况,几天后,王炳申再次只身深入虎穴。

这次,王炳申找到了李张保。

见面之后,王炳申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开门见山地问李张保为何投敌,李张保听罢,也是吃了一惊。

原来,李张保在前些日子,被日伪军要求,让他定期给据点送柴火,没办法的李张保便挑了几次柴火送了过去。

不明真相的村民见了,便以为李张保是偷偷去给据点送情报去了,便以讹传讹,传成了李张保当汉奸了。

搞清来龙去脉之后,王炳申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不过,他转念一想,李张保这也算是跟据点那边搭上了一条线,以后传递情报倒是方便不少。

随后,王炳申便要求李张保明里支应敌人,暗中要为抗日出力,李张保听罢,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一个月后,李张保发现敌人的军火库未上锁,随后便通知了王炳申。

当晚王炳申带了几个民兵,悄悄潜入敌人的军火库,运出了三麻袋子弹,三十多支步枪,送交了三中队。

此后,李张保又向王炳申送出了多次有价值的情报,为抗日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解放后,调任吕梁地区林业局任党委书记的王炳申曾回忆起当年的这段往事,“当年幸亏没有鲁莽行事,李张保后来,确实为咱们得抗日工作传递了不少重要的情报。”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450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下面合集内的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盂县文史资料》,王延寿、李张保口述

3 阅读:2170

青史如烟随风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