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岛对外反侵略“七连胜”

两不相伤本人 2019-12-17 16:31:05

东山献机纪念碑孙小茵摄

东山关帝庙孙小茵摄

铜山风动石原貌

福建东山岛嵌于大陆与台湾岛之间,作为二者往来的跳板,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据《东山县志》记载,在这小小的弹丸之地,发生过的战争竟然有三四十次之多。强盛时期的葡萄牙、荷兰、英国、日本都曾入侵过东山。这些侵略者目标远不仅东山,在他们看来,小小的东山孤岛只不过是个中转站,唾手可得,结果却都是被狠狠打脸,无一不抱头鼠窜。

葡萄牙入侵东山失败后退而求其次,转攻别的地方,拿下澳门;荷兰侵占台湾后想进一步扩大战果,却两度在东山岛上撞了个头破血流;大英帝国在鸦片战争中横扫东南沿海,却在东山海战中阴沟里翻船;日本长驱直入,侵占了大半个中国,拿下了厦门、潮汕等地后,以为再拿下小小的东山岛应该易如反掌,谁知竟然横跨8个月,打了三战都未能如愿,最后也是铩羽而归。

“走马溪大捷”悬案

据《铜山志》记载,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二月十一日,葡萄牙海盗入侵五都走马溪(今东山县陈城镇岐下村后海滩),打家劫舍,烧杀抢掠。浙江巡抚兼福建军务朱纨命令福建都指挥使司卢镗进行反击。二月二十日,卢镗率兵埋伏于西屿布袋澳,以商船诱敌深入走马溪,经过激战,缴获夷船7艘,歼灭俘虏238人及汉奸李尖兴。

这就是闻名中外的“走马溪大捷”,载入了《明史》《中国通史》《澳门大事记》等中外史籍。然而,历史上的“走马溪大捷”远没有这么简单。此役不久,打胜仗的朱纨却畏罪自杀,卢镗也被定了“死罪”,罪名都是“冒功领赏”。这是因为沿海地方乡绅弹劾朱卢等人滥杀葡萄牙商人冒充海盗。朱纨在自杀前写下了《俟命辞》,证明自己是被冤枉的。因此,整个案件变得扑朔迷离,成了一个悬案。

15、16世纪,明王朝实行海禁,西方却处于大航海时代。诸列强四处寻找新大陆,遇强则贸易,遇弱则殖民。所谓的“海盗”也好,“商人”也罢,差不多都是同一种人的不同身份。他们来到走马溪说是“贸易”,必然也伴随着掠夺。因此,在朱纨看来,他们是海盗,该歼灭;在地方乡绅看来,他们是商人,做生意送钱来的,应友好对待。二者说法貌似矛盾,实则统一。但不管真相如何,发生在东山岛上的“走马溪战役”确实存在无疑。之后,葡萄牙对中国沿海的影响力大大削减。但4年后,葡萄牙人还是取得了澳门的实际统治权。

“料罗湾海战”一战场

明崇祯六年(1633年),荷兰殖民者武装入侵铜山(今东山县铜陵镇),福建巡抚邹维琏出兵还击,战斗持续了八天八夜。最后,荷兰人兵败,军舰被焚毁,逃至东赤港。东沈村民唐加春率乡勇、村民追击,数十名荷兰入侵者被擒,余者败逃。

崇祯七年(1634年),荷兰殖民者卷土重来,再次武装进犯铜山。福建巡按路振飞、大帅徐一鸣率众还击。荷兰入侵者败退至宫前湾,被全数围歼。

由于多次抗击葡萄牙、荷兰入侵,当时东山岛民间还流传一曲民歌《宰红毛番》,“一只大船驶来四涌翻,头前是摩萨的红毛番。看你隔无三日就来犯,宰你不着唔甘愿”!

大航海时代,荷兰在海上纵横驰骋,横行霸道,素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入侵东山前九年,荷兰已经占据了台湾。据《明史》记载,崇祯六年(1633年)六月初一,以东印度公司为主力的荷兰殖民武装联合海盗刘香大举进犯福建沿海。明朝以郑芝龙(郑成功之父)为主力先锋,与荷兰殖民者展开了持续两个月多的大规模海战,双方均投入数万兵力及数百艘战舰,主战场发生在金门岛的“料罗湾”,所以这场战役又称“料罗湾海战”。

这是中国与西方列强第一次大规模正面交战,规模不亚于后来的“鸦片战争”,最后以荷兰人全面败退为终。东山岛应是“料罗湾海战”中的一个战场。

鸦片战争之东山海战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五月,第一次鸦片战争已持续近一年,英军一路攻城略地,大败清军。清政府见势只好将主战的林则徐、邓廷桢等民族英雄革职,和英国签订了《穿鼻草约》,割让香港。

据《东山县志》记载,这一年五月底,英军挟大胜之余威,派军舰进攻铜山,以为不费吹灰之力就唾手可得。铜山军民在江南提督陈化成率领下,浴血奋战,和英军拼得你死我活。最后,英舰作战不利,不得不狼狈而逃。

英军在对清军的大规模全面作战中,占尽了绝对优势,却在几场小规模战役中吃了败仗,其中就有东山这一场海战。

八个月三场恶斗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已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东山岛周边其他的县市已大部分沦陷,如厦门、南澳、汕头等。5月27日,8架日本飞机突然轰炸东山,投弹24枚,炸毁民房83间,炸死民众39人,炸伤45人。

7月11日,日军开始派飞机侦察东山岛;12日早上,3架日机再次入侵东山岛领空并投弹,县政府、司法处等地被炸毁,下午5时日军派巡洋舰游弋于东山近海;13日,日军选择城关(今东山县铜陵镇)为进攻重点目标,四处轰炸,下午又派4艘军舰进入城关海域,分泊于古雷头、东门屿、南屿,发炮攻城。在国民党陆军第七十五师二二四旅旅长史克勤指挥下,我军奋勇反击,地方盐警旅、地方团队都参与战斗。最后,日军被击退;14日,日军军舰增至6艘,再次发炮攻城,对县城轮番轰炸,我军按兵不动;15日,日军持续轰炸,再次攻城,遭我军痛击,溃不成军;16日,日军因连续攻城失败,不得不撤走全部军舰,无功而返。

8月23日,日军指挥官涩谷、伪军司令郑天福带领日伪联合部队,出动军舰5艘、汽艇20余艘、木船30余艘,分别于过冬、亲营、港口、岐下等地抢滩登陆,还派飞机沿海岸同步飞行侦察。接着,在飞机掩护下,占领了过冬、亲营、林边等15个村庄。哪知我军在史克勤旅长和孙有才参谋长指挥下,早已做好布局,就等着日军入瓮。我军在装备落后,没有空军支持的情况下,表现得十分英勇,经过十几日奋战,再次击溃日军。日军不得已于9月4日溃逃。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月12日晨,日军再次出动4艘军舰、7艘汽艇,载数百名日兵与黄大伟带领的伪军3000多人,分泊宫前、过冬海湾。日军兵出两路突袭,一路在炮火掩护下占领陈城、黄山母、白埕等地;另一路走海路,移师城关海域,直扑县城。我军在史克勤旅长指挥下,做战略性撤退,死守西埔、樟墉等地。14日深夜,我军分兵从钱岗、城垵反击日军。15日,两军展开激战,日军溃败,回守城关。16日,我军乘胜追击,攻下城关,日军溃退下海而逃。

次年10月10日,为弥补空军上的短板,东山举行献机大会,全县捐集15万元购战斗机一架,命名“东山号”,这是福建省第一架由民间募集捐献的飞机。为此,还在东山关帝庙附近建了一座献机纪念碑。

此外,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6月9日,日军一艘运输船遇强风漂泊至宫前海边,被我军驻岛部队俘获。

卫所后人的血性

在东山岛上发生的全部七场对外反侵略战争,都胜了,无一例外!这自然得力于东山军民抗击外侵的每一次浴血奋战,更得力于东山人民永不服输、勇于抗争的不屈精神!

东山在明初就建有铜山所,卫所里住的不是军人就是军人的家属,东山人身上天然就流淌着军人的血。东山家家户户都信奉关帝爷,崇尚“忠勇仁义礼智信”,把保家卫国当成自己与生俱来的天职。因此,东山人民身上有一种深入骨髓、不屈服外强的血性!黄道周,就是一个代表人物。

除了对外反侵略战争,东山岛上还历经多次倭寇、海盗的洗劫。明清交替之际,这里被郑成功的明军与清军轮番占领,清初还遭遇惨无人道的“迁界”。

宁静、美丽的东山岛,竟然有那么多战争留下的旧伤疤。抚昔思今,我们应该懂得好好珍惜和平。

原创:林喜勇

本文来源:福建日报12月2日第10版(文史版块)

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0596-2595655),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