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山野菜作为食用蔬菜 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倍受青睐,需求量 逐年增加。刺龙苞的蔬菜食用价值逐渐被人们认 可,走上餐桌。刺龙苞,是镇巴人民群众的一种 俗称叫法,其学名为楤木,是五加科、 楤木属的 落叶小乔木。刺龙苞的嫩芽是脂肪低、含糖少、 粗纤维多、维生素丰富的植物菜品,野生条件下生长的刺龙苞是没有污染、纯天然、保健、有机的木本野菜。刺龙苞食用部位为尚未完全展开叶 的鲜嫩幼芽,嫩芽清香、味微苦。由于人为大量采收,必会引起野生刺龙苞资源的锐减与枯竭, 所以人工栽植、培育刺龙苞,已成必然之势。
1 野生刺龙苞分布情况
有关刺龙苞记录性文字很少,据介绍,仅韩国、日本、朝鲜和中国的东北地区有分布。这显然是不全面的,这4个地区的比邻地(国家)应皆有刺龙苞生长,比如越南、缅甸、蒙古、俄罗 斯等;刺龙苞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在长 白山、小兴安岭、辽宁东部林地及黑龙江等地, 西北地区有零星分布;近年来,随着刺龙苞的蔬 菜价值被人们认识,在网络上可发现,贵州、云 南、四川、重庆、甘肃皆有报道刺龙苞野生蔬菜,说明刺龙苞的分布很广。
人们对刺龙苞的菜用、保健和经济价值认识 较晚。在国外,仅日本作为“紧急技术改善事 业”的一部分,日本岐阜县林业中心于1985年开展了林地栽培山野菜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该 县约有15种山野菜可以进行人工林地栽培,其中经济和营养价值较高的刺龙苞、蕨菜是人们最为 喜爱的2种山野菜;在日本人工栽培刺龙苞较普遍,产量亦很可观。刺龙苞在国内仍处于野生状态,未见人工培育、开发刺龙苞山野菜资源的相关报道,其产业链条尚未形成。
2 刺龙苞的生物学特性
2.1 刺龙苞的形态特点
刺龙苞株高2~5 m ,主干、枝条、叶脉均着生疏生细刺。刺龙苞树皮灰色,小枝干灰褐色; 嫩枝上的刺较长,老枝干上的刺随树龄增长变钝 或逐渐脱落,留下“麻子点”状刺基;树干、枝干芯维管束不发达,生长疏松,类似泡沫状树 芯;刺龙苞在开春之后,随气温逐渐回升开始萌发,最开始萌发的是主干顶芽,大约需要1周时 间,然后侧枝依次从上向下开始萌发,整个侧枝 顶芽从萌发到结束,需7 ~10 d。
2.2 刺龙苞对物候的要求
2.2.1 温度
刺龙苞属耐寒植物,对温度要求不严格,年 平均气温在0.5~22.0 ℃的地区均能正常生长。能 耐受极强低温,在严冬季节、冰天雪地也不会受 到冻害,次年仍能正常萌发生长;但顶芽萌发到 叶片掉落,仍需要15~35 ℃的温度,以利于植株 整体生长健壮。
2.2.2 水分
刺龙苞比较耐旱,年降雨超过600 mm的地域 就能满足刺龙苞正常生长需求。刺龙苞对空气湿 度要求不苛刻,但对土壤水分反应很敏感,在地下水位低、排水通畅、透气性好的土壤中生长健 壮。
2.2.3 光照
从刺龙苞着生地发现,刺龙苞周边郁闭度很 低,或处于单生状态,太阳光照射时间长, 一般 在10 ~ 12 h。刺龙苞属长日照条件下的强日照树 种,对光照条件要求很高。日照时间短、强度 弱,对刺龙苞整个生长发育存在不利影响,会导 致侧枝细小,叶芽瘦弱、蔫瘪不饱。
2.2.4 土壤
刺龙苞对土壤没有严格的选择界限,着生地 要求土层深厚、土粒细,且富含有机质的黏质土 或砂壤土,土壤pH值6~7。良好的土壤通透性有 利于根系下扎生长。对土壤地下水位要求较低, 不能因渍水影响根系生长;要有较好通透性,但 也不能四季土壤干燥不湿,不利于根系生长和顶 芽形成。
3 刺龙苞栽培技术
3.1 种子采集及处理
刺龙苞10月份果实成熟,根据平时掌握的刺 龙苞生长着生地理位置情况,在10月份有目标 地去采摘刺龙苞果实。果实采摘后集中一次性堆闷,腐烂果皮,再用水清洗并去除漂浮的果皮后,将沉积的种子晾晒3 ~7 d,充分完成后熟后保存,初春即可播种。
在向阳地方,用砖砌一个高24 cm的小池,也 可用纸箱、木箱,其面积根据所收获的种子多少而定,小池建设好后,在池中或箱体内放入潮土 (潮沙)15 ~20 cm ,厚度均匀,将备好的种子用水漂浮掉瘪粒后,匀净的撒在潮土上面,保持种子不重叠。因种子细小,播种后用竹刷轻轻在 表面扫一下后,加盖秸秆等类似覆盖物,便于浇水,保持床土湿润、光照足,1月后,90%的种子 皆能露白发芽。
3.2 苗床地的选择与做床
苗床地以选择排水性能好、向阳、采光充足 的肥沃黏壤土、砂壤土为宜,远离禽兽、畜禽践 踏的地块。播种前清除床面杂草后,在做床前先 将石灰(50 g/m2)、有机肥(1 kg/m2 )均匀撒到 苗床表面,再翻入土壤中,以防止地下害虫,增强苗床肥力。床土越碎越好,然后起垄高20 cm、宽1 m的苗床待用。
3.3 播种育苗
待种子破口(露白)发芽后,必须立即将小池子中发芽种子与潮土一同掏出进行育苗,避免芽子(根)过长,撒播时相互粘连而造成损伤。顺苗床掏挖5 cm深的播种沟3~4条,把发芽的种 子与潮土混合均匀撒播到播种沟内,稀播为宜,播种结束后苗床表面覆盖秸秆等类似覆盖物,以利于苗床保湿和浇水。 3月末—4月初陆续出苗,出苗率能达到50%~70%。
3.4 苗床管理
主要抓好3个环节:一是播种后要保持床土湿润,可间断性浇水于覆盖物上面;二是出苗后,选择傍晚渐次揭去覆盖物,待床面泥土出现小裂纹,浅锄行间后,浇1次淡粪水,促苗健壮;三是叶片伸展后,疏密补稀,根据苗子长势施入少许复合肥,再通过浅锄清除床面杂草,并对肥料予以覆盖,保持苗床清洁。
3.5 栽植方法
3.5.1 栽植地块选择
刺龙苞栽植地块应首选光照好、光照时间10 h 以上的渠边、河沟边、地边、路边;其次选择空旷的石林地;再次以选择郁闭度小于0.5的林地、林缘地为宜。
3.5.2 清林透光
栽植地块选择好后,用刀砍伐(间伐)掉拟 栽点的小杂树、杂草、藤蔓。若是林地或林缘地,郁闭度高,可以修剪掉主树枝条,减少林冠 遮阴。
3.5.3 栽植
次年雨水、清明节气,可起苗移栽到预留地块中,做到随起苗随移栽,避免风干根系, 最好傍晚或雨天栽植,以利于成活。因是零星栽植 ,密度无严格要求 ,栽植点要土层较深 厚,开挖50cm正方形、深50 cm 左右(保障移栽时主 根不盘曲)的土坑,将苗子栽入其中,覆土高于地面10 cm左右,避免产生积水。
3.6 栽后管理
3.6.1 锄草与施肥
栽植后,地面和周边杂草、藤蔓生长很快,会增强遮蔽,导致刺龙苞树苗生长缓慢、弱小, 栽植当年应锄草2 次以上。翌年3 月份,结合锄草,根据刺龙苞苗子长势适量深施少量复混肥,用量不宜大,每株控制在50 g之内。
3.6.2 整形修剪
为了使栽植的刺龙苞能有较好的产量,必须使其产生较多侧枝。栽植当年不要采摘所有顶芽,第3年可采摘主干顶芽,让其萌发更多侧枝。为便于采摘,对树干进行修剪、短缩,将树高控制在2 m以下,时间为顶端嫩芽采摘后。
3.6.3 地下害虫的防治
刺龙苞枝干、叶片基本没有病害。防治重点为谨防地下虫害伤根,可用杀虫剂拌土深埋根部周围。
3.7 采收
刺龙苞最初开始萌发顶芽,约要7 d时间完成, 之后侧芽萌发完需7 ~10 d。新芽长至10 ~ 15 cm,且未开叶之前,此时采收到的新芽品质最佳,采收量也高。一般定植后第3年的采收量每667 m2为 70~85 kg,成园后可达120 kg以上,且采收量逐年增加。刺龙苞的采收时间在3月末—4月上旬,海拔 低采收早,海拔高采收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