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瘤生存”的时代⑧——我还能看到多少次可以满月升起?

寻罗良医 2024-01-25 22:37:15

一个万念俱灰的人,是不会好好治疗的,更不提再之后的调理。正如我一直强调的,如果被身体认为自己已经可以死了,那也就没救了。——八序

《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这是音乐家坂本龙一在经历了近10年的抗癌后,给这个世界的最后告白。当我翻到这本书的第一回,瞬间被这个章节的题目激了个寒颤——《与癌共生》,正好与我一直在强调的【与肿瘤共存】相一致。

我们常常会感叹,有的人30岁就死了,到了80岁才埋。如果与癌症共生是一生之中最大的挑战,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迎难而上呢?

坂本龙一回忆道:我想出《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的那段旋律只花了30秒。坐在钢琴前,下意识地闭上眼睛,下一个睁开眼睛的瞬间,那段旋律就已经带着和音浮现在了乐谱上。可能你会觉得,别开玩笑了!但这些都是真的。所以我想,只要我的生命还能延长1分钟、2分钟,就有可能写出更多新的作品。

哪怕能延长1、2分钟......

我的家里有一老书《卡耐基的成功之道》,书中的第一个观点深深的吸引了我——【让每一天过的都值得书写】。这也就是我们生存的意义。

今天在翻阅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最新版的常见恶性肿瘤诊疗指南,其将心理科归为了III类推荐,重要性比不上I类推荐(临床与病理科)、II类推荐(营养科和核医学科),换句话说在编书者的心目中心理指导的重要性不及其他。

但我作为一名病理医师,一名肿瘤营养师。在面对前来咨询的人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端正心态,一个万念俱灰的人,是不会好好治疗的,更不提再之后的调理。正如我一直强调的,如果被身体认为自己已经可以死了,那也就没救了。

【与肿瘤共存】的第一步,就是调整心态,正如我们之前在《使命等于生命》里面说的,明白自己为什么要选择与肿瘤共存,可以争取更长的时间和未来。我们同样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没有这个“为什么”,那所多出来的时间不过就是痛苦的延续,

我在《使命等于生命》给咱们共同出了一个题,你给自己设置的使命是什么呢?

我接诊过很多患者,我们共同商量了很多说出来可能都没人信的“使命”,比如说“写一本自传出版”、“录制一个音乐专辑”、“组织一次个人绘画展”等等。

他们在听到我建议的第一时间都会觉得我在说胡话,但就像医生宣布坂本龙一只能再活半年一样,坂本龙一想着“再延1分钟”“再延1分钟”,就这样用了好几年的时间完成了自己最后一本自传《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还有《时光》等众多音乐篇章。

很多患者在自身毅力和亲人的努力下,用着“再延一分钟的精神”完成了曾以为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在害怕自己做不到而不敢做。

罗老师的肿瘤健康建议——第一条

一定要找到自己想要活下去的意义,去挑战自己所希冀的事情,怀抱着梦想与癌共生。

0 阅读:1

寻罗良医

简介:医师/教师/科研一体的病理人,把营养做好吃的美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