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瓷器施釉特点,资深收藏者都不一定全知道

东方寻宝 2023-09-25 11:21:52

在我国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我们的祖先就用瓷土为原料,烧制出胎质灰白、器表无釉、火候较低的器皿,即所谓灰陶。约在奴隶社会初期的夏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艺水平的提高,人们又在瓷土中掺入一定数量的长石、石英等成份,烧制出胎质灰白、质地比较坚硬的器皿,就其烧结性能和坚硬程度而言,已不同于陶器,而接近原始青瓷。但由于器表无釉,所以叫它为"原始素烧瓷"。

缥瓷

晋代浙江温州一带的瓯窑所产青瓷,当时人们叫做缥瓷。晋潘岳的《笙赋》中,有"倾缥瓷以酌雩"之句。缥瓷胎体细腻,呈色较白,白中略泛灰色;釉色淡青,透明度较高。缥,原是晋代一种淡青色的丝帛,瓯窑青瓷的颜色很像这种缥,故借缥以名瓷,称为缥瓷。

天目瓷

天目瓷原指福建建窑瓷盏。约在日本镰仓时代,日本僧人来我国留学,从浙江天目山带去建窑瓷盏,并称这种瓷盏为"天目"。后来人们把黑瓷统称天目瓷,并在国内外有关陶瓷的论著中普遍使用。另有一说,认为这种黑色并略带青紫、酱褐色的瓷器,最早发现于福建建安的天目山,所以叫天目瓷。

秘色瓷

所谓"秘色",据宋人解释是:吴越国钱氏割据政权控制了越窑窑场,命令这些瓷窑专烧供奉用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所以叫"秘色瓷"。如赵麟在《候鲭录》中说:"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立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谓之秘色"。但有人认为,"秘色"并非神秘之"秘",也不是统治阶级所专有的意思,而是当时人们对青瓷那种色样之统称,就像晋代称青瓷为缥瓷一样。而日本的古陶瓷研究者认为:秘色即翡色,秘与翡乃一音之转。

关于秘色瓷的质地和色泽,清人说是"其色似越器,而清亮过之"。从出土的典型的秘色瓷看,其质地细腻原料的处理精细,多呈灰或浅灰色。胎壁较薄,表面光滑,器型规整,施釉均匀。从釉色来说,五代早期仍以黄为主,滋润光泽,呈半透明状;但青绿的比重较晚唐有所增加。其后便以青绿为主,黄色则不多见。

釉下三彩

是指青花和釉里红再加上以铁为呈色剂的釉下豆青色三合一烧制而成的三色彩瓷。通常用青花绘背景,釉下豆青绘山石,釉里红绘秋叶或鹤顶红。釉下三彩是清代康熙时期创烧的釉下彩新品种,以官窑器为多见,器物多为盘、笔筒、罐及瓶等。后世有少量仿制,但都难以达到康熙时期产品的质量。

釉下五彩瓷

是釉下彩瓷的一个细分类。相对于过去的釉上彩瓷,它具有五彩鲜艳、晶莹润泽、永不掉彩三大特点。它的出现比较晚,应是在清代中、晚期以后,现代工艺技术传入中国之时而产生的。宣统年间湖南澧陵的湖南瓷业公司曾为宫廷烧制过这种釉下五彩器,并曾荣获世界博览会金奖。

一般釉下五彩工艺采用三次烧成:即先烧素胎,彩绘后再入窑固化彩料,最后加釉一次烧成,工艺较为复杂。而现代的釉下五彩器通常采用二次烧成法。这种工艺上的区别正好给我们提供了鉴定真伪器的科学依据。

绞胎瓷

所谓绞胎瓷,就是将白、褐两种颜色的瓷土,相间揉和在一起,然后下绞、拉坯,制作成型;于是瓷胎上便出现白褐相间的纹理。由于绞揉的方式不同,纹理变化多端,或如木纹,或如鸟羽,或如行云流水,或如朵朵鲜花。再经施釉焙烧,便是绞胎瓷。

绞胎瓷创烧于唐代。陕西、河南的唐墓,都有过这类瓷器出土;在巩县唐窑窑址,还曾发现绞胎瓷小花枕的残片。宋代以后,绞胎瓷的烧造便终止了。

芒口瓷

采取覆烧法烧造的碗盘杯碟等器皿,因口沿无釉,露出骨胎 谓之"芒口",这种瓷器,叫芒口瓷。有些文献中提到,北宋宫廷不用定瓷,就是因为有"芒"的原故。官僚贵族在使用时,则多用金、银或铜镶装器口,一则可避其"芒",同时也可借以誇富。

所谓覆烧法,就是将碗盘等器皿反扣着焙烧,尽管此出现"芒口"的缺点,但可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所以得到普遍的推广。景德镇湖田窑就曾大规模生产芒口瓷。覆烧法为北宋中期(一说是五代时期)河北曲定窑首创,直到元代还很盛行。

马可波罗瓷

西欧法、意等国,称我国福建德化窑所产的白瓷为马可波罗瓷,他们认为这种白瓷使马可波罗在元代从中国带回去的。也有些外国人将我国宋元时代输出的白瓷,统称为马可波罗瓷。马可波罗是意大利人,于1275年来到中国,因为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仕元十七年。他在《马可波罗行记》中,描写了在福建德化游览德见闻:"刺桐城(泉州)附近有一别城,名称迪云州(德化),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他从这里带回一些白瓷,是完全可能的。

祥瑞瓷

日本学术界对我国青花瓷的一种称呼。据推断,系指明末崇祯年间景德镇出口的青花瓷。因日本滴翠美术馆收藏的一件青花人物筒,上有崇祯八年的款铭,被称之为"祥瑞";其制作风格和图案装饰,与景德镇民窑中署"五良大甫吴祥瑞造"款的器物基本一致。

彩烧

在瓷器上进行彩绘后,再置于彩炉中进行低温烘烤,谓之彩烧。瓷器颜料特别是粉彩颜料对彩烧工艺要求甚严,彩烧是否得当对彩瓷的呈色和质量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彩烧时必须选择最佳的温度范围,如粉彩的彩烧一般应在780--800度这间;其次要选择适当的窑炉,采用适当的装炉方法;同时还要选择适当的升温速度并准确地控制烘烧时间。

篦纹

陶瓷器纹饰。有梳齿纹、梳篦纹、连点状纹、直线(或弧线)篦点纹、篦线纹、弧形纹、“字”字形纹等多种名称。用梳状器在坯体未干时刺划而成,其形式有刺的连续点纹与划的平行线纹。广泛应用于新石器时代陶瓷以及原始瓷器上。瓷器上也赏见,但一般多作为刻划花纹的辅纹。

素三彩

明、清两代景德镇生产的,以黄、绿、紫三色釉为主的瓷器品种。素三彩是在涩胎上以彩釉填绘早已刻划好的纹样,再经低温烧成。与唐三彩、宋三彩制作工艺相似,惟涩胎成瓷。素三彩釉色除黄、绿、紫外,尚有黑、白。因不用红色,故称素三彩。素三彩始于明代,正德时已极为精致,清代康熙年间最为盛行。

各种色地的单彩瓷器。明代嘉靖、万历时期景德镇官窑生产的特殊彩瓷品种,在烧成的白瓷或青花瓷上涂某一色为地,配另一色纹样,如黄地红彩、红地绿彩、黄地紫彩等,色彩浓艳,对比强烈。

一般说杂彩的地色与花纹均为低温釉、彩,偶尔也有高温地色、低温纹饰的情况,如柿地绿彩瓷器等。杂彩以嘉靖朝为最盛,嘉靖本《江西大志·陶书》有详细记载。景德镇御器厂旧址出土器底刻有“大明嘉靖年制”款的黄地蓝彩标本,甚为罕见。

宋加彩

宋代釉上彩绘品种,在已烧成的瓷器上用色料加以绘画,再经低温烘烤而成。彩料有红、绿、黄以及金、银彩几种,是中国最早的釉上彩。宋加彩始于河北定窑,最初仅用红彩书字或金、银彩绘画。之后北方金代磁州窑、扒村窑及山东、山西某些瓷窑竞相烧造,在一件器物上应用多种彩料。只用红、绿两色的,也称“宋红、绿彩”。也有以黑彩在釉下描绘轮廓线,釉上再填入其它彩色,宋加彩当为明、清五彩与斗彩之前身。

宋三彩

宋、金时期生产的低温彩色釉陶制品。由于正统观念,过去把在金统治下北方地区烧制的彩色釉陶器也称宋三彩。宋三彩主要采用刻划方法进行装饰。它是在第一次烧成涩胎后,按纹饰需要填入彩色釉,再经第二次烧成。宋三彩釉色丰富,在唐三彩、辽三彩的基础上,除黄、绿、白三种主色外,尚有艳红、乌黑,并新创一种翡翠釉,色泽青翠明艳。与唐三彩相比较,宋三彩画面生动,填色规整,不见蓝釉。器型以枕为大宗,画面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

黄釉褐彩

唐代长沙窑釉下彩品种,早期仅用含铁色料理绘画,花纹呈褐色;又由于釉中含有少量的铁分,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铁充分氧化呈黄色,谓黄釉褐彩。后来加用含铜色料在氧化气氛中呈绿色,为黄釉褐绿彩。如果在还原气氛中烧成,使釉中的铁与少量的氧结合,则呈青绿色泽,即青釉褐彩、青釉褐绿彩。

釉中彩

(一)将色料加点或彩绘于釉面之上,然后经高温一次烧成的瓷器品种。由于色料熔入釉中,彩、釉结合致密,有近似釉下彩的效果。古代属釉中彩品种有:青釉褐斑、白釉绿斑、天蓝釉红斑、褐彩、绿彩、褐绿彩、黑釉铁锈花等等。现代景德镇和唐山烧制成功的高温快烧颜料装饰,同样是采用釉中彩绘方法,所用色料十分丰富。也有人把这类装饰方法称作“高温釉上彩”。釉中彩与釉上彩相比,具有无铅毒、耐机械磨损和抗腐蚀性能的优点;它与釉下彩相比,具有呈色稳定、色面均匀的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装饰方法。

(二)现代湖南醴陵生产的釉下彩绘瓷器。其制作工艺是将施完釉的坯胎先经800℃低温素烧,然后在这种半成品上彩绘,接着在花面上喷一层薄釉,再经高温烧成。从表面看,彩在釉下,实质彩在二层釉的中间,是名融其实的釉中彩。

黑釉铁锈花

北方瓷窑生产的釉中彩品种。在施挂黑釉的坯胎上,用富含氧化铁的涂料绘画花纹,然后经1300℃以上的高温烧成。在缓冷过程中,釉层表面花纹处富集的铁分,形成过饱和赤铁矿(三氧化二铁)晶体析出。由于赤铁矿呈铁锈红色,故成为黑釉铁锈花品种。

苹果绿

豇豆红的“窑变”异色。釉面苔绿连成片,其间泛现红晕,近似新鲜苹果的丰美色泽。苹果绿的呈色机理,是制品在窑内最后阶段误被氧化,铜变成氧化铜,致使釉的大部或全部变成绿色。苹果绿可以说是豇豆红的失败之作,然有“满身苔点泛于桃花春浪间”的奇趣,是弥足珍贵的一个品种。

(原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

东方寻宝

简介:10年省级卫视《宝玉石观赏石》专题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