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升旅长的韩先楚,突然离开战场回延安,多年后道出缘由:不想在黄克诚的领导下工作

今人说古 2024-07-13 22:36:12

张国焘对原红四方面军指战员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即便是早就脱离红四方面军、后来新创建的红二十五军,也未能豁免。红二十五军是各路长征红军中,最先抵达陕北的。

红二十五军没跟张国焘走,跟张国焘的联系也早在1932年断掉,后来在陕北与陕北红军合并改组为红十五军团,但他们还是被算在红四方面军序列。尤其是在一些重大负面事件发生后,更是会拿起这件旧事算账。

八路军344旅,是以红25军为基础组建成的。1938年年初,687团团长张绍东、团参谋长兰国清,以看地形为名,试图将全团指战员拉去投敌。幸好该团的政工干部坚决不走,并稳住了部队,把部队带回。张、兰二人这才只拉走一个营长和几个连排长。

这一悲剧的发生,有一重要原因:没有团政委。因国共合作,当时我们旅级以下的部队,没有政委。

张绍东是徐海东的多年爱将,徐得知“张兰叛逃”一事后,惊怒吐血,一病不起。

“张兰叛逃”影响巨大,致使原红25军在344旅的部分指挥员,被调离原岗位。徐海东一病不起,无法工作,军政工作就全由从八路军总部,空降来的旅政委黄克诚负责了。

对于“张兰叛逃”,韩先楚等原红二十五军指战员,早有警惕。在这事发生前,韩先楚曾向旅领导(即黄克诚),反映过张绍东在部队和抗大时的情况——贪图享乐、被色欲冲昏头脑,但在当时未能引起黄的重视。

韩先楚说在这件事后,部分领导认为344旅有张国焘残余,344旅干部政治上落后;韩先楚完全不赞同,他觉得这样的一概而论是欠妥当的。“张兰叛逃”后,黄克诚又表现出部分对下面的干部,不敢大胆使用和信任的感觉。

韩先楚对此不满,有不少意见。当时他正值事业的上升期,先升任344旅副旅长,又任代理旅长,后来又是新3旅旅长兼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而黄克诚前面是344旅政委,后面又是冀鲁豫军区司令兼政委,长期是韩先楚的顶头上司。

因为种种不满,韩先楚1941年给北方局写信,要求去学习。从此他远离战场,直到解放战争前夕,才再到东北战场去;因为那几年的空缺,他刚到新战场、新部队时,职务、级别偏低。对此,韩先楚并不后悔。二十多年后再谈起,他还是说:“我就是不想在黄克诚的领导下工作。”

可是,黄克诚在“张兰叛逃”前后,扮演的角色真是韩先楚认为的那样吗?答案是否定的,韩先楚对黄克诚有误会。

先说“叛逃”前,黄克诚虽是旅政委,但是总部空降来的,哪好对张绍东(尤其这位是徐海东爱将、红二十五军名将)、兰国清这两个“本地人”“指手画脚”做处理。

再说“叛逃”后,344旅的干部使用,黄克诚是想信任、想重用的,但也只能提建议,最后由组织决断。黄克诚在回忆录中写到,徐海东养病离职后,他跟朱老总都提议687团团长田守尧(就是张绍东那个团,张出事后,由副团长的田接任团长),代理旅长工作。

总部和延安都不赞同,具体是彭总和毛主席不同意。最后,原本以为自己已经稳稳坐上代理旅长位置的田守尧,得知自己没当上后,出现了一些情绪,朱老总当众对他进行了一顿批评教育。黄克诚被夹在中间,说话不好说,做事不好做。

所以说,韩先楚跟黄克诚是有误会的。59年庐山开会,黄克诚受牵连,韩先楚却冒险主动找上门去,跟他交流看法。其实他们的性格有很多相似处,例如做人坦荡无私,做事坦率公正。

可惜,因无常的世事导致,两人没能成为好朋友。

2 阅读:412

今人说古

简介:读史可明鉴,知古以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