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30万宋军拿不下一座幽州?辽国两大将固然强,宋太宗问题更大

马谡聊谈历史 2024-08-22 01:22:00

公元936年,后唐太原节度使、大将石敬瑭为了抵挡皇帝李从珂的进攻,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太宗耶律德光。

这个在当时看来不起眼的事件,却影响到了未来中原政权的兴亡,成为宋朝皇帝的噩梦。

不就是几个物产不太丰富的州嘛,对中原政权就那么重要?

北方游牧民族自古骁勇善战,骑射功夫了得。草原上到处都是猛兽,为了生存,他们又形成了团队精神。

反观农耕民族是在安逸环境中长大,平时皇帝又不许老百姓习武和拥有盔甲。一旦北方骑兵入侵,你让一群农夫对抗一群猎人,根本不好阻挡。

办法倒也不是没有,首先就是利用人工建筑的长城和复杂的地理环境,阻挡他们的铁骑。

燕云十六州的丢失,北方政权与中原政权的边界线从山区挪到了平原,平原上根本没有条件修长城,这就让中原王朝失去了一道天然屏障,等于大门被契丹占领,他们只要想过来,就随时能够过来,畅通无阻。

宋朝建立之后,也知道这种切肤之痛,如何收复这里,成为皇帝的战略目标。

宋太宗赵光义虽然是第二任皇帝,但他是太祖赵匡胤的弟弟,也是马上皇帝,雄心勃勃。因此,他登基第三年,就拉开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帷幕,宋辽战争就此爆发。

他原以为,凭借雄厚的军力,收复这里易如反掌,没想到损兵折将,铩羽而归。

这时候的契丹,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游牧民族,属于半耕半牧。他们有自己的城池,也有自己的耕地,冶炼技术也炉火纯青,可以制造锋利的兵器。根本不是来了就抢,抢了就走的游牧民族,他们也将领土视如生命。

这就注定,收复燕云的过程很可能非常艰难,甚至胜负难料。

公元979年,宋太宗踌躇满志,御驾亲征,以收复幽州为目标的高梁河之战打响了。

这场战争宋军可以说占据天时、人和,胜利天平向大宋倾斜。当时的宋朝刚刚收复了北汉,天下一统,拥有的人力和资源也大大增多,军队士气高昂。

饱受压迫的北方百姓,也积极支持宋军。而且宋军名将众多,无论是曹彬、潘美,还是杨业、田重进,都身经百战,智勇双全。

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宋太宗动员了30万军队。

当年5月,几十万人马浩浩荡荡,从太原出发,队伍卷起漫天尘土,军旗遮天蔽日,像狂飙一样,势不可挡。

宋军所向披靡,先后拿下了岐沟关、易州和涿州,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

6月23日,宋军兵临幽云十六州的最后一道雄关——幽州,在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安营扎寨。

按照这样的势头下去,宋军稳操胜券。然而,战争的结果却出人意料。

原因之一:宋军疲惫不堪。

当时他们刚刚收复了北汉,士气固然高昂,可以一鼓作气,但劳师远征,人困马乏。

原因之二,辽军严阵以待,以逸待劳。

在3月份宋军进攻北汉的时候,辽方就预料宋军将要前来。他们已经增派北院大王耶律希达、将领萧讨古和乙室王撒合等,率兵十多万来到燕地驻扎,加强防守。加上这里经常屯驻的辽兵,总兵力达到了20万。

按照孙子兵法“五则攻之”(攻城兵力必须是守方的5倍,才可能打赢)的原则,30万宋军根本不够。

原因之三,守将韩德让实在是难以对付。

韩德让的爷爷韩知古本是契丹掠夺到北方的汉人,到了其父韩匡嗣这一辈加入了契丹军队,善于用兵,在契丹开疆扩土战争中屡立战功,担任要职(平军节度使、上京留守)。

作为将门虎子,韩德让精通兵法,很有谋略,且骑射功夫超人。可以说,这韩德让文武双全,而且爱兵如子,军中威望很高。

其实在契丹军队里,也有不少汉兵,守卫幽州的部队里,有2万人是汉人。当时幽州已经被契丹占领50多年,经历了几代人,他们有一部分人已经认可了对方的统治。

韩德让在契丹,属于既得利益者,自然要拼死保卫幽州。

起初的时候,宋军势不可挡,歼敌千余,城中军心浮动,甚至有铁林都指挥使李扎卢存等率所部投降宋军。紧接着,辽顺州守将刘廷素、蓟州守将刘守恩也心慌意乱,投降宋军。

这一切,都向着有利宋军的方向发展,乐观情绪在军中蔓延。

宋太宗大喜,滋生了轻敌情绪。

然而韩德让不愧是名将,他临危不乱,每天策马巡视部队,镇定自若,谈笑风生,很快稳定了军心。

因此,宋军表面上看虽然占据上风,但是从6月25日到7月6日,在11天发动多轮进攻,幽州城仍旧坚如磐石,安然无恙。

这时候,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南府宰相耶律沙和名将耶律休哥又率兵5万前来增援。他们到来之后,把宋军夹在了中间。虽然宋军不至于被消灭,但也不能放手攻城。

城中辽兵也受到鼓舞,士气大长。战争充满了不确定性,开始悄悄发生逆转。

耶律休哥熟读兵法,他采取了偃旗息鼓的策略,从小路行军,悄悄抵达幽州城外的高梁河。对此,宋军侦察兵(探马)竟然一无所知。

尽管如此,耶律休哥知道自己兵力不多,也没有明火执仗跟宋军较量。而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发动突袭。

经过一天战斗,宋军士兵人困马乏,进入梦乡。5万辽兵打着火把,从四面八方杀向宋营。宋军见到处都是火把,也摸不清到底有多少辽兵,军心大乱。顷刻间,宋军全线崩溃。

这时候,善于用兵的韩德让又及时指挥主动出击,杀出城外。宋军面临两面夹击,彻底失去战斗力。

既然能称为马上皇帝,宋太宗自然也有两把刷子,他临危不乱,从容组织反击。战斗打得异常惨烈,陷入胶着状态。宋军伤亡很大,辽兵也损失惨重,整个战场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

激战中,主帅耶律休哥被击中三箭,鲜血浸透战袍。但他拔出箭矢,大吼着率军狂杀。

这时候,宋军中也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宋太宗也受了伤,而且身中两箭。更可怕的是,将领跟皇帝也失去了联系。

这样的情况下,宋太宗无心恋战。心腹一看形势危急,也不管那么多了,决定让领导先走。他们弄来坐着一辆驴车,把宋太宗抱上,狼狈逃离战场。

7月7日清晨,君臣狼狈不堪地到达涿州城外。看到后面没有追兵,宋太宗才敢停住“车驾”,回身向远处观望。

两天之后,后面的宋军仍然未到,经过了解,宋太宗这才知道诸军仍在死守涿州。

这时候,太宗听到了一个更加不利的消息,有将领打算发动政变,策立太祖儿子、武功郡王赵德昭当皇帝。

太宗大惊,急命崔翰前往涿州,下令火速班师。这可不是传言,因为将领跟宋太宗失联,国不可一日无君,确实有人这样提议。

由此,太宗时期辽宋最大规模的战役高粱河之战,以宋军完败而告终。至此,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梦想彻底被击碎,辽宋对峙格局已然形成。

此战失利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还是宋太宗决策失误、布局失误。

一是在灭了北汉之后,天气炎热,将士厌战,亟需休整;宋太宗却急于求成,力排众议,决定收复幽州,太过仓促。

二是太宗承诺,灭了北汉之后,给大伙封赏,在没有兑现的情况下,他立即下令收复幽州,引起将士不满,军中厌战情绪蔓延。因此,部分宋军像蜗牛一样行军,迟迟没有赶到预定地点,让太宗震怒,差点军法处置——“扈从六军有不即时至者,上怒,欲置于法。”

将士的厌战情绪,为战局的最终失败埋下伏笔。

另外,宋军也缺乏足够的后勤保障。

灭北汉的太原战役中,宋太宗很重视后勤保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及早就“诏发齐、汝、蔡等州军粮赴太原”。除此之外,还“诏发曹、单、滑、潍、滨、淄、青、郓、同、耀、华等州、京兆河南大名府军储赴太原”。

幽州之战,宋军则是轻装上阵,缺乏后勤保障,直到6月份进入河北,才“遣使发京东、河北诸州军储赴北面行营”。

原因很简单,当时北汉刚平定,其境内的军储根本不足以支持进行幽州之战。所以军储还得从之前宋朝原来的州县进行长途运输,速度缓慢。

没有等后勤物资全部到来,战斗就打响了。

物资短缺,士兵疲惫,这仗完全就是撞运气。宋军求胜心切,孤注一掷,不留退路。但宋太宗低估了形势的复杂,想以闪电战的形式一鼓作气打下幽州,为此把曹翰和米信率领的预备队都用到了攻城上。

他只想着速胜,没想到敌人援兵到来怎么办,形势逆转如何退这些问题。果然,当敌方援兵到来的时候,宋太宗却无兵可用,只能动用亲兵。

更疏忽的是,他没想到逆境下自己的安危。

皇帝是三军主帅,一旦出问题,那就是灭顶之灾。然而太宗却进行豪赌,自己到了阵前,亲冒矢石,结果不幸受伤。这成为战役的转折点,从此形势急转直下,君臣失联,群龙无首。

综上所述,宋太宗存在太多问题,犯下诸多失误,导致北伐事业功败垂成,留下无尽遗憾。如果再慎重一些,准备更充分一些,历史很可能会改写。

一失足成千古恨,高粱河之战的失败,也为后来的靖康之耻埋下了伏笔。

参考史料:《宋史·卷四 本纪第四:太宗一》《辽史·第九卷·本纪第九》

0 阅读:1

马谡聊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