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间最大的能量体:六气

华丽围兜 2024-03-20 08:08:52

上文讲了:先天阶段,太易生水,先有阴;太初生火,后有阳。阴阳立极,道之始。

两极的中间产生了平衡状态,形成三清:物质,信息,能量之别。

三清再细分,也就是阴阳再细分,就是四象:太阳,少阳,太阴,少阴。

四象冲气所结成形成土,加入这个中间态后,就被称为五行:金木水火土。

我们接下来说说天地间最大的能量体:六气。

六气是阴阳升降沉浮和出入,主要用来描述一年的气候或人体生理现象。

六气指风、热、暑、湿、燥、寒六种气候。

它的本质是由阴阳两气相互运动变化产生的6种气候。

具体来说,就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6个不同位置,接受的天体(主要是五大行星)能量场(阳热)跟地球本身储存的地热(上年秋降的阳热)互相影响产生的温度、湿度、能量等的变化。

阳气阴气在相互消长的量变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在不同的质变范畴内,形成六个各个特色的波段。

这些波段分别以风、热、暑、湿、燥、寒为特征,在地球的对流层(地气顺行,天气逆行)和地下的无定温层透出来而形成六气。

总而言之,六气就是我们生活的天地宇宙运行的过程中形成的能量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个独特的具有六种特征的能量体。

人乃天地所生,也具有天地的阴阳属性,也可以理解为人是我们生活的大宇宙的缩小版本,就是个小宇宙。

六气和人体的经脉、脏腑联系紧密,用宇宙全息规律也能说明这一点。

所以六气也可以用来描述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故六气乃中医基础。

我们在理解人体六气的时候,先理解气候的六气,更易理解跟人相关的六经等知识。

清朝黄元御《四圣心源》云:

天有六气,地有五行。六气者,风、热、暑、湿、燥、寒,五行者,木、火、土、金、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六气乃五行之魂,五行即六气之魄。人为天地之中气,秉天气而生六腑,秉地气而生五脏。

六气五行,皆备于人身,内伤者,病于人气之偏,外感者,因天地之气偏,而人气感之。内外感伤,总此六气。

在此把火称为“热”、“暑”,热为热火(少阴君火),暑为暑火(少阳相火)。

六气是以一年为基础来进行划分的。

具体为:把一年四季划分为6个时段,风、热、暑、湿、燥、寒各占其中的一个时段,每个时段的时间为两个月。分别称之为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终之气。即形成-24节气。

初之气统管正月和二月,包括大寒、立春、雨水、惊蛰;

二之气统管三月和四月,包括春分、清明、谷雨、立夏;

三之气统管五月和六月,包括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

四之气统管七月和八月,包括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五之气统管九月和十月,包括秋分、寒露、霜降、立冬,

终之气统管十一月和十二月,包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阳气的升、浮、降、沉,完成一周就是一年。

六气包含阴阳的升降出入,“表里(内外)、上下”和“开阖枢”的概念。

在看阳的时候,要想着阴;

看地上的时候,要想着地面情况。

理解表的时候,要同时想着里怎么样。

要系统思维理解六气。

《素问·天元纪大论》曰:

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 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 寒气主之。

可以大概理解为:厥阴在地下,风气在地上(天上);少阴在地下,热气在地上,其它类推。

“风、热、暑、湿、燥、寒”又叫六气的本元(主),对应六气的标象、标记(应)为:

厥阴→风,少阴→热,少阳→暑,太阴→湿,阳明→燥,太阳→寒。

再把六气和五行进行对应,就变成了:

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我们知道,厥阴、少阴、太阴为阴,少阳、阳明、太阳为阳。

阴阳交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消长、阴阳转化在阴阳升降沉浮气机中。

阳升阴降,所以厥阴风木和少阴君火左升,太阴湿土中间旋转,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和太阳寒水右降。

阳升阴降,自然之事。阴性本降,而三阴之升,阴中有阳也。

阳性本升,三阳之降,阳中有阴也。金木水火,分主四维,相火土气,同主中宫。

即:厥阴是阴,但它含有风木(阳),所以它主升。少阴是阴,它其实含有君火(阳),所以它也主升。

同理,少阳、阳明、太阳虽然都属于阳,但它们含有阴,收敛大于散发,所以它们主降。

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地天泰是最和谐的状态了,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厥阴风木为初之气,统治正月二月,对应厥阴风木。

厥的意思是“极点、气闭”,意思是阴气到了极点而关闭,也就是先哲描述的“两阴交尽”,表示上一年的阴气(少阴、太阴)关闭了不起作用了。故厥阴风木为合。

关闭阴是要蕴生阳。

1是阴气藏起来,到了秋天好存天上降下来的阳气。以备后用。

2是阴气要关闭起来,太阳开(散发)的程度才能大于阴气的收敛程度,表现为散发开始为主,也就是阳气开始升发。让位于阳。

此时,地中藏起来的上一年的秋天阳热在水气的作用下变成木气开始上升。

木气上升到地面和天上形成的春之木气相遇,动而成风,故称厥阴风木。

意思是:阴气关闭(厥阴,从大寒时节开始),木气统治并动而成风(风木)。此时天气寒转温,故在天为风。

除了天上有风,地面也有风。地面上的风为阳升(地下的阳升)阴降(地面上的阴降),两气相搏而生风。此时暖气上升带动草木生长,故在地为木。

而在地球运行的地方对气气候的影响也可以从下图看出来:

另外地下也有风。如果土气湿度刚好,则阳携阴生发生风。如果土气太过,且阳弱无法穿土,则木郁而生风。

厥阴风木的气,来自上一年的少阳相火下降藏于水中的阳气。

所以,木气强不强,要看水中阳气存的多不多。虽然天空中的木气也日益增多,但还是以地中上升的木气为主导。

所以,大自然规律之前因后果,由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人生天地间,是天设地兑了我们的肉身,人是如此的渺小,大自然是如此的伟大和奥妙。

现在的我们对这世界的本来面目知甚少,不奋起向学,以成道业,则不足以慰后生之世。

由此也发现,难怪古圣先贤要把“天地君亲师”如此看重。自来中华民族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共崇的神,而是把“天地君亲师” 为尊上,是大智大德之举。

六气的运用

上面说了六气对人的影响是如此大,那么,我们先人早就利用它来为人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了,那就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华医术理论体系。

说到中华医术,就要说起中国古老的五术:

所以,从上表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对,五术的基础是阴阳学说。五术只是从五个方面来运用阳阳理论。总不外乎是经验理论的总结。所以,中华文化让中国的历史久远,四大文明古国至今也只有中国还存在于世了。

而在这个历史中,中华文化也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而研究得以完善,比如命理学的推命法之一:紫微斗数,如果不是有足够的时间,在古时只被皇族运用的它也不能像今天一样被世人普遍接触并学习而运用。所以,我辈当感恩先人的用心传承和研发。

我的紫微斗数等五术的学习就是台湾的倪海厦老师给打的基础,倪海厦老师被人尊称为五术“怪才”,就是因为他五术精通。而倪师的老师又是汉代的张仲景医师。

医术的发展也是时间沉淀的结果。但古代的医师都首先是一个深懂阴阳的人。

倪师的老师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他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他是和华佗同一时期的人,但是在生前却没有华佗那么大的名气。因为他把自己的很多的精力都用在著书立说,传法于后人的事情上了。

他在药剂学方面有巨大贡献,他的《伤寒杂病论》被后人分为了两个部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在医学上影响甚大。

所以,先人是知道六气的特点,顺它的特性而养生和生活,这就是顺应天地大道的规律而行,如此则会吉祥,否则就会得到天地能量的冲斥而多病痛灾厄。

比如,早起早睡是正常的,顺道而行的。若你要反着来,要早不起,晚不睡,则身体精神不好,人就容易做错事,比如开车时不注意就让自己出了车祸,自己就体验到了灾厄。到此时,就怕后悔也来不及了!

反过来,我们中医师运用阴阳平衡的原理,用中草药就把人的阴阳调理平衡了,病痛给去掉了。

然而,有很多西医说,中医不科学,而看不上中医。

我觉得他们真好笑,他们的祖先没有中医的帮助,哪里会有他的今天让人好笑!

自己不懂,闭嘴。自己认识了解后,才有资格发言评论。自己不好好学,就在那里张个大嘴巴叫,真让人觉得他在丢他的祖上人的脸而不自知。

于夏虫不可语冰,是有道理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吗?欢迎一起来分享讨论!

0 阅读:7

华丽围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