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历史:正反两兄弟,罄竹难书的马鸿逵和少为人识的马鸿宾

桂临塞上聊历史 2024-06-18 14:19:30

挖掘鲜为人知的宁夏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宁夏历史,我是阿威!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宁夏风情!

《大银川传奇》

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

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

宁夏清朝那点事11:正反两兄弟,罄竹难书的马鸿逵,和少为人识的马鸿宾

民国时期的银川城里驻扎着“西北新四马”中的马鸿逵和马鸿宾,他们构成了“宁马”的核心。公元1949年,当马鸿逵携带妻妾子女们,以及十多年来横征暴敛搜刮积攒来的7.5吨黄金逃往湾湾的时候,马鸿宾却深明大义,展开和谈,为宁夏和平进入新时代而努力,虽然说这两人是堂兄弟,可是二人性格不同,人生也截然不同。

为什么二人会有如此之大的反差?这就要从“西北老三马”的形成开始说了。

马福祥

马占鳌大败左宗棠的西征军后,不是携威对抗,而是听从马千龄的建议,归降清军,为左宗棠平定乱变出了大力。随后,马占鳌、马千龄、马海晏家族后来分别发展成西北的甘马、宁马和青马势力,

他们三人也被俗称“西北老三马”。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说,这“老三马”为西北在跌宕的历史潮流中始终能保持相对安定,没有被外国势力所侵占,也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的。

这“老三马”中的马千龄非常有时代眼光和运气。他早年走河湟跑马帮,在机缘巧合之下,竟然发了,成了河州的大款!并且在同治二年的乱变中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取得了官家身份,实现了跃层这一人生逆袭。

尝到了甜头,马千龄就供儿子读书习武,接受儒家正统的教育。希望他们他们能够通过科考改变人生,也就是走仕途!后来几个儿子中,马福禄和马福祥不负所望,脱颖而出。

光绪初年(公元1874年),马福禄考中武举人,六年中武进士,本来在紫禁城里当侍卫,可是由于只是一个乡巴佬,不懂皇家礼节,于是被贬回家。不成想,这却成就了他的一世英名。

马鸿逵

他回家后也是有官职在身的,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甘肃又爆发了“河湟事变”,清军展开围剿,马福禄携马福祥及部将平叛得力,成为名将董福祥的麾下劲将,据说杀叛军三万余人。董福祥夸赞他们兄弟“真良将也”。

他也成了拥有正式编制的人。在“甘军”中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可是,接着八国联军炮轰塘沽口,打开天津港直插京城,董福祥率“甘军”赴京勤王,马福禄身先士卒,抗击入侵的联军,最后在正阳门战斗中捐躯,时年四十六岁。清廷追封他为“振威将军”,谥“忠烈”。

同役,堂弟马福贵、马福全,侄子马耀图、马兆图以及马家将士百余人也在这一战中同时捐躯。马福祥在祭词中写道: “可怜骨肉间,五人同战殁。戚族繁有徒,捐躯更惨绝。”并且激昂陈词说: “事既决裂,挽回无术,我辈唯有恪遵朝命,以身保国。”这其中也能看出来马福祥也是有胸怀骨气的人。

这一年马福禄的儿子马鸿宾十六岁,还在家乡。而马福祥接过了二哥马福禄的旗帜和兵马。于是把侄子马鸿宾带在身边教诲。

马福祥和很多民国大佬不同,他自幼接受儒家经典熏陶, “诗书双绝”,自诩“戎马书生”。在辛亥革命中成功由清朝的官吏转化为民国北洋政府的高级官员,再后来,被排挤到宁夏,任命为宁夏首任镇守使,带着马福禄的儿子马鸿宾和自己的儿子马鸿逵,于公元1912年秋,来到宁夏。

可以说他对马鸿宾的影响很大。马鸿宾为人处事低调,能够体恤民情。被后人尊称为“儒将”,就是因为叔叔马福祥对他灌输的深厚的国学基础和中国传统文化。就连马鸿逵后来都说他这位堂哥: “中国古书读的不少,国学基础深厚,为人处事志成通达,稳健持重,讲求圆通。”

后来作出投诚和促进和谈,也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马鸿宾是继承了父亲马福禄和叔叔马福祥二人的优点,识大体,明大义,绝不含糊。

而马鸿逵就不一样了,他读军校时候就参加反清起义,随后又给几位民国时期的大佬当侍卫,染得是一身的勾心斗角和刁钻,可谓老奸巨猾又心狠手辣。后来在中原大战中倒冯投蒋,让他崛起来了,当上了“宁夏土皇帝”,开始了他的搜刮人生,也让宁夏人们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马鸿宾

话说回来,要是这7.5吨黄金都留在了宁夏,宁夏在新时代到来之初的发展也不会这样捉襟见肘吧?

下集更精彩,敬请关注阿威《宁夏清朝那点事》系列文章12!

这里是银川!发现银川之美,感受银川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银川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0 阅读:101

桂临塞上聊历史

简介:喜欢历史,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