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王女士患有多年糖尿病,刚开始确诊的时候,血糖控制还算不错,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发现身体似乎并没什么不舒服的症状,于是,吃药跟饮食等方面都懈怠了。等到去年体检的,王女士的血糖控制情况很不理想,空腹血糖达到了8毫摩尔每升,餐后两小时血糖达到10毫摩尔每升。
医生嘱咐王女士,要按时服用降糖药物,不能随意停药,也不能看血糖高了就随意加药,他建议王女士除了注意控制日常饮食外,还要加强运动锻炼,特别是餐后半小时,可以适当地进行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没想到仅仅过去了一个月,王女士又来到了医院,而且是在家人的搀扶下过来的。医生一问才知道,王女士为了快速降低血糖,每天都会暴走2小时左右,这导致她原本就很脆弱的膝盖受损严重,被送到医院的时候,几乎无法正常走路了,疼得厉害,医生检查后诊断为膝关节游离体。散步,可以说是最简单的运动,但简单并不代笔它无效,只要掌握好方法,散步也是可以非常有效的。
散步真的对身体好吗?1、散步可减少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聚积,也可以阻止血糖转化成甘油三脂。特别是进食富含脂肪的食物之后,再进行运动可以加速人体燃烧脂肪的速度,从而降低血液里甘油三酸酯的含量。2、散步能够增强肌肉力量,强健腿足、筋骨,使得关节更为灵活,加速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3、散步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血液循环的速度,从而缓解身体的疲劳和不适感。4、规律地散步还能控制餐后血糖波动并提高胰岛素的活性,减少机体对血糖升高的记忆。特别是早餐后1小时散步,对降低全天血糖水平效果最好。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周运动五次,每次至少40分钟。
60岁后,正确走路,谨记5个原则原则一:走路时间虽然早晨散步降血糖的效果不错,但同时早晨也是心血管事件的高发时间段,所以建议中老年朋友尽量在傍晚4-5点进行走路锻炼,此时光线充足,跌倒风险较小。原则二:走路步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每天走6000步最佳,但中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关节部位逐渐退化,走路过多可能会磨损关节,引发关节炎,建议散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来制定步数。
原则三:走路地点土地、草地是较为理想的走路地点,建议避开柏油马路、水泥地等较硬的场地或空气质量较差的马路边。原则四:走路速度中老年人建议走路速度为90步/min,老年人可进行每分种60~70步的缓步运动。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加减,不宜过度运动。原则五:走路装备走路需要准备好舒服合脚、透气性较好的鞋袜,既可以防滑,也有较好的稳定性,可减少跌倒等意外的发生。最后,还要提醒一句,饭后立即散步并不适合老年人,特别是吃饱饭后,老年人的心脏负荷增加,餐后运动还会加重心血管系统负担,不仅无益还会带来副作用。
提醒:过了60岁,建议做好这3件事
第一件事:定期体检
人过了60岁后,疾病也多了起来,所以有条件的老人建议每年都应该进行一次体检,具体的体检项目可以因人而异,不过,一些重点项目还是建议尽量每年做一次。
心脑血管超声检查: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第一位致死致残疾病,但不少地区尤其是医疗条件有限的偏远地区对于脑血管病的筛查率极低,据一些医院的数据统计,发现70岁以上人群的脑血管病筛查率不到1%。
记忆力检查:记忆力体检评估需到专业的精神科机构进行,主要测评方向包括记忆力、判断力、照料负担等,所需时间大概为2~3小时,可以分为两次做,根据结果来排查阿尔兹海默症。
宫颈癌及乳腺癌:60岁以上的女性如果出现了阴道异常排液、分泌物腥臭味等,需要及时到医院妇科进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HPV筛查,排查宫颈癌。
不论男女,过了60岁后,如果发现乳房部位有局部疼痛、并出现边界不清的肿块,需及时排查乳腺癌。
第二件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有些人到了60岁后,还在为生活奔波,为子女操心,为琐事烦心,每天都是愁云满面,满腹牢骚,感觉事事不如意。
其实,到了这个年纪,人生已经走完了大半,实在没有必要再为了一些琐事烦心伤身了,俗话说,气大伤身,其实,负面的情绪同样也会慢慢伤害我们的身体,导致疾病找上门。
开心是一天,不开心是一天,人到60,就别跟自己过不去了,也不要跟他人过不去,这样大家的日子都能好过,毕竟,谁也不会喜欢一个成天只会抱怨,充满怨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