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红苗正遭排挤两次流放著离骚;晚年抑郁投江的历史悲情人物屈原

领汇谈过去 2024-06-01 01:25:20

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在。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的贵族家庭,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一说屈氏的来源是西周前期的楚国人屈紃)。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的生卒年份并不十分确切,根据史料记载和后世的研究,一般认为他出生于约公元前340年,逝世于约公元前278年。

屈原自幼聪明好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他在18岁之前,先后在乐平里、昭府等地生活学习,广泛涉猎群书,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周慎靓王四年(前317年),屈原先后担任担任楚怀王左徒、三闾大夫,从事变法改革,制订并出台各种法令。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在接下来的数年中,屈原继续深入变法改革,与旧贵族和一切顽固势力进行斗争。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周赧王二十一年(前294年)到周赧王三十六年(前279年),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这次流放的路线,按《九章·哀郢》分析,是从郢都(今湖北江陵)出发,先往东南顺江而下经过夏首(今湖北沙市东南)、遥望龙门(郢都东门)经由洞庭湖进入长江,然后又离开了夏浦(今湖北汉口),最后到了陵阳(据说在今安徽青阳县南)。时间长达十六年,在这之间并写下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如《九章·悲回风》等。

周赧王三十五年(前280年),楚顷襄王十九年,秦将司马错攻楚,楚割让上庸、汉北地;第二年,秦白起攻楚,取邪、邓、西陵。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白起更进一步攻下了郢都,楚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这一年大概是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时年六十二岁。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失望。《九歌》:是一组祭祀用的歌曲,反映了楚地的民间信仰和神话传说。《天问》:提出了宇宙和人生的种种问题,表现了作者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招魂》:是为楚怀王招魂之作,充满了对君王的忠诚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屈原投江自尽,一方面是因为他无法忍受国家破败、君主蒙难的悲痛,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他对理想的坚持和对现实的绝望。他的死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最后抗议,也是对个人命运的悲壮终结。

对后世的影响:

文学影响: 屈原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人墨客产生了巨大的启发,影响了从汉赋、唐诗到宋词、元曲等各个时期的文学创作。精神象征: 屈原的爱国精神和高洁品质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而奋斗。文化传承: 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不仅在中国,还在东亚及世界各地华人社区中广泛流传,成为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屈原之所以被视为历史悲情人物,是因为他的一生充满了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以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以下结合他的生平事迹和政治抱负,详细说明为何屈原是历史悲情人物:

政治理想的破灭: 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这是一个诸侯割据、战乱不断的时代。他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主张通过改革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独立。他提出“美政”理念,希望选拔贤能,修明法度,加强中央集权,抵御外敌。然而,这些理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难以实现,楚国内部贵族势力强大,他们反对改革,阻挠屈原的政治主张。屈原的政治理想最终破灭,成为他悲情人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忠诚与背叛: 屈原对楚国的忠诚是毫无保留的,他多次直言进谏,力主抗秦,但他的忠诚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相反,他遭受了贵族的排挤和诽谤,被楚怀王流放。这种忠诚与背叛的对比,使得屈原的生平充满了悲剧色彩。

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交织: 屈原的个人命运与楚国的兴衰紧密相连。当楚国都城郢被秦国攻破,楚怀王客死他乡时,屈原的内心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他的悲痛不仅仅是因为个人的失意,更是因为国家的灭亡和民族的苦难。屈原的投江自尽,是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绝望的抗争。

文学成就与时代悲剧: 屈原在流放期间创作了大量流传千古的诗歌,这些作品深刻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他的文学成就与他的时代悲剧相互映照,使得他的生平更加悲壮。

精神追求与现实困境: 屈原追求高洁的人格和精神独立,但现实的政治环境却不断迫使他面对困境。他的精神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构成了他人生悲剧的核心。

0 阅读:0

领汇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