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制内工作这么多年,老王见过太多的同事。有些人看起来像公务员,每天出入机关单位,一起工作、加班,参与各种会议活动,但身份这块其实没有编制。并不是贬低他人,而是有编制和没编制,虽然只差一个字,但实际上有着天壤之别。
比如这几个岗位,很多人听说过,但其实是没有编制的。
辅警岗位
辅警每年的招聘人数都挺多,已经成为基层治理的主力军之一。但是,有人也说过,辅警这个职业存在着"干得多、挣得少、转正难"的现实问题。即便如此,每年报考辅警的人数却不降反升。
从字面上看,"辅警"就是协助、辅助警察工作的人员。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辅警,门槛还是有要求的,比如学历、身体素质,还需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执法技能。辅警的岗位种类也比较多,包括交通辅助岗、治安、监所协管、维稳、警务车辆驾驶岗等等。
但是,辅警人员是没有编制的。你想转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参加公务员考试,因为现在都是采取"逢进必考"的原则,不可能说你干的时间长,就给你个编制。那这种身份上的差异,在共处一室时,压迫感是非常强烈的。
另一个现实问题是,辅警的薪酬待遇普遍不高,一般到手2-3K左右。虽然在某些地区或者特定岗位,能拿到4-7K,但这种情况不太常见。只是说,辅警岗位,只要你不犯大的错误,也不会主动辞退你。但如果想要转入正式编制,摆在面前的道路依然是参加考试。
政府购买服务人员
在体制内,包括机关和事业单位,现有编制人员无法满足工作需求的情况下,或者缺乏某些专业性、技术性人才时,经过上级批准,可以面向社会招聘第三方服务人员。这些人员被分派到对应的部门或窗口岗位上工作,我们通常称之为"政府购买服务人员"。
这类人员,没有正式编制,属于外包性质。但与私人企业相比,工作相对稳定一些,一般不会被轻易裁员。在职业发展方面,政府购买服务人员是有一定的职称晋升机会的,但同时,这类岗位也存在着人员留存率较低的问题。你比如说,表现优秀的,往往难以长期留任,要么选择辞职,要么考到其他地方去了。
如果说能够拓宽晋升渠道、为优秀人员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提高福利待遇,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流失的问题。
社区工作者
社区工作者,有人说是个"辛苦、背锅"的职业。但现实中,每次招考却总有大量的人报名。日常工作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党建、经济、社保、民政、综治、物管等十多个大项,几十个小项。可以说,社区工作者是一个"全能型"的岗位。
但是这个岗位既不是公务员行政编,也不是事业编,但也不是临时工。在现阶段,大多数社区都实行聘任制,如果合同到期,可以续签,也可以选择辞职。
前面有人说这是个"辛苦"的工作,老王总结起来就是得"能文能武"。所谓"文",就是要能说会道,能够胜任发言、总结报告、活动策划、主持等工作,甚至还要会出黑板报、写好字、画好画。而"武",则意味着要能够清理楼道堆物,搬运重物,同时还要能说理、会调解。
最后老王想说,体制内这几个工作岗位,有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但是在面对就业困难的现实,也不得不涌向这些较为稳定的岗位和职业,至少可以有份工作,有份工资,有社保,不用担心随时被裁。而且能够接触一定的体制内信息,积累一点人脉资源。
文末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