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故事:李毓昌案,捕盗经验,晒“银”字

沧海一粟志怪故事 2023-01-30 16:01:22

李毓昌案

李毓昌是山东人,嘉庆十三年中进士后发往江南候补。未得实职前被总督派往山阳县查账,查得山阳县令贪污赈灾银甚巨,怒而准备上报。山阳令得知大惧,先是托人重金贿赂,不允。又亲自到公馆哀求不要上报,言称马上筹集银两补账,亦不允。

山阳令回到县衙,惶恐不安夜不能寐。看门人李祥打听原因,山阳令对他说了实情。李祥说:“大人不用忧虑,这件事交给我去办。”县令微微点头,并没问他如何处理。

李祥傍晚来到公馆,重金贿赂李毓昌的三个仆人,密谋杀死李毓昌。三个仆人中有两个是当地人,和李祥关系亲密,一口答应。张姓仆人是李毓昌从山东带来,不愿谋害主人,又不敢反抗报告,独自逃走。两个仆人把毒药放在茶水里,李毓昌吐血而亡。李祥回县衙复命,山阳令默默无言,第二日以中暑身亡上报。

李毓昌尸体运回原籍,家人在他内衣袖口发现一缕血污,疑其是被人谋害,在原籍上告。因为没有实据官府并未受理。

一年后仆人张某返回山东,张家人得知音讯找来查问,李毓昌的父亲再次到官府控诉。层层上报后,李毓昌的尸骨被送到金陵蒸骨验毒。山阳令买通多人,验尸时换了尸体,检验后无毒,又把原来的尸体换回来,送回山东。李父因为诬告被下狱。

李毓昌妻子打开棺材,发现丈夫的尸体完整,不像经过解剖蒸骨的样子,于是进京告状。

朝廷特派钦差审理此案,先到山东提了李毓昌尸骨。钦差怕人掉包,把棺材放在自己床下。尸检后发现,的确是中毒而死,因此案件告破。山阳令以及李祥等凶手被押到李毓昌坟前正法,牵涉到的官员降职撤职流放不等。

故事出自《虫鸣漫录》,清代李毓昌案确有其事,大概经过如上所讲,其它书籍里或许有细节上的不同。这个案子牵连很广,有十几名大员受到惩罚。《虫鸣漫录》里记载的不太详细,山阳令如何能手眼通天并未介绍。前一段时间我看过这么一句话:在乌鸦的世界里,长白羽毛是有罪的!

捕盗经验

湖口捕快曹福擅长缉盗,能从常人不注意的细节中发现端倪。有一次,他和同伴河岸闲步,忽然跳上岸边一艘小船,对船主说:“你船上有东西,我要检查一下。”船主生气地掀开船板,下面空无一物。

曹福又要检查底仓,船主不许。众人持械强行掀开底层隔板,里面藏有大量金银。报官后审问,船主果然是个积年老盗,好多案子因此破获。众人佩服之余问他原因,曹福说:“小船表面空无一物,拴在树上的缆绳却绷得很直,风来也不甚荡漾,底仓当有重物。”

又一日,大街上有个穿绸长袍的人慢慢行走,大约三十多岁,手拿折扇,貌相儒雅。曹福上前拦住,瞪着他不说话。此人很慌张,从怀里拿出一块银子赠送,然后仓皇离去。曹福收了银子没再深究。

大家问他怎么知道此人不是善类,曹福说:“这个人貌似从容,眼睛却斜视大街两侧。刚才从一个店铺出来,过门槛的时候踩到了自己的袍子前襟,差点跌倒。应该是很少穿长袍,过门槛忘记撩起来。刻意打扮成这个样子,非奸即盗。”

曹福说这些经验都是他师父传授的,他师父曾因为一件要案和同伴去外郡侦查。某天看到一个大胡子壮汉在街头闲逛,布衣草帽,孑然一人。壮汉走走停停一天,什么也没买,什么也没做。同伴都觉得此人可疑,曹福师父也认为是这样。

不过他很谨慎,又独自跟踪一天,回来对同伴说:“这个人不是强盗,应该是个贵人微服出行。”曹福师父解释了判断的原因:“我跟着他进了一个饭馆,此人坐姿端正,吃饭喝汤没有声音,餐具摆放有序。还抬脚虚踏了两次,这是有钱人经常踏着足凳养成的习惯。我又跟他进了茶楼,此人端着一碗茶水站在栏杆处望向远方,好像在深思一件事。我从他身后走过,此人没回头,反手把茶碗递过来。这是常年有仆人跟随习惯了,因为沉思忘了是在茶楼上。”

过后得知,此人是某臬台微服私访。《虫鸣漫录》

晒“银”字

一个客人夜投旅店,把一个小布袋托付店主保管,说道:“麻烦您替我保管一晚钱袋。”主人答应,在簿册上记录:收某客人钱袋一个。又写了一个凭证交给客人,并找两三个住客见证。这是客店寄存的流程。由于时间晚,匆匆交付并未开袋。

客人入睡后,店主偷着打开钱袋,看到里面的银子很眼馋,于是换上了铜钱,把袋子恢复到原先的模样。

早晨,客人拿回钱袋惊叫一声:“啊呀,怎么变成了铜钱?”然后和店主理论。店主说本来就是钱袋,不是银袋。并拿出记录,还找来其它住客作证。

客人告到官府,县令根据人证物证判店主有理,客人再三申辩,县令发怒把他杖责后赶出了衙门。客人冤苦无处申诉,气愤之下投水自尽。恰好邻县县令公事路过,把他救起。听了客人陈诉,邻县令沉思后认为,既然真心赴死,看来的确有冤。

于是带着客人来到本地县衙,向本地县令借公堂一用。本地县令看在面子上勉强答应。邻县令把客店里的一干人等全部拘来,说道:“谁赖银子,或银子被谁偷去,我自有办法破解。”每人手心写上一个“银”字,让他们跪在烈日下手心冲上。言称藏匿银子的人字迹会消失。围观的人都笑起来。

他又派人把客店老板娘找来,问道:“你们夫妻为什么吞没客人银两?”老板娘大呼冤枉。邻县令说:“你丈夫已经招认,你还在狡辩就是找打。”说完远远招呼店主道:“‘银’字还在吗?”店主举着手大声回答:“回禀大人,‘银’字还在!”老板娘听了,只好招认,并带人回去把银子拿来。

0 阅读:20
评论列表
  • 2023-09-09 16:31

    智慧故事![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