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漳州地名》:福建省漳州市地名之指位性、地标性与社会性!

公孙小陈 2024-04-09 22:18:35
陈镜清 撰文公孙奴 配图

延安路、新华西路与中山公园交汇处

南山桥

地名古已有之,地名成为专门学科也有相当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漳州市民政部门就设立“地名办公室”。近年来,中央电视台邀请几位人文学者当出镜专家,开办《地名大会》专栏,社会上引起了轰动效应,全国掀起了一股“地名学”热潮。地名是地理专有名词。它所代表的这个地理实体在地球表面上具有一定方位和范围,具有一定空间位置。

胜利路安然桥

浦头大庙

也就是说,地名是人们对具有特定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专有名称。因此,它有指位性特征。这种指位性,一般包括方位确定、方位距离、毗邻周边、地形地貌等地理形态特征、以及物产和社情等特征。这种指位性特征,现在许多新地址的命名很明显。比如,新中国成立后,有延安北路、延安南路;改革开放后,原漳州市改为芗城区,漳州市区原“马道底”改建“胜利公园”,于是有了胜利东路、胜利西路的命名。

延安南路

再者,一些“地标性”建筑或历史建筑,也具有较强地名定位性,比如漳州宾馆、人民会堂、南山寺、江东桥之类。地名这种指位性,是地名的一个要素。 然而,地名更多的是具有社会性。地名是社会产物,它的命名、更名、发展、演变始终受到社会和时代制约,因此它具有广泛社会性和时代性。地名是人赋予的,而不是本身自有的或天然的。这种赋予从历史发展看,经历了当地少数人使用到逐渐为众人所知,直至被社会广泛使用。

大埔圩

发展至今,地名从赋予语言到文字直到数字代码,从约定俗成到标准化、法定法。地名除描述属地的自然景观、物产外, 还具有的社会性,包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促使人们对该地产生历史探索的欲望。比如,漳州城区遗存的府埕、中山公园、台湾路、澎湖路、香港路、塔口庵等。地名意义通常认为是地名的字面所表达的含义,命名的着眼点或叫命名的因由或理据。

文庙广场

地名内容往往有描绘自然景观,有记叙人文历史,有寓托思想感情,有歌颂敬仰祖德,有祝福言志祈望……等成分。从某种角度看,地名是语言学、地理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的宝贵资料库。比如,漳州旧地名何衙内与柯衙内、给事巷与尚书巷、北庙与州主庙、东闸口与丁方桥、南教场与西教场等。

从社会学角度看,有的地名用字也十分有趣,是值得品味的一种社会现象和历史印记。比如,芗城区之天宝市、少司徒与公府街、双门顶与卫口街、东桥亭和西桥、姜太爷庙和渔头庙等;龙海区之古县、白水、柳营江等等。如芗城区渔头庙,前鱼盐市也。

从圣王大道到松洲村口

颜厝古县土楼

昔年南河水从东西闸直通城内。小舟载鱼盐上街售卖,为鱼头处。故名,后河沟壅塞,而市遂移东南之浦头。渔头庙旧时祀保生大帝。又如龙海区“白水营”小镇地名由来,系明代月港渔民们,船只常停靠于此地。古南溪之水,清可见底,白如雪练,本地话谓之“白水”。旧《海澄县志》载之为“泊水”。泊水人家,乃“疍民”也!渔人聚集日久,在岸边塔茅屋为舍暂居,俗称“结营”。此为“白水营”地名缘起说法之一,即“水白船民营地”之意。

南溪白水

白水营古街原住民

0 阅读:2

公孙小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