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狂悖僭越的“红四代”皇亲:郭承佑

文石斋主聊文化 2024-04-25 07:25:29

远观近鉴宋朝人·46·狂悖僭越的“红四代”皇亲:郭承佑

宋朝武将世家

《宋史·郭从义传》记,“无良将军”郭从义有两个儿子:郭守忠、郭守信。郭守忠官至闲厩副使;郭守信字宝臣,颇通晓诗书,与士大夫交好,官至“东上阁门使”、实任邢州(治今河北邢台)知州,死于任上。

郭守信有子郭世隆,官至“比部员外郎”。

郭世隆也有两个儿子:郭昭佑、郭承佑。郭昭佑曾任级别最低的皇帝侍卫“閤门祗候”。

《宋史》对郭从义的儿、孙记载如此简略,反倒是以附传的形式,较为详细地记载了郭氏第四代传人、郭从义的曾孙、郭世隆之子郭承佑的一生行迹。而这一记载,再次把郭家钉上了耻辱柱。

附传记,郭承佑字天锡,娶宋太宗第七个儿子、舒王赵元偁的女儿为妻,因之得官皇帝侍从“西头供奉官”。

郭承佑的大舅哥宋真宗立后来的宋仁宗为皇太子,郭承佑进入太子府,做了太子的属官“左清道率府率”、“春坊左谒者”。大概宋真宗了解这位叔伯妹夫的为人,特意制作了两块玉石小牌,刻上了有座右铭之用的“铭”,赐给郭承佑,告诫他好好做官做人。

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郭承佑的为人作风,又岂是容易改的。

宋仁宗继位,做了皇帝,郭承佑“升格”为今上的姑父,又曾在太子府伺候宋仁宗,依例升承佑官职为“西染院副使”兼“阁道通事舍人”(《宋史》此记疑为“閤门”,“阁道”之记,史籍仅见于此处),实任“翰林司”长官,再升职衔为“西上閤门副使”。

但在此任上,郭承佑竟敢偷盗御酒、使用皇帝专用的金器,受到开除公职、流放岳州(治今湖南岳阳)监视居住的处罚。

但宋仁宗是“仁君”,不久,任命郭承佑为许州(治今河南许昌)“别驾”,做了知州的低级属官,后又起用为太子府属官“率府率”,再升其官职为“西京作坊使”,实任管理御马的机构“右骐骥院”的长官“右骐骥院”。右骐骥院训练皇帝出行仪仗队马匹,模仿在皇帝御辇前面清道甩响鞭,马受惊,冲撞了御辇,郭承佑竟坐上御辇,命人再试,用《宋史》的话说:郭承佑竟狂悖僭越如此!

但即便如此,郭承佑仍然一路高升,先后升官职“六宅使”、象州(治今广西象州)团练使。

附传又记,郭承佑性情狡猾奸邪,因有曾在太子府做官的旧恩,又凭借是王府亲戚,虽被治罪,却能再次起用,更加无所禁忌,于是常常越职向皇帝上奏表章谈论政事,甚至激烈指斥他人的过失,同僚都称他为“武谏官”。

但无论如何,郭承佑的官路,一通百通。不久,以卫州(治今河南卫辉)刺史官职实任相州(治今河南安阳)知州,又回到朝堂,任管理国家马政的“群牧院”副使,再升官职为潍州(治今山东淄博)团练使,先后实任曹州(治今山东菏泽)、郑州(治今河南郑州)、澶州(治今河南濮阳)、郓州(治今山东东平)、贝州(治今河北清河)知州。

后郭承佑回任澶州,任驻军长官“兵马总管”,期间有军兵密谋造反,郭承佑审查属实,不待上奏朝堂,就把军兵逮捕斩杀。谋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叛乱是事涉国家存亡的大事,郭承佑处理竟如此草率!

此后,郭承佑回任澶州知州,适逢大内使臣经过,郭承佑急忙把使臣请入内室,问使臣军区将官出缺,朝廷准备以何人补缺,使者道:“听说朝廷正在拣选武艺高强、有军事才能、胸怀谋略的人。”郭承佑闻言,马上拉开硬弓,炫耀自己武功高强,毛遂自荐,身边人都嘻嘻嗤笑。

在地方转了一圈,郭承佑再次进京,先后任禁军“龙卫军”、“神卫军”四厢都指挥使。

宋仁宗

在京期间,郭承佑的父亲郭世隆去世,郭承佑本应弃官守孝,但朝廷竟命他“起复”,戴孝履职,任真定府(治今河北正定)、定州(治今河北定州)等路驻军副都总管。谏官欧阳修、余靖进谏反对,认为郭承佑不具备在与契丹交界的边防重地担任军事主管的才能,朝廷才改任他为相州知州。但很快,郭承佑还是出任军职,担任了同为边防重地的大名府(治今河北大名)的驻军副都总管。

国家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长官枢密使杜衍讨厌承郭佑的骄狂放肆,上奏宋仁宗,请求罢免郭承佑的军职,但宋仁宗不听,仍让郭承佑以相州观察使官职实任永兴军(治今陕西安)驻军副都总管,又改任邢州知州,升河阳府(治今河南孟阳)兵马总管,且在杜衍离任枢密使后,郭承佑回京,升禁军“殿前司”主管军法的副长官“都虞候”,转任并(治今山西太原)、代(治今山西代县)二州驻军副都总管兼代州知州,又改任邢州知州。

谏官钱明逸进谏,认为郭承佑为官无廉洁操守,邢州百姓为之非常苦恼,极其厌恶其人,朝廷改任承佑为相州知州,再改秦凤路(治秦州,今甘肃天水市秦州区)驻军副总管,后更逐次升官职为建武军(治邕州,今广西南宁)节度使,成为拥有最高军职的封疆大吏,实任殿前司副长官“副都指挥使”。

不久,郭承佑又以“宣徽南院使”官职实任应天府(治今河南商丘)长官“判应天府”。应天府城墙、堡垒不全,一旦寇盗进攻,无以防御,郭承佑创修南关城垒,疏浚经过、环绕府城的沙河、濉河、盟河三条河流,使应天府的守备稍具规模。又改任亳州(治今安徽亳州)知州。

谏官向宋仁宗上言,郭承佑在应天府不按次序发放官员、驻军薪资、粮食,擅自扣留运往外地的粮船;擅自批改朝堂文件,不按规定发送完成戍守任务回返的军兵;违反法律规定杖打、发配轻罪犯人;借用翰林院器物,出入使用旗帜、枪械拥护、引导,调动禁军做卫队,违反国家体制,狂悖僭越,完全失去了作为臣子的礼节。但朝廷只是罢免了郭承佑宣徽南院使官职,改任其为许州驻军都总管,再改保静军(治宿州,今安徽宿州)节度使、许州知州。而每到一地,郭承佑又多兴工程,纷烦扰乱,给百姓造成很大痛苦。

但即便郭承佑为官如此,为人如此,负有向朝廷推荐人才之责的转运使苏舜元,竟向朝廷举荐郭承佑,称郭承佑有统军带兵的将帅之才,治理地方政事如汉代著名好官龚遂、黄霸。

宋仁宗看过苏舜元的奏章,对宰相说:“郭承佑昏庸之人,转运使却把他比作龚、黄,拿什么取信于人?”

不久,朝廷改任郭承佑为郑州知州,但尚未出发,郭承佑得了急病去世。折腾一生的郭承佑,终于安静下来。

皇权专制制度之下,官职、爵位,是皇家的私物,皇帝想给谁就给谁,想给什么人就给什么人,至于给出去会给国家、百姓带来什么后果,当面对特殊人物,并不计较,即如郭承佑,如此狂悖僭越,甚至已无人臣之礼,宋仁宗也知他昏庸,还是给他官做,给他大官做,且在他死后,还封赠给他武官最高的“太尉”荣誉官衔,因为他是开国勋臣之后,宋太宗的女婿、真宗的妹夫、仁宗的姑父,又在仁宗做太子的时候做过属官!

只是不知,那些靠自身本事、踏实做事一级级升迁上来、甚至升不上去的平民子弟怎么看?毕竟官场之中、普天之下,平民子弟还是多数啊!二十四史所记二十四个朝代的兴替,利益集团“世袭罔替”,社会阶层固化,应该是诱因之一吧。

宋朝官员

0 阅读:0

文石斋主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