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因何发动玄武门之变?你看李建成干得四件蠢事,件件反噬

读书悟文化 2024-07-20 05:25:23

政变后李世民做了一系列的补救措施,比如篡改史书,将李建成塑造成一个不学无术之徒;再如对太子党成员予以宽厚政策,收买人心;还有就是厚葬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更为幸运的是,初唐在李世民的执掌之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国力强盛,四海皆归。在盛世之下,历史也选择原谅了李世民。

那么,李建成就活该被埋没吗?如今看来,他还真是做了一些不大聪明的蠢事。

第一件:杨文干谋反,弄巧成拙

武德七年到武德九年,两年时间里发生了不少诡异事件,而在此之前,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的斗争也已进入白热化。

何谓白热化?双方各自软件硬件均已配备齐全,最主要体现在人才笼络方面。

李世民这边有:文有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长孙无忌等十八学士,武有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人

在朝廷大臣中,李世民也积极寻求支持者,如刘文静、萧瑀、陈叔达等,都给了李世民帮助。后来虽然刘文静被杀,但萧瑀等继续给予他帮助。

同时,李世民在洛阳一带也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他让大将张亮去洛阳,收买山东豪杰,以备后用;又让大将温大雅坐镇洛阳,招募士卒,发展他在京外的武装力量,以备不测。

更为重要的是,他还将手伸向了东宫,成功策反了太子率更王晊、玄武门守卫常何,这两人后来一个向李世民通风报信,另一个在玄武门之变时领兵拦截了太子和齐王,都立下了大功。

太子李建成当然更没闲着,面对李世民为大唐统一建立的不世之功,他倍感压力山大,秦王的夺嫡之心越来越强,作为太子,他不得不提早防备。

他也招募到了自己的谋士,如魏征、王珪等著名谋士;听取了魏征等人的建议,也在山东结纳豪杰,培植自己的地方势力;庆州都督杨文斡、幽州燕王李艺,也都被他拉入阵营。

在外廷,他也得到了宰相裴寂和执政大臣封德彝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他成功拉拢到了齐王李元吉。

李元吉虽然在各方面都比不上太子和秦王,但他的实力也不容小觑,他倒向哪一方,另一方所受威胁就会加大。

此外,到武德六年(公元623年)下半年,天下已经太平,李世民也没仗可打了,军功也难再建了,受到冷落也是在所难免的。

而太子李建成则不一样,李世民在外征战时,李建成就负责起了朝堂工作,天下太平了,管理工作只会更加重要。

相比之下,李世民之前所建的赫赫战功在和平年代就没那么香了,更何况,李建成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形势对于李世民越来越不利,危机感亦日重。

他曾说:“阽危之兆,其迹已见,将若之何?”,房玄龄则答,如今之计,只有发动政变,除掉太子,我们才能脱离险境。

但心急也吃不了热豆腐,唯有等,等不是虚度光阴,而是等待有利时机,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心态。

终于,李世民等来了一个机会,就是杨文干谋反。

兄弟三人的斗争进入白热化之后,李建成和李元吉对李世民就杀心四起。李建成秘密组建了一支武装力量,称为长林兵,人数已达两千。

除了长林兵,李建成还从燕王李艺处调集了幽州三百突骑,准备补充进太子亲兵卫队,这三百突骑都是沙场久经考验的,实力非同小可。

但这三百骑最终没用上,因为李渊也很快知晓此事,对太子一顿狠批后,遣散了三百突骑,经手此事的人可达志也遭到流放。

但李建成不死心,他还有别的棋子可用,此人就是杨文干。

杨文干原是太子宫的卫士,后来成为太子的亲信,就被升调为庆阳都督。他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太子招募勇士并加以操练,训练好后就送往长安,加入长林兵。

武德七年六月,李渊要去往仁智宫避暑,随行人员有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而京城就只剩下太子李建成,这可是干大事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历史多少重大事件都是在皇帝离京时发生的,如今李渊离京,李建成全权主持朝廷工作,他不干点什么,就显得不礼貌了。

于是,李建成计划了两件事:一件对付李世民,另一件就是召唤杨文干。

对付李世民的任务交给了齐王李元吉,召唤杨文干则由内府郎将尔朱焕和校尉桥公山负责,他俩要去给杨文干送装备铠甲。

这俩人面对这烫手的山芋内心也十分矛盾,他们心里清楚送铠甲的意义,说白了就是谋反,这谋反可是灭族的罪,自己一颗脑袋都不够砍的。

于是,这俩人纠结一番就去了李渊的仁智宫,并奏报太子谋反。

李渊大怒,立即召唤太子前来问话,李建成接到老爹召唤后大惊失色,是抵抗还是寻求和解,内心挣扎一番后,他选择了和解,因为除了太子身份,他实在没有更多的实力与父亲抗衡。

于是,他争忙奔赴仁智宫,在距离目的地还有六十里时,他将部属留在当地,自己只率十几个骑兵赶赴仁智宫。

他的这个姿态力在证明,他绝无反心,尽管如此,父子见面,李渊仍旧气得两眼发红,而李建成“奋身自投于地,几至于绝”。

之后李渊将太子软禁起来,只给他粗麦饭吃,同时派宇文颖前往庆州,召杨文干前来对质。

杨文干得知此事后,感觉此事自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心一横,居然起来造反了。

李世民感觉自己机会来了,于是提出去平叛,对付这样一个小角色,当然动动手指头就行了,而且李渊还答应他,说“汝宜自行,还,立汝为太子。”

李世民当然高兴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但结果却是,李世民前脚出发,后脚李渊就选择原谅了李建成,解除对李建成的软禁,仍旧让他回长安继续居守,就好像一切都没发生过一样。

那么,对于这起事件李渊又是如何解释的呢?八个字“兄弟不睦,相互指责”,并将责任推到三个人头上,分别是太子中允王珪、左卫率韦挺和天策兵曹参军杜淹,前两位出自东宫,后一位属于李世民的阵营。

李渊如此处理,实际效果就是,将两个儿子各打了五十大板!这不等于是和稀泥吗?

经此一事后,李世民对李渊失去了信心,对李建成提高了警惕性,并发现若想上位,只能靠自己了,由此为玄武门之变埋下隐患。

第二件:利用后宫被反制

李建成对付李世民还有一招,就是联合李渊的后宫嫔妃,通过对李渊吹枕边风,由此造成对李世民不利的局面,但这一招也被李世民反制了。

李建成利用自己的太子身份,经常向李渊的后宫嫔妃送礼,如宠妃张婕妤、尹德妃,这两位是高祖晚年最为宠幸的妃子。

李建成和李元吉暗中讨好她们,目的就是唆使她们在李渊面前说李世民的坏话,由此让他们父子产生隔阂,从而增加李渊对太子的信任度,李世民的确为此吃了不少亏。

比如李世民曾将一块地送给淮安王李神通,而张婕妤的父亲也想要这块田地,于是高祖亲写手诏,就将这块地赐给了张婕妤的父亲。

但李神通已经得到此地,自然不肯再吐出来。于是张婕妤就在高祖面前献谗言,说此地被秦王夺去送给了别人。高祖听后,将李世民叫来一顿责骂。

还有秦王的客卿杜如晦骑马经过尹德妃父亲家门口,尹父嫌他傲慢,就把杜一顿胖揍,事后尹德妃反在高祖面前说李世民派手下打伤了自己。

于是,李世民又被责骂一番,还无可辩驳。

经过这些小事,父子关系的确被疏离了,但对李世民未必是一件坏事,只会让他更加强大,发动政变的信心更加坚定。

当然李建成收买李渊后宫嫔妃,李世民也没闲着,在外征战多年所获珍宝无数,他让妻子长孙氏也入宫去结交李渊的各位妃子。

长孙氏还尽力在高祖面前以示孝心,“孝事高祖,恭顺妃嫔,尽力弥缝,以存内助”,由此也缓解了李世民与李渊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得到了部分妃嫔的支持与谅解,这样使得李世民不至于时常遭到李建成、李元吉的谗言陷害。

到玄武门之变前一天,李世民更是利用李建成、李元吉结交后宫将了他们一军。

李世民入宫秘奏李渊,说太子等人淫乱后宫,还说太子要杀他,目的是为王世充、窦建德复仇,高祖大惊,说明早要好好过问此事。

张婕妤很快将此消息传给了太子,结果第二天李建成、李元吉入宫向李渊解释此事时,就发生了玄武门之变。

正所谓,千里之众,而反受制于人,不亦鄙乎。

第三件:谋害李世民被反杀

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记载,太子李建、李元吉不止一次谋害过李世民。

李元吉曾劝李建成早早除掉李世民,并自告奋勇说:“当为兄手刃之”。一次李世民随李渊到齐王府赴宴,李元吉就动了诛杀李世民的心思,想趁其不备,派刺客暗算他,结果李建成认为,若如此李渊很容易识破,于是制止了这次行动。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他们请李世民到太子府赴宴,在宴会上往李世民酒中下毒,导致李世民“暴心痛,吐血数升”。

李渊得知此事后,只是斥责了李建成,说秦王“素不能饮,自今无得复夜饮!”。

此外,他们还在外出打猎时,故意给李世民一匹烈马,希望李世民骑上此马,遇惊摔死。结果,李世民的确是摔了,但只是受了皮肉之伤。

如此种种恶劣行为,你让李世民如何放过他们?所以,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眼都没眨一下,就直接把李建成一箭射死了。

这是不是自作孽,不可活?

第四件:所谓的“釜底抽薪”

李世民对外征战多年,手下有一批名臣猛将,李建成很是忌惮,于是想尽办法分散和瓦解李世民的身边人。

张亮负责在洛阳为李世民收买山东豪杰,此事很快传到齐王耳中,并上报给了李渊。张亮锒铛入狱,马上被严加审问。

李元吉以为这下能坐实李世民谋反,结果张亮这个人很绝,绝到入狱之后一言不发,不论如何逼供、诱供,他就像不会说话一样,一字不说。

过了不久,在李世民的干预下,张亮被无罪释放,依旧回洛阳任职,继续招兵买马。

之后还有挖墙脚的事,第一个被挖的是尉迟敬德,李元吉曾是尉迟敬德的手下败将,三次较量都没占到任何便宜,自此两人还结了梁子,不过从心底里,李元吉对他却是十分佩服的。

金银财宝外加一封太子诏书,都送到了尉迟敬德面前,结果不仅被拒,而且尉迟敬德还将此事上报给了李世民,老大对此感动不已。

事后,李建成甚至派人去暗杀尉迟敬德,结果也被他反制,敞开大门等刺客来,刺客犹豫到底是进还是退呢?最后尉迟敬德凭自己的胆识成功吓退刺客。

后来还用上了诬陷的招数,尉迟敬德拿出张亮那一招,口风严得很,查无实罪,秦王也不是吃素的,力保无罪放人,不难吧。

此后,尉迟敬德彻底把命交到李世民手上,在不久的玄武门之变中,他一箭死齐王,威逼老皇帝李渊,为李世民上位立下大功。

接下来还有程咬金,太子等人上疏李渊,请求将程咬金调往康州,担任刺史,意思就是让他到凉快地呆着,少添堵。

结果程咬金死活不上任,连李渊的命令都不好使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也只好放弃。

再者还有秦王府的右二护军段志玄,金钱收买,结果被原物退还。

到此时,我们不得不佩服李世民的人格魅力了,李建成开出大价钱收买他们,而他们都无动于衷,如果这不是秦王的魅力所在,还有什么能令他们富贵不能淫呢?

当然还有“十八学士”的文臣们也被陆续调离李世民身边,特别是房玄龄、杜如晦也被调走,心急如焚的长孙无忌不得不与李世民交换意见了。

此局非李世民亲解不可了,废立大事皆在其手中,要么杀人,要么被杀,李世民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此时恰好东突厥来犯,如此重大事件,非李世民出马不可!但意外的是,太子向李渊推荐了齐王李元吉,而且还提出让秦王身边大将与之同行。

李世民顿时明白了一个成语的含义:釜底抽薪!

并且他还收到一个重磅消息,送信人正是上面提到的东宫率更丞王晊,他密告李世民:

太子语齐王,今汝得秦王骁将精兵,拥数万之众,吾与秦王饯汝于昆明池,使壮士拉杀之于幕下,奏云暴卒,主上宜无不信。吾当使人进说,令授吾国事。敬德等既入汝手,宜悉坑之,孰敢不服!

意思是李建成已计划在为李元吉饯行时,杀了李世民,事后向李渊逼宫,并将尉迟敬德等人一起坑杀,一了百了。

一个字,狠,两个字,真狠,怎一个狠字了得!秦王再不动手,大唐的历史就改写了。

你看李建成所干得四件大事,是不是件件最后都被反噬?

1 阅读:74

读书悟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