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狠心”的父母,才是治好抑郁症孩子的良药

诺来看健康 2024-08-07 03:40:40

前言:

“负罪感”是一种非常折磨人的感受,它反反复复在人的心里打转,久久不能散去。尽管痛苦,但很多来访者却无法割舍这样的情感,因为把这种心情带给他们的人正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孩子没有选择,只能默默接受父母这种“有毒的爱”,然后成功患上抑郁。

当孩子抑郁了,家长才慌张起来。只是他们想不明白一点:“我全心全意地爱着我的小孩,我对他那么好,他到底有什么不知足的?为什么还抑郁啊!到底还想让我怎么做啊?”——殊不知,正是父母们自我感动式的付出,用“没有边界的爱”浇灌出了抑郁的小孩。

很多强势的父母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认为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指导和安排他们的人生,美其名曰:“我吃过的亏不能让我的孩子再吃一遍。”

于是,父母们自觉自愿,甚至自我牺牲般地开始了他们事无巨细的养娃模式。也正是这样才导致了孩子最终走上抑郁之路。

他们将小孩视为自己的私有作品,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哪还有隐私可言?孩子虽然心里不舒服,但在家长们一声声“我都是为你好,你怎么就不领情?”的数落中,一边说服自己接受,一边愧疚自己的反抗,一遍又一遍的自我PUA,最终失去了自我,被抑郁牢牢地掌控。

由此导致抑郁的,普遍会产生这样一种心态:“我的人生都被我爸妈安排得特别好了,自己不会比他们安排得更完美,我不知道自己留在这个世上,还能做些什么。”

一、不被尊重的爱是有毒的爱:

在接触了很多案例之后,我们发现大部分被“包办”的孩子,自体都是非常虚弱的,但这是他们的错吗?当然不!爱孩子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非要“大包大揽”才是爱,家长们不妨换一种给予爱的形式,有时候“狠心”一点反而是救了孩子。

比如,很多家长在小孩抑郁后,都会对他们的一举一动格外关注,哪怕只是今天不愿意出房间,去厕所的次数少了,喝水没有平时多之类的小问题,都会担心是抑郁病情加重了,心急如焚地找医生询问。

但这样的做法对抑郁的康复,起不到任何正向的作用。因为过度关注他们,反而会给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不正常的,心理是有问题的,从而更加敏感、多疑、自卑。

其实,家里人只需要照常忙自己的事情,当他们没有生病就好。等他们主动向你求助时,再去关心和帮助他们,否则就是瞎忙活,甚至适得其反。

无论是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我们都应该适当放手。就像著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所说的那样:“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有特定的秩序,建立心理边界并不是自私,而是让你的事情归你,我的事情归我。”——孩子同样也是需要被尊重的,何为尊重呢?就是允许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说话、不指责、不干涉,不强迫他接受自己的观点。

正所谓“慈母多败儿”,倘若不狠心,把小孩培养成“妈宝男”“爸宝女”,一辈子没有主心骨,离不开父母,哪还会有出息的孩子?

10岁考上大学,16岁博士毕业的天才少年张炘炀的事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时隔数年,前些日子再次上了热搜。

原因是28岁的他如今不工作,过着摆烂的人生。他原本有一手好牌,却因父母的过分干涉和强势的打压而打的稀烂。

尽管他的父母已经培养出了“别人家的孩子”,但家长的不尊重,最终害了这个孩子的一生。就算高知,却也低能,这个天才注定要过寄生虫一般的生活,不会成为一个独立向上的人。

二、没有边界感的父母有多窒息?

以爱之名,行控制之事,是很多中国式传统家庭的教育理念。正如热播剧《承欢记》里的妈妈,面对29岁的女儿,从不敲门,还偷看女儿的聊天记录,不允许她有自己的隐私,凡事都要插手,让人隔着屏幕都感到窒息。

是电视剧演的夸张吗?并不是!现实往往比剧情更无奈。

几个月前有新闻称一个爸爸因为看不惯大一的女儿赖床玩儿手机,竟然掀开女儿的被子,拿手机拍下来发到家庭群中,女儿一气之下去拿了菜刀,吓得妈妈赶快报警……

是女儿过于偏激吗?这样的事情,她从小到大一定积累了很多次,只是这次终于爆发了而已,细思极恐。

好在这个女儿性格刚硬一些,没有PUA自己,没有伤害自己,没有抑郁。那如果这个女孩儿性格内向软弱呢?心事重呢?心里又会烙下怎样的阴影?事情又会是怎样呢?

有一对开明的父母真的很重要。

作家刘墉就很注重边界感,当他看到奶奶经常直接推开儿子房间门时,他就意识到了该给青春期的儿子装上门栓了。

充分给予孩子独处的时间是有利于他们成长的,当他感受到了自己被尊重,也自然能学会尊重这件事,从而更加能够体会到父母给他的爱。

心理学家认为,小孩在5岁的时候就开始有自己的小秘密了,家长也应该保护他们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教会他们守护自己的内心。

不光不要过分干预,家长还应该允许他们说“不”。著名教育专家王人平说:“父母给予孩子的爱都能像阳光一样,时时温暖和滋养着他们,同时又给他们自由,而不是对他们的吞噬和消耗。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指向分离的,发展出他们照顾自己人生的能力,是我们对孩子最好的教养。”

三、最好的亲子关系是学会放手

这世界上很多情感都是为了相聚,唯有亲子之间的情感是为了分别。

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曾在节目里说:做一个妈妈的成功就是,让你的孩子能够成功地离开你。最终要放手,最终要让他走向自己的世界,成就他自己的人生。

——也正如一首歌词所唱的那样:“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这方面,人类有时候应该像动物学习。猫科动物中的生存规则是,幼崽成年后就必须离开妈妈,要么自己开拓领土,要么妈妈把领土让给孩子,自己再去开拓领土。

如果孩子死活不离开妈妈,那么将会被视为敌对,妈妈会用攻击的方式进行驱赶。这是“天道”,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看似冷血无情,但它们的的确确征服了野外恶劣的环境,并且一代代的繁衍下去。

若是每一个狮虎妈妈都是慈母,小猛兽一个个都是妈宝,那大自然还会有兽中之王吗?还会有勇猛的狮子王保护它们的族群吗?

许多家长一面盼望子女快点长大,出人头地,一边又害怕他们长大,脱离自己的掌控。殊不知矛盾的不止家长,小孩也很矛盾,聪明的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

(推荐家长可以看看《情绪自救》和《战胜抑郁》这两本书。相信书中方法对你帮助孩子走出抑郁会有很好的帮助。)

不服管的,家长就会想要一个听话懂事的;一味事事顺从,没有太多想法的,家长又会想要一个伶俐有主见的,可这世上根本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当你埋怨你的乖孩子“杵窝子”,在外边唯唯诺诺,不像谁谁谁家的孩子那样情商高会说话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他们之前也有想要和你平等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你却因为害怕无法掌控局面而心生抵触,把耐心化为指责,激起了他的心理防御,让他从此丧失了沟通表达观点的这个优秀特质呢?

当然,说这些并不是想要归罪于谁,而是在寻找导致抑郁这个结果的归因。追本溯源,只有解决了源头问题,才可能以绝后患。万万不可为了自己的占有欲和私心,对问题视而不见,然后找出各种理由去开脱,来证明自己没有问题。

要记住,他们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其次才是你的孩子。他将来还会成为别人的丈夫,别人的妻子,别人的父母。所以,爱他,就学会放手。爱他,就“狠心”一点吧。

6 阅读:1991

诺来看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