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独子孙科:1949年未跟随蒋介石去台湾,他后来过得怎么样?

君不见历史 2024-03-17 01:17:10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在中共中央主持的三大战役胜利后,国民党军逐渐失去了在大陆的落脚点。蒋介石眼看着大势已去,无奈之下选择了飞往台湾。

同年12月10日,蒋介石乘坐飞机由成都飞往台北,但他却并没有通知孙中山的儿子,也就是让孙科与他一同前往台湾。

而孙科自知与蒋介石有着过节,早早地便以治病为由暂住在香港,最终没有飞往台湾,而是选择了前往海外。

可是在1965年,孙科却再次选择重回国民党,于10月29日搭乘飞机从美国飞往台湾,选择跟蒋介石站在一边。

那么孙科为什么会在赶赴台湾一事上有着截然相反的变化?他的晚年生活到底是怎样的?

孙科

孙蒋之争

1948年10月11日,随着蒋介石经济上与军事上的接连失败,孙科决定发起和谈,以此来挽救国民党的颓败之势。

这时的孙科在立法院任职院长,而手底下则有人提议蒋介石应该“休息”,这毫无疑问是逼迫蒋介石下野。

孙科虽然没有在明面上表示让蒋介石下野,但却也就此事同“主和”的高级官员于右任、国民党军二级上将张治中,以及南开体系创始人张伯苓等人多次商议。

而当孙科等人求和的提议与想法传到蒋介石的耳朵之后,蒋介石当即怒骂孙科等人。

并且严厉斥责,说你们这些求和者完全丧失了民族精神,是彻头彻尾的投降主义者,没有一点儿民族节气。

但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结束之后,蒋介石整整损失了18个整编师,最终以惨败告终。

这次惨败也让国民党在大陆的地位岌岌可危,蒋介石被迫同意了让孙科出任行政院院长主持和谈。

孙科在上任之后,便多次要求蒋介石将行政院院长该有的实权,一并交到自己的手中,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战争与和平这类关键问题的决策权。

为了能让蒋介石尽快地交出实权。一方面,他以医治脚上的顽疾为由,前往上海,为组成和谈内阁积极准备。

没有多久,张群、陈立夫、张治中等人对入阁一事原则上表示同意,虽然在一些和谈方式上产生了分歧,但都表示需要和谈。

其中张治中与黄炎培还讨论了国共和谈的步骤和方式,第一点是蒋介石需要宣布下野。

第二点是中共中央响应停战;第三点便是重新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一切。

重新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意味着国民党内部很可能会迎来一次政治大洗牌,蒋介石的领袖地位将受到巨大的挑战。

而孙科非常愿意看到这一点,因为他在父亲孙中山的影响下,期望着自己也能够在政界大展拳脚。

另一方面,孙科强调内阁一旦建立,就必须有着极强的决策能力。

同时,他还让美国外交官司徒雷登给蒋介石施加压力,逼着蒋交出一切实权,而当年12月12日便传出孙科获得决策权的消息。

在孙科积极为内阁建立做准备的时候,蒋介石则指挥国民党军在徐州、蚌埠地区与解放军作战。

企图以南北夹击之势,一举稳定江淮局势,而江淮局势的稳定与否决定着孙科‘和谈内阁’的建立。

孙科都找上了司徒雷登,蒋介石自然也不例外,他派遣张群专门去问司徒雷登,是让他退休还是支持他继续与解放军作战。

在人员的任免上,他逼着孙科推迟朱家骅、张厉生入阁的进程。

同时他还拒绝了孙科让张治中担任行政院副院长兼国防部长的请求,更是将原立法院副院长吴铁成拉到了自己的阵营。

并要求孙科让吴铁成任副院长及外长,最后使得吴铁成掌握了行政院的实际控制权。

所以,张治中就在得知自己不能够担任行政院副院长、国防部长等职位后,返回了兰州。

而蒋介石的反击不单单是这些,他更是直接回绝了赋予孙科行政院全权的请求。这让孙科的努力到最后只换来了行政院院长的名头,并没有多少实权。

司徒雷登

而美国方面的答复让孙科的掌权计划近乎破灭,美国一方面表示支持蒋介石与解放军继续作战。

一方面批评孙科求和的想法,并告诉他:“你要考虑的是政治经济军事要怎样才能支持蒋介石与解放军作战,并获得最终胜利,而不是和谈问题。”

司徒雷登最后也表示:“你要考虑之后能否以更有效的军事或政治方法同解放军作战。”

并且还劝告孙科,如果之后他依然想要让蒋介石下野,那就自己去劝蒋,让其赋予他实质性全力。

司徒雷登的答复彻底将孙科内心中希望的火苗浇灭,他深深地知道,自己如果不借助外力,断然没有可能逼迫蒋介石赋予他实权。

之后的他便参与到了蒋介石与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矛盾当中,一有机会便提议让蒋介石下野。

而孙蒋之间的斗争也是持续到国民党退居台湾才宣告结束。

1949年蒋介石飞往台湾,孙科自知与蒋介石矛盾重重,此时的他并不愿意去台湾继续看老蒋的脸色。

孙科身为孙中山的独子,在国民党内甚至是被称为“太子”,与蒋介石还尚未到达刀兵相见的地步,台湾倒也可以说是孙科的一个落脚点。

可数年的官场生涯,孙科已经早已看透蒋介石的为人,最终他还是前往了海外。

晚年孙科蛰居海外

1949年春,国民党政权已经摇摇欲坠,孙科也就辞去了没有多少实权的行政院院长一职,将家从广州搬到了香港。

同年7月,孙科去广州参加国民党非常会议,可这次会议却让他大失所望,会上讨论的尽是撤往台湾的相关消息。

这也说明着国民党在大陆已经无法立足,意志消沉的他不得不返回香港。

次年夏天,蒋介石在台湾发起国民党改造运动,可这次改造运动,蒋介石却并没有通知孙科参加,仅仅是让让洪兰友向他说明了国民党会在哪些方面进行改变。

洪兰友

国民党内部的改造运动,孙科居然失去了参与权,这样看来,也幸亏他当初没有选择前往台湾。不然可想而知,他就算去了,也只是寄人篱下罢了。

而这次的改造运动直接促成了‘蒋家天下’、‘蒋家党’局面的形成。

而孙科身为孙中山之子,如果来到台湾,势必会得到一些国民党元老的支持,因为国人一贯有着爱屋及乌的思想。

所以蒋介石没有邀请孙科共赴台湾,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往日的恩怨,而另一方面便可能是蒋介石为了稳固自身政权。

孙科在听到洪兰友说明的情况后,表示国民党应该改造,他也是大力支持。但在改造之前应该召集全体中央委员进行开会表决,这样的流程才算是合法。

谁成想,孙科仅仅是表达了对国民党改造运动的看法,台湾报纸却出现了攻击他的报道。

这些报纸疯传一条消息:“孙科将要来台湾担任副总统一职”,于是孙科的政敌便开始极力防范。

无奈之下,孙科只好申请前往美国的护照,可台湾当局根本不给孙科办理,他暂且是住在了香港。

中共中央在得知孙科的窘况后,就联络孙科,希望他能够前往北京。可国民党才刚刚失败,孙科虽然一直求和,但归根结底是希望国民党能够挽回颓势。

所以他最终还是拒绝了大陆的邀请,宁可前往海外,也不愿前往北京。

孙科在香港居住期间,因受国民党政权衰败,和前途的黯淡的刺激,他对当下局势深感“悲观”,情绪十分不稳定,以致于心力憔悴。

这也使得他在遭到台湾报纸的攻击后并没有回击,仅是听之任之。

在孙科的家门口,每天都有着流浪在香港的国民党军人敲门拜访,向孙科借钱。

孙科看到他们,内心时常绞痛不已,便给这些流浪军人每人10元的港币。其他的,他也帮不上什么忙了。

可时间一久,越来越多的军政人员知道他住在这里,也知晓了他会给流浪的军政人员发救助,可以说蜂拥而至。

很多国民党军人朝着他这里赶来,希望拿到孙科的救助金。可孙科毕竟离开了国民党,缺乏资金支持,救助金从10元降到了5元。

但求援人数还是持续增多,如果再继续下去,孙科的生活都将难以持续,于是他决定迅速离开香港。

在1949年到1950年间,孙科不得不向港英当局申请出国护照,可却被一件私事给耽搁。

当时是有着这样的一条消息,广东籍的一女子声称与孙科有不清不楚的关系。

而如今孙科要走居然不带着她,这位女子在香港和台湾两地的法院同时起诉孙科,告孙科遗弃之罪。

如果孙科不带着她,就要支付她一笔不菲的生活费。而这位女子又得到了孙科政敌的帮助,有恃无恐

孙科政敌这么做的目的是担心孙科取得护照后,经过周转飞往台湾,孙科一想着取得护照就能飞往海外,当然不会任由这件事继续拖着他。

于是双方通过法律程序开始了诉讼。

这件事在当时闹得是沸沸扬扬,港英政府一直以双方的诉讼案件尚在处理为由,不肯为孙科签发出国护照。

直到1950年春,香港法院判决孙科胜诉,他才得以出国。

当年的秋天,孙科携其夫人经过印度,希腊赶赴法国,到了巴黎后,夫妇二人暂时居住在老友傅秉常巴黎的别墅。

从此之后,孙科开始了他的海外流亡生活,这时的他已经60岁。

孙科虽然流亡海外,但他一开始的生活还是较为优渥。1950年利用在巴黎养病的空闲时间,前往欧洲的多个国家游玩。

他先后去过西班牙、意大利等地。而每到一处地方,他住的都是高级宾馆。

久居国内的孙科感受到异域的无限风光,欣赏着欧洲的美景,享受着丰盛的餐饮。

多年从政带来的疲劳感在这一次次的旅行当中烟消云散。在巴黎居住了两年之后,孙科的病好的七七八八,他这时决定前往美国。

1952年7月,他的夫人从欧洲去往美国,为孙科打前站,同年12月他本人才前往美国。

夫妇俩到达美国之后,由于人生地不熟,就居住在了长女孙穗英家。第二年,他们搬到了加州洛杉矶西部,在这里居住了四年。

孙科过惯了享福的日子,就又将家搬到了南面临海的一个地方,每日的生活除过看书,就是看海,悠然自得。

孙科留在美国期间,蒋介石对他那叫一个不闻不问,偶尔倒是有大陆时代的故友探访孙科。

1961年,国民党“副总统”陈诚在访问美国时,象征性地和孙科通了个电话,无外乎是寒暄几句,却并未去洛杉矶与孙科会面。

而与之形成鲜明的是,大陆方面却仍然惦记着孙科,1956年3月,周总理与来北京的英国客人马坤会晤。

周总理表示我们不能让孙中山的独子长期流亡海外,中国政府仍然欢迎孙科先生回国,希望与其有数十年友谊的马坤将这则消息代为转达。

然而此时的孙科也看透了官场,看淡了世事,在洛杉矶也乐得清闲,并没有对周总理的邀请做出回应。

只是相较于在巴黎时,他日子已经过得相当惨淡。孙科夫妇失去收入来源后,只得与儿子孙治强生活在一起。

而日常的吃穿用度,也全靠家中子女。最为艰难时,夫妇二人甚至只得依靠番薯度日。

1965年,孙科已经75岁,在他流亡海外的16年间,蒋介石政权并没有对他表示出丝毫的关心和重视,当然孙科也从未回过台湾。

可是当下美国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动手去做,生活上也是远远不如在国内和巴黎时的生活,久而久之,他逐渐萌生了返台的念头。

孙科与妻子陈淑英

决定赶赴台湾

自从1960年开始,孙科的故友为孙科的返台积极筹备。

1962年,在辛亥革命纪念日的前一天,孙科在立委的好友刘崇龄提出要求,让台湾当局主动邀请孙科先生回台。

不久之后,孙科的故友、国民党元老梁寒超等粤籍要员,便开始着手安排孙科赴台。

此后,孙科与台湾政府逐渐的恢复了联系,当得知他有意返台,蒋介石也表示欢迎孙科的回归。

于是1965年的10月29日,在台湾政府的安排之下,孙科搭乘飞机从美国飞往台湾。

蒋经国

当日,在台北的孙山机场,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领头,带着2000余人欢迎孙科先生的回归。

当孙科看到这一盛大的场景之后,潸然泪下。从此,孙科结束了海外流亡生活,又在蒋介石的手底下做事。而蒋介石也是一反常态,对孙科十分厚待。

在孙科抵达台湾的第二天,蒋经国安排飞机将他送到了蒋介石的住处。

中午时分,蒋介石不仅设宴招待孙科,更是在饭后专程将他送回到位于高雄的暂住地。

孙科返台之后并没有固定住所,蒋介石就将他住过的阳明山第一宾馆交给了孙科及其家属,方便他们居住。

一周后,台北举行了“ 华侨救国总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大会的开幕典礼上,孙科在演讲词中表明了他拥护蒋介石的决心。

往后多年,孙科一直为蒋介石政府服务,更是担任“总统府资政”,考试院院长等职位。

晚年的他又成为了国民党的要员,对他来说,已经十分的满足了,最终在1973年的9月13日,孙科病逝于台北荣民总院,结束了他波折的一生。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0 阅读:6

君不见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