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戏:濒临消亡的延津二夹弦

旅行者说车吖 2024-03-13 20:21:42

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自古以来,河南地区就以其繁荣的文化而闻名于世,这其中就包括戏曲。河南戏曲种类繁多,以豫剧、曲剧、越调为河南“三大剧种”,而各具特色的地方小调,比如,道情、大平调,四平调、二夹弦等也在民众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戏曲环境的改变,我国许多地区的戏曲已经消亡或濒临消亡,这其中,就有河南的延津二夹弦。

延津二夹弦,又称“两夹弦”。关于延津二夹弦的起源,因年代久远,早已无从考证,可能由纺纱小调发展而来。相传,清朝嘉庆年间,鲁西南有位白秀才酷爱诗词,精通音律。有一天,他把女儿纺纱时哼唱的小曲记下来,谱上唱词,让女儿吟唱。女儿的歌声伴随着纺车的音律,煞是好听。后来,当地艺人将纺纱小调融入“花鼓丁香”、“四股弦”、“大五音”等地方小调,逐渐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二夹弦。

以黄河为界,二夹弦分为“河东调”和“河西调”两个唱腔流派,延津二夹弦是河西调的发源地之一。延津县位于河南省北部,东临封丘县、西接新乡市,南与原阳县搭界,北与浚县和滑县接壤,曾经是西周胙国和南燕国的封地。延津县距离古都开封约50公里,曾经的北宋官道由开封驶出,途径陈桥驿、封丘、延津,直通燕云十六州。作为北宋的首都,开封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开封近在咫尺的延津也理所当然地就处于文化活跃的核心地带。

北宋时间,受水灾影响,胙城县由古胙国遗址西迁至今天的延津县胙城乡,戏曲创作和演出在当时更加活跃和繁荣。据《胙城县志》记载,修建于明洪武三年的城隍庙院落中就有专供祭祀用的戏楼,可见戏曲在当时已经相当普遍与流行。延津二夹弦就是在这种艺术环境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延津二夹弦发音柔和,音调甜美,善于柔情,注重唱功,由于诞生于农村的田间地头,因此有着浓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受众群体。在过去,老百姓们亲切地称延津二夹弦为“半碗蜜”,就是形容延津二夹弦的唱腔优美,听段二夹弦犹如喝了半碗蜜。延津籍作家刘震云在作品《延津与延津》中写道:延津有一种地方戏,叫二夹弦,大家再去延津的时候,建议大家听一听。这个剧种管弦节奏急,唱腔语速快,从头至尾,像两个人在吵架,让人目不暇接和耳不暇接。

延津二夹弦虽然起于田间地头,唱词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极具乡土气息的同时,同样也讲究上下句的平仄押韵。比如,《墙头记》就有这样的唱词:提起亲爹我心欢喜,我拾叨拾叨厨房去;刷出大锅好炖肉,刷出小锅好煎鱼;锅碗瓢盆我刷了个净,亲爹来了好摆酒席。不怪李氏偏心眼,哪家不是这样的......

延津二夹弦的早期演员多出身于农村,忙时种地,闲时演出。演出团队也不像豫剧团和曲剧团的规模那么大,最少两三个人就能组成班社,搭台唱戏。而艺人们也大多是一专多能,一个演员能演出好几个行当的角色,伴奏人员也身兼数职。因此,延津二夹弦以喝小戏为主,其演出曲目的出场人物不多,比如《王小过年》、《贾金莲拐马》、《货郎翻箱》、《打老道》等。

延津二夹弦班社每次外出演出,一辆马车拉着道具和铺盖,演员跟着马车,走到哪儿就演到哪儿,住到哪儿就唱到哪儿。演出结束后,演员们挨家串户讨要粮食或财钱,村民给与不给,全凭自觉,不强求,不纠缠。讨要回来的粮食吃不完,就卖掉,然后把财钱平分。因此,不管是庙会、集会还是丧葬、祝寿、开业,只要群众有需要,就有延津二夹弦班社的身影。正是因为延津二夹弦老艺人们不辞辛苦的默默奉献,才使延津二夹弦成为延津老百姓生活中离不开的一份艺术大餐。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端科技正在逐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人们通过电视、电影、网络就可以欣赏各式各样的文艺节目。延津二夹弦艺人们也不再依靠走街串巷,谋求生活,特别是随着老艺人的逐渐老去,延津二夹弦年轻演员后继乏人,逐渐陷入了低谷,甚至已经到了濒临消亡的边缘。

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延津二夹弦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观赏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我们义务和责任来宣传、抢救和保护延津二夹弦这一稀有濒危剧种。

0 阅读:23

旅行者说车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