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义昌,1917年生,宁武县城关镇大河堡村人,7岁时入本镇小学读书,17岁那年夏天,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山西省立第五中学就读。在校三年间,他既勤奋好学,是全校的优等生,又关心国家兴亡,是抗日救亡的积极分子。
1937年7月,齐义昌学满毕业时,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齐义昌怀着国破家亡的仇恨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关系中华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由中国工农红军改编的八路军120师开赴晋西北抗日前线,并深入到宁武地区发动群众抗日。八路军的抗日行动,使齐义昌真正看到了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激发了他抗战的决心和信心,他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当地的抗日斗争之中。是年11月,经组织委派,他辞别父母、妻子,奔赴岚县,进入120师教导团(抗大七分校的前身)学习,任班长。通过学习,使他坚定了革命立场,增长了杀敌保国的本领,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10月学习结业后,齐义昌被分配到120师独立六支队骑兵营一连任指导员。他任职期间,坚持把支部建设放到首位去抓,及时研究决定,把那些思想坚定、作战勇敢的优秀战士吸收到党内,或提拔到领导岗位;任职三年,亲自培养发展党员156名;不断地强化党员的思想作风、战斗作风和组织纪律性,充分发挥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连队始终形成坚强的党的领导核心。在艰苦紧张的对日战斗中,他率先垂范,冲锋在前,撤退在后,经常利用战斗的间隙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启发、影响战士。1939年4月12日,在左云小堡子战斗中,连长牺牲后,齐义昌挺身而出,代替连长指挥战斗,一举将日伪军打垮,取得了战斗的最后胜利。
1941年7月,齐义昌奉命进入兴县抗大七分校学习,任分校二队二排排长。在校期间,他始终保持着战斗连队的那种战斗作风和拼命工作的精神。其时,抗日根据地正处于困难时期。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解决学员们的吃饭问题,齐义昌坚决响应学校党组织的号召,带领二排全体学员,翻山越岭到岢岚一带背粮。他们带着武器装备,背着70多斤重的粮食,往返4天,艰难跋涉320多里,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背粮任务,及时解决了学校生活之急需。
当年同齐义昌一起背粮的离休老干部张德曾回忆说:“齐义昌排长具是一条硬汉子,他从不向困难低头,背粮时脚板上打满了泡,不叫一声苦,咬住牙跟着大家走。他见别的同志鞋破了,就把自己的鞋让给没鞋的同志穿,自己光着脚板子走。在他的教育带动下,二排19个同志,在一个多月的背粮中没有一个掉队的,没有一个被困难吓倒而当了逃兵的,成了全校的模范排,齐义昌也被评为带兵的模范。”
1942年5月,齐义昌抗大结业后,重返西雁北,任晋西北第五军分区骑兵营营长。此时,由于种种原因,西雁北抗日根据地几乎全部沦为敌占区,只剩朔平西山一小块根据地。齐义昌临危受命,面对极为险恶的抗日斗争形势,他坚决执行地委、军分区的指示,带领骑兵营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挤敌”斗争。他指挥部队时而在右玉西山,时而转至平鲁北山,有时还深入绥南地区,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闹得右玉、平鲁、朔县、凉城、和林之敌很不安宁。是年6月中旬,伪蒙疆部队对大青山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清剿”、“扫荡”时,我大青山骑兵部队转移至右玉东山一带活动,不料遭到伪蒙疆骑一师的尾追。在此紧要关头,齐义昌带领骑兵营从敌背后突然出击,打乱了敌人的追击计划,解除了大青山骑兵部队的后顾之忧,安全转移。
同年6月28日,齐义昌奉命率领骑兵营,由右玉东山护送公粮和税款回偏关根据地,行至店湾村时,被平鲁城出动的大批日伪军包围,齐义昌立刻指挥部队对敌发起猛烈冲击,胜利突围。当他带领骑兵营行至王家洼村时,发现赵家窑山头上有人活动,他误认为是骑营在战斗中跑散了的战士,便亲自前往联络,结果走近才发现是敌人。这时撤退为时已晚,他立即挥枪射击,一连打倒了几个敌人,因寡不敌众,不幸被俘。他被敌关押后,面对日伪军的劝降利诱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义正辞严地痛斥敌人。恼羞成怒的敌人把齐义昌拖到平鲁县蒋家坪南梁上,最后一次问他,降还是不降!他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英勇就义,年仅2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