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振兴需要历史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多读中国史,少跪洋大人

芸芸说国际 2023-01-13 20:19:03

今天,距本人在《今日头条》正式发文章是第十天了。一开始,对头条的规则也不懂,所以写得很杂。想什么写什么,有对疫情分析和对特朗普领导的美国的一些看法,也有结合自己的爱好对南宋物价、钱币、工资等一些问题的探讨。两种类型的文章所花的时间与精力截然不同,获得的反应也天壤之别。前者凭感而发,随心所欲,所花的精力很少,后者,因为怕自己记忆力不牢靠,把错误的数据带给了读者,所以花了不少精力,查阅资料,小心核对。为了避免让自己变成史实或数据的搬运者,其中增加了很多个人求证,计算,推导的东西(比如一贯宋钱有多重,就是我实际量测计算的),而且避免枯燥乏味,也尽量把句子写得生动幽默。可结果是,前者读者如云,反响热烈,第一篇写特朗普文章的就推荐6万多,阅读近九千,这也给了我在头条写下去的动力。但是后面这种历史文化类的题材,却是阅者寥寥,感觉像是朝湖水里丢下一块大石头,本想着水花四溅,不成想陷进了一个冰窟窿。

一个人就是全世界

我一开始一度认为是自己水平太差,没有什么吸引力。后面一看别人的很多获得青云奖的文章,照样是应者稀疏。

而反观那些情情爱爱,揪揪扯扯的文章,哪怕逻辑混乱,阅读量也如银河泻地,延绵不绝,动不动就十万加。

其实喜欢快餐文化,寻求精神刺激,也无可厚非。甚至有时我也想转换风格,朝这方面发展,拉出一帮粉丝来。但是后来受@长门文轩 老师的告诫还是放弃了这一想法,我也索性删了一些阅读量很多,但内容偏离自己主题的文章。是的这个世界总得有人坚持自己的内心。

因为我爱中国文化,爱中国历史。只有深爱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与历史你才真正的爱这个国家与民族,否则爱就是一句口号。其实我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爱只是从一枚小小的钱币开始的,由点而线,由线而面,我就这样试图慢慢的去了解更多。钱币到历史,历史到民俗,民俗到经济,经济到哲学,每扒开一个小洞,里面就射出一道光来。在这道光下,我就是一只卑微的不能再卑微的蚂蚁,张着惊恐而好奇的眼睛。我本来就没那么多功利心,只是为了探索而探索。我不在乎身边的人说我幼稚的像个孩子,不通人情世故。那么我还盯着那点推荐量和阅读量干什么呢?正像@长门文轩老师 所说,写你自己想写的,不要在意那么多。

是的,写下去,总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身边可以影响的人,从骨子里爱这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尽管她有种种缺点,那不也正一步一步的往好的方向在走吗?这次疫情不就是就是一杯雄黄酒吗?那些个以自由与民主著称的国家政客,不都露出了代表他们本相的各种尾巴吗?他们不是一次次试图以一个更大的谎言弥补前一个谎言吗?

说实话,中华民族站起来有70年了。可70多年前那个天安门城楼上老人的话,并没有唤醒所有的中国人。他们心里的辫子还留着呢,他们在国人面前颐指气使,对洋大人却卑躬屈膝。同样不带口罩,一个跑步的假洋女人不是被驱逐出境了吗?可另一位拒绝居家隔离,态度倨傲真洋大人呢?却被一帮居委会大妈超国民待遇,帮他把他的中国岳母、妻子和女儿劝出家门,鸠占了鹊巢,还被当成政绩四处宣扬。在有些人眼里,无论黑与白都比自己的同胞高级,咋就那么没有民族认同感呢?前年某高校,诱选二十五个女同学伺候“津”国学生,对,就是那个100亿买不起一粒花生米的国家。(就算是伺候祖宗,也犯不着选二十五女的吧?怀的什么鬼胎?)

我的女儿才八岁,她也爱中国历史文化,我从来没有教过她要爱。她问我,我爱中国,我也不去外国,英语不用学习吧?我说,不,不但要学,还要学得更好,长大去把中国的文化教给外国人。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让他们摸着中国人的头说,如果有人扇你的左耳光,你应该把右脸也递给他。

南宋,很弱吧?是的,在中国历史上是这样。可你知道吗?那时杭州有150万人口,而欧洲最大的国家威尼斯才10万人。她的货币通行于日本、越南、波斯、太平洋各岛屿国家,充当世界货币;她造的船相比于200多年后哥伦布、麦哲伦的船,就像大象比绵羊;她的GDP世界第一;她抵抗元军半个世纪而此前蒙古军在欧洲所到之处纷纷沦落。她,不美吗?

0 阅读:2

芸芸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