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的山东青岛,一个日本侵略者眼里琴岛的城市和乡村景象

老照片聊历史 2024-03-21 08:04:55

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的青岛,旧名“胶澳”,别名“琴岛”、“岛城”,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历史悠久,但建城史并不长,光绪十七年(1891年),清政府在胶澳设立防务,此为青岛城市建置之始。

青岛建城之后,便成了一座命运多舛的岛城,1897年被德国强占。1914年, 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虽然1922年底北洋政府收回了青岛,但仅仅过去16年,1939年1月,青岛第二次被日本人占领。

海港

从海上远望青岛港口的海岸,码头处只有几座低矮的欧式仓库建筑。海边停泊着巨大的日本游轮,一条中国的木船正在杨帆启航。

青岛小港

小港码头的民船,扬起风帆整装待发。青岛小港码头始建于1899年,1901年竣工,与胶济铁路干线之间有铁轨相连。码头建成后,由德国殖民当局直接控制,主要用于装卸军火、建筑材料等物资。此后,逐渐发展成为民船贸易港。

观海亭

1901年,当时德国总督府因汇泉湾畔海滩沙质细软,遂将其辟为海滨浴场,最初名为奥古斯特·维多利亚湾海滨浴场。图为海滨浴场高地上的观海亭。

海水浴场

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将这里改名为忠之海海滨浴场。1922年12月,中国接收青岛主权后,正式命名为青岛第一海水浴场。日本日第二次侵占青岛后,又将这里改回“忠之海”的名字。

小木屋

随着第一海水浴场的名气越来越大,来这里消夏避暑的人也越来越多。图为正在建设中的更衣室,地上散落着建筑材料。这种更衣室全部为木头搭建,门前有台阶可进入房间。

浴场盛景

炎热的夏季,海水浴场人满为患,有在水中嬉戏的,有在沙滩上玩沙的,还有人划着船在海面上游玩。

街市景象

青岛处在丘陵地形上,市内的道路不是一马平川,经常会遇到上坡和下坡,走在这样的街道上,别有一番风味。

大马路

宽阔的大马路,大路中间竖着一排电线杆,将马路一分为二。不过,当年人们还没有靠右侧走路的习惯。马路边是一座带有走廊的欧式房屋。

花车

青岛街头一辆装饰繁复的轿车。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青岛一直走在国内时尚的前列。此时富人家的婚丧嫁娶已经采用更加快捷的汽车。

父与子

一个年轻的父亲抱着自己的女儿,神情中满是慈爱。父亲戴着礼帽,穿布衫。女儿穿着绣花的布鞋,碎花的裤子和围嘴。这身打扮在当时已经是中流人家了。

小贩

蹲在街头墙边卖花生的一个老人,花白的胡子,帽子下塞着一块白布用来遮阳,面前的箩筐里盛着炒好的落花生。

炮台

德国人在海边修建的炮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是日本和德国激战之地,现在已经废弃,两个小男孩骑在炮管上玩耍。

堡垒

德国人在青岛修建的堡垒工事,上下两层,是用钢筋混凝土修建而成,非常坚固。

集市

青岛城外的一个小集市,小贩们在一片空地上撑起各色的棚子用以遮阳,在棚子下摆上各自的商铺。近景处是一个驼背的男子,面前鱼篓一样的柳编筐里不知装的什么东西。

农耕

正在田里忙碌的一对小哥俩,哥哥在后面扶着犁把,一手拿着鞭子 ,弟弟在前面牵引着毛驴。看这些毛驴的体型很小,且毛绒绒的,说明年龄很小。注意看弟弟的装束,虽然围裙上破了一个大洞,但脚下穿的是一双系带的球鞋。

放驴娃

一名在草地上放驴的光头小男孩,手里拿着一把干草。过去家庭里能有一头毛驴,已经算是富裕家庭了。

碾粮食

一对母子正在用石碾子粉碎粮食。孩子年龄很小,光着膀子正在奋力拉动沉重的石碾子。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有时候是迫不得已,必须帮助大人干活。

脚夫

一名男子牵着马正在走过一座小桥,马背上驮着两只箩筐。男子戴着礼帽,身穿一身白裤褂,干净利索。

0 阅读:2

老照片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