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月,侵华日军镜头里的江苏淮阴,寒冷的冬季,沦陷的城池

老照片聊历史 2024-03-24 15:51:03

淮阴,地处苏北腹地,为水陆之要冲,是一座古老的商业重镇。

1937年底,因苏南沦入敌手,当时的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曾迁至淮阴县。1939年3月1日,日寇由徐州经泗阳入侵淮阴,国民党虽在此有数万驻军,却一枪未发闻风而逃,淮阴就此沦陷。

本组图片拍摄于1940年2月,此时距离淮阴沦陷刚刚过去十个月时间。拍摄者是侵华日军的摄影记者,通过这组图片,我们可以更真切了解83年之前淮阴城的真实状况。

城外的桥

1940年1月,淮阴城外横跨在运河上的大桥,桥墩是木结构的,密密的方木支撑着铁制的桥身。这座半木半铁的大桥是人们出入淮阴城的一条主要通道。

大桥近景

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桥面是可移动的。带有导轨,当有大型船只经过时,利用导轨将桥面移开,下面的底座可以左右打开,方便船只通行。

桥面

大桥的桥面用木板铺成,在当时的条件下,尽可能减轻桥面的重量,方便桥面移动。从桥上往对面望去,迎面是几栋两层的小木楼。

淮阴城墙

日本人站在大桥上拍摄的淮阴城墙。墙面上有日伪汉奸书写的“中日满精诚团结”的大幅反动标语。

河道景象

站在大桥上向另一侧的河道眺望,岸边停满了木船,帆已收起来了,只剩下桅杆高高耸立着。靠近城墙的河堤上是一条宽阔的道路,隐约可以看到来来往往的行人。

河边儿童

一个戴着风帽,穿着棉袄、棉围裙的小孩子站在河边的石台阶上,正在好奇地观看河面上的浮冰。对面的淮阴城墙高耸,保留的相当完整。

河边大道

城墙对岸的河堤大道,为了行人安全,河边装着一排半人高的石柱,中间用铁锁链相连,这种装置在当年上海的黄浦江边经常看到, 算是比较高档的了。铁锁链上挂着一些附近居民晾晒的东西。

城外一景

一个在河边居住的孩子站在墙角处偷偷张望着照相的鬼子。对面河边长着一棵歪脖的老柳树,仿佛是一张写意画。可惜此时是冬天,如果是春天柳芽吐绿时,此处的风景一定特别美。

运河边上

淮阴城外的运河边上,一道长长的石头台阶延伸到河中,有人在河边洗衣服,有人在河边汲水。河岸边堆放着成捆的芦苇杆。远处是一个闸口。

从船上看

从船上眺望淮阴县城的建筑,高高的石岸堤坝,非常结实和壮观。堤坝旁边是一座闸口,闸口上建有一座供人们从通行小木桥。

桥上行人

闸口木桥上来往的行人。从桥下的空隙处可以看到河面上的航船和对面岸边的街市,很有立体感。

父子俩

这座横跨运河上的桥显然要简陋许多,桥面上的栏杆是用铁丝和木桩围成。父亲驮着儿子站在桥面上看河景,场面很温馨。父亲脚下踩着一双草窝子,这是从前穷人家在冬天里常穿的一种草编鞋。

俯瞰全城

从一段破损的城墙上俯瞰淮阴城内,民居建筑非常密集,多为草屋顶,但修建的非常规整。靠近城墙的地方是两个并排的影壁,给人一种古老沧桑的感觉。

热闹的街市

尽管城池已落入日本人手里,但老百姓的生活还要继续。图为城内一座寺庙附近的集市,镶嵌有“阿弥陀佛”的寺庙照壁上挂着成排的成衣。路边摆放着藤编的畚箕和箩筐,这些都是过去人们常用的容器。

买卖

集市上一个卖烟丝的摊贩前,摊主正在和一名老者进行交易。天气非常冷,很多人都袖着手。

手工匠人

淮阴街头的一名手工匠人,坐在自己杂乱的店铺内正埋头作业,好像是在手工制作卷烟。

赛珍珠故居

这是位于城外的一座洋房,是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故居。1892年10月,出生刚刚四个月的赛珍珠随父母来到清江浦定居,在淮安度过了四年美好的童年时光。

屋顶上的字

这时候的赛珍珠已经是一位世界名人了,为了防止她的故居被侵华日军轰炸,当地百姓专门在屋顶上嵌上了“美国”两个字。

船夫

运河上的船夫,坐在船头摇动双桨。天寒地冻的日子,河面上的风更加冷冽刺骨,为了生计他不得不照样出船。靠近岸边的地方,一艘蒸汽船不知因何原因半没在水中。

纤夫

寒风之中,两名男子正拉着纤绳,沿着高低不平的河岸艰难前行。他们的双手上因拉纤磨出了老茧,从春拉到夏,从夏拉到冬,却无法换到温饱的生活。

0 阅读:1

老照片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