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都的建造,与佛教文化有何种关联?建造过程中又经历了什么?

赵赵没期待 2024-02-24 03:39:41
前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明中都的建造堪称一项宏伟的工程壮举。然而,有趣的是,这座建筑与佛教文化竟然存在着某种关联,建造的过程中又经历了怎样的曲折波折呢?是什么样的文化碰撞,让这座宫殿如此独特而引人瞩目?

一、故乡的理想国,朱元璋的中都梦

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是为明太祖。此后三年间,他先后五次北伐,大致统一天下。1372年,明太祖下令在家乡建都,兴建宏伟壮丽的明中都。

作为一个出生于贫苦农家的普通人,朱元璋的一生可谓起伏跌宕,经历了太多動荡变化。在他还是个小牧童时,蒙古人统治的元末社会动荡不堪,土匪横行,朱元璋自己也被绑架过。幸好最终逃脱,加入了韩林儿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在红巾军转战数年后,韩林儿病死,朱元璋被推举为帅。凭借过人的军事和政治手腕,他渐渐崛起,终于在应天府建立自己的割据政权。

当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之后,颜如金铁,言语如坚冰,步步为营,决断如雷霆的他终于站上了人生巅峰,一统天下,成就大明盛世的基业。然而即便功成名就,当权三十年,朱元璋的内心,一直牵挂着的,还是儿时生活的故乡——今日的南京市玄武区。

那里有他骑牛放羊的时候跑过的山野,有和小伙伴嬉戏打滚过的土路,有他曾听老人诉说古老传说的房前屋后......这些朴实无华的景象,构成了他童年最真切的记忆。

小时候玩耍的山川,如今还在,父老乡亲,不知安好?我要为家乡造一座天下第一的都城,这是我欠故乡的!想到这里,明太祖热泪盈眶。他决心要在故乡建都纪念,为百姓造福。这就是1372年明太祖下令兴建明中都的由来。

二、千里龙城鳞次栉比,壮观中都建筑图景

听闻圣明决断,工匠们挥汗如雨,建筑规模之大、壮观程度之高,堪称空前!明中都到底有多宏大?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

明中都城池建设于公元1366年至1382年间,耗时长达16年之久,动用工匠30多万人。工程浩大程度可见一斑。

明中都采取“三城四垣”格局,即皇城、宫城、外城三重城池,四周环以护城河。外城周长高达28公里,城墙由规整的青石条堆砌而成。墙高9米,顶厚12米,底厚18米。26座敌楼鳞次栉比,雄伟壮观。

由城门通往内城的御道,两旁遍植松柏,蔚为壮观。皇城周长9.3公里,宫城则在皇城核心位置,面积达1.28平方公里,规模之大,亭台楼阁之富丽堂皇,当时的人们无不叹为观止。

值得一提的是,明中都的都城建设,其中许多匠役就是从各地抓来服役的农民。他们日夜不停歇地辛勤劳作,才使这座古都石砌之城池度日见壮观。

面对这样拼命的工程进度,人命关天的艰巨任务,这些劳工们心中也是五味杂陈。或惊诧万分,或暗自后怕。但在严厉的管教和严苛的体制驱使下,他们除了闷头苦干,别无他法。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些建设时朱元璋也曾放下身段,亲自安抚劝导工匠们,“诏赈济大匠,并各工、役,所获三碗食,并银三百文,慰劳之”。这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士气,工程也得以加快进度。

造城匠师程广和也回忆道:“皇上不辞劳苦,不时来视察工地,询问工匠的疑难问题。这让我们倍感温暖,也对工程充满信心。”

三、佛教的种子,遍布皇城宫阙

不仅城墙雄伟,明中都里面也是富丽堂皇。紫禁城有正殿29间,几乎每个大殿和楼阁都镶嵌有金银宝石,每座城楼和宫殿看上去都巍峨磅礴。朱元璋亲自为一些主要建筑、宫阙命名,名称非常讲究,寓意深远。

在这些宫殿建筑中,与佛教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其中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和内在渊源?我们不妨继续深入探究。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年渊源。佛教传入中土后,其思想文化很快融入中华文明之中,对艺术、建筑、文学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不少寺庙建筑和宫殿园林都吸收了佛教艺术元素。

明中都当然也不例外。明太祖朱元璋也曾在出家当过和尚,所以他对佛教颇有好感。在1368年之前的割据时期,他就提倡佛教,保护和修复了许多元末毁坏的寺庙。

在兴建明中都的过程中,朱元璋更是将佛教文化的种子深深植入皇城建筑之中。比如沿中轴线对称布置的钟鼓两楼,这在佛教寺院建筑中很常见;紫禁城午门须弥座的设计与佛教文化中的金刚座、须弥山有关。

此外,宫殿建筑和城垣的砖石装饰中也常常雕刻有荷花图案、西番莲、卍字纹等佛教符号。这无疑彰显了明太祖推崇佛教的用心。这其中也暗含着他对佛家“兴福广安”理念的期许吧。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佛教元素融入建筑并非明初所创。早在魏晋时期,中国建筑就已经开始吸收佛教因素。所以明中都也是承继并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的成功范例。

颇具佛教特质的这些建筑,或许也体现了朱元璋内心的另一个理想国。他希望自己的故乡,能承载佛家清静之美,弘扬“兴福广安”的理念。这是超脱俗世、高于王权的另一个值得追求的境界。

四、兴建之初的辉煌,也成就了后世的幸福

可惜好景不长。明中都建成仅8年,就因“劳费”等原因被迫停建。最终并未成为明朝的正统都城,许多未完工的宫殿建筑也就此湮没。

停建之事,至今仍然笼罩着历史迷雾。究竟是因为工程浩大,资金物力不支,还是权力斗争中的政治算计?我们不得而知。

《明史》中对此事的记载也颇为简略,似有隐情。当时参与修志的臣僚也多持保留态度,深感事出蹊跷,却也只能按下不表。这段往事终究成了一个历史谜题。

但即便荒废多年,这座宏大的都城依然挺拔,沧桑中散发出庄严古老的气息。北京故宫所在的北海公园一带,就是明中都遗址。那些残存的城垣、瓮城和门址,讲述着中都兴衰的故事,见证着朱元璋当年“造都梦”的雄心壮志。

时移世易,如今北京已步入国际化现代都市的行列。但皇城根基所在的这片土地,因为曾经启建明中都,所以才成就了今天北京这座世界瞩目的名城。

朱元璋的“中都梦”虽已消逝,但他当年建都的宏愿,也在另一个层面上实现了。这座城,带给子子孙孙福祉安康,实属难能可贵。

结语

“兴,百姓之幸也;亡,百姓之殃也。”现在回想,朱元璋建都的初心,不也正是为了百姓安康嘛。这块紫禁之地,因为曾启建中都,所以如今城池依然巍峨,四海宾服,百姓安居乐业。

这一切的安好景象,不正是那位出身卑微、人生起伏跌宕的开国皇帝,最初动心建都、营造宫阙的本愿吗?

0 阅读:0

赵赵没期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