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远传》第二部《高志远》第三章起义10.治军(上)

文石斋主聊文化 2024-08-26 20:56:39

历史人物传记《高志远传》第二部《高志远》第三章 起义 10.治军(上)

10.治军(上)

《李运昌回忆录》 记:“暴动队伍的成分比较复杂,以农民和工人为主,有各阶层人士,还有少数流氓、土匪分子参加,良莠不齐,凡由我党领导的队伍,纪律都较好,爱国人上洪麟阁的队伍纪律也不错,高志远的部队就差劲了。”(见《李运昌同忆录》,第115页)

但在众多的抗联队员和时人、后人的记忆中,却与此大不相同。

《中国共产党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历史》第一卷记:“抗日暴动初始,突然闻由耕地种田变为扛枪打仗,不少人尚不能适应,主要表现是:一些抗联战士纪律观念差,协同作战能力不强;一些小股队伍鱼龙混杂,没有番号自称司令;有的各行其是,不服调遣;有的打骂百姓、掠夺财物、糟蹋妇女、影响极坏。”“冀东抗日联军司令部觉察后,遂在整编队伍的同时,指示抗联骨干队伍,收编散兵游勇、合并小股队伍,统一指挥,协同作战,以提高抗联队伍的作战能力。”“队伍整编过程中,冀东抗日联军司令部明确指示各总队,都要制定治军条例、条令,加强纪律教育,提高抗日联军的战斗力。”(见《中国共产党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历史》第一卷,第96页)

《陈宇寰烈士传》记:“陈宇寰从组织暴动那一天起,就注意对部队纪律的整顿,他对部队的纪律要求严格。因此,很重视战士的思想教育,常常同战士们谈心,并宣传革命道理。攻打乐亭县城时,下面总队里有的战士犯了纪律,陈宇寰就给以严厉的惩处。

在司令部就是随陈宇寰部队的小陈庄青壮年或是亲属或是家族,陈宇寰对他们要求同样是严格的。他经常对他们进行教育说:‘要爱护老百姓,对老百姓说话要和气,不打人骂人,不要发横,买东西时该是多少钱就给人家多少,决不能少给钱.....’那时抗联部队虽然还没有制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但陈宇寰总是比较全面地严格地向下属部队提出纪律要求。对于严重违犯纪律的,陈宇寰是绝不宽容的。在去铁厂开会的途中,有一个叫王全的队长因奸污妇女被人告发,经调查属实,陈宁寰便以开会为名,把他逮捕。尽管王全的父亲与陈宇寰素有旧交,但还是把王全就地(在左家坞附近)枪决了。”(王艳秋 田英《陈宇寰烈士传》,见《滦南文史资料汇编》(1-5辑合订本),第二辑,第11-12页)

田英记:“路南重镇倴城和平解放了。抗联部队入城后,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民商各界,人心大悦。”(田英《同仇敌忾,共纾国难一一记1938 年倴城商民各界热情支援抗联的情景》,见《滦南文史资料汇编》(1-5辑合订本),第三辑,第17页)

《滦南与冀东抗日暴动》记,吴紫阳率领的抗联“第14总队参与攻打乐亭的途中,抗联队员吴锡林从群众家中牵来一头牛驼东西,吴紫阳得知后,命令其把牛送还原主,赔礼道歉,并在本队作了检讨。”(见《滦南与冀东抗日暴动》,第47页)

《吴紫阳烈士事迹》记:“吴紫阳经常教育官兵,严格军纪。他说,我们这支队伍,一要抗击日本鬼子,解放受苦受难的群众;二要廉洁奉公,不拿百姓财物,不强买强卖;三要和群众打成一片,不要让百姓叫‘老总’、‘大人’,要有别于旧军队。”“乐亭县城解放了。暴动队伍浩浩荡荡开进了县城,全城群众兴高采烈,欢迎抗日队伍。战士们进城后,秋毫无犯,当铺、钱庄、商店照常营业,欢欣鼓舞。有两个个别战士哄抢店铺,吴紫阳知道后,为严明法纪,以示军威,命令一大队长吴景海,将此二人就地正法,教育了官兵。”(李宝才整理《吴紫阳烈土事迹),见《滦南文史资料汇编》(1-5辑合订本),第三辑,第13-14页)

《滦南与冀东抗日暴动》记,抗联“第12总队驻扎新寨期间,为了严明军纪,颁布了治军条令:擅离职守者杀;不服调遣者杀;奸污妇女者杀;勒索民财者杀。”“在胡各庄驻扎期间,有人向总队长陈家宝报告,一名队员在郑各庄强奸妇女。陈派人调查,证实反映情况属实。陈拒绝多人求情:‘治军条令是我制定,我必须严格执行,谁破坏也不能轻饶。’最终对罪犯军法从事。”

又记:抗联“第15总队总队长曾生远打仗身先士卒,生活严格要求,与战士打成一片。抗联队员刘考见总队长辛苦劳累,就从一户人家抢来一条虎皮褥子送给曾生远。曾未等刘把话说完,就把褥子扔出去,严厉斥责,命令其物还原主,不顾同村情谊,开除军籍,遣送回家。15总队在遵化铁厂驻守待命期间,抗联队员杜逢时强奸妇女被告发。曾不御私情(杜系曾的内侄),先命令卫队缴了杜的枪,押到总队部审查。经调查核实后,军法从事。曾拒绝同乡多人说情,在古石城召开全员大会,将杜就地正法。枪响后,曾当场晕倒在地。”(见《滦南与冀东抗日暴动),第47-48页)

又记:抗联第23总队总队长“高荣久严格管理队伍,约束部下。一次在王官寨一富裕人家用餐,给做的秫米干饭、葫芦熬粉条。部下嫌饭菜不好,找东家麻烦。东家找到高说明情况,高批评了找麻颁者,要大家担待、体谅群众的难处,从而密切了队伍与群众的关系。后来王姓富户的一女青年嫁于高荣久之孙,王姓女提起公爷仍敬佩有加。”(见《滦南与冀东抗日暴动》,第147页)

抗日烈士吴紫阳遗像

0 阅读:0

文石斋主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