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关注度也在持续上升。然而,不少人对于这些健康指标的认知仍存在偏差。
举例来讲,很多人觉得血脂化验单上没有向上的箭头就意味着正常,这是不对的!再比如,有人认为血压只要不超过 140/90 mmHg 就没问题,这也是不正确的!
还有不少人认为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是 3.9 - 6.1 mmol/L,所以只要指标没超过 6.1 就很好,这种看法同样不准确!众所周知,按照我国的标准,健康人的空腹血糖在 3.9 - 6.1 mmol/L 之间,要是超过 6.1 mmol/L 就表明血糖升高,达到或超过 7.0 mmol/L 则要考虑诊断为糖尿病。
当空腹血糖处于 6.1 - 6.9 mmol/L 的区间时,被称作空腹血糖受损,在专业领域里这被视为糖尿病前期,意思是倘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日后极有可能发展成糖尿病。
健康人餐后 2 小时血糖通常高于空腹血糖,但不会超过 7.8 mmol/L。当餐后 2 小时血糖达到或超过 11.1 mmol/L 时才能诊断为糖尿病。
当餐后 2 小时血糖在 7.8 - 11.0 mmol/L 之间时,称为糖耐量受损,这同样属于糖尿病前期,属于未来患上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不过,众多研究表明,当空腹血糖超过 5.6mmol/L 时,发生心脑肾并发症的风险就开始增加了!
近期,我国的学者通过对五万多人的随访研究发现,当空腹血糖处于 5.2 - 5.3 mmol/L 之间时,死亡率是最低的。
这一研究结果再次证明,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不超过 6.1”这一目标。
早在数年之前,美国等国家就将空腹血糖达到或超过5.6 mmol/L 视为空腹血糖受损了,并且建议进行适当的干预。
那么,空腹血糖偏高(超过 5.6 mmol/L)的人需要服用降糖药吗?
答案是不需要!
但不用药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不管!那该怎么管?
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减轻体重,通过这些手段,大多数人的血糖能够回归到理想水平,这样不但能够延缓甚至避免糖尿病的发生,还有利于控制血压和血脂,降低发生心脑肾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