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是万人之上的至尊,享有无上的权力和荣华,但是他们的生活却并不自由,甚至连晚上住宿都受到严格的限制。据史料记载,清朝皇帝不仅不能随意碰宫女,连侍寝的妃嫔也不能留宿,更不能去妃嫔的寝宫过夜,只能在自己的寝宫或者去皇后的寝宫。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紫禁城里有什么奇妙的规矩吗?
清朝皇帝的寝宫有两个,一个是乾清宫,一个是养心殿。乾清宫是内廷正殿,也是后三宫中最重要的一座。乾清宫很大很高,有九个房间。乾清宫是明清十六个皇帝的寝宫: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代的顺治、康熙两个皇帝,都住在这里。他们在这里居住,也在平时处理日常政务。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乾清宫很繁忙,皇帝在这里读书学习、批阅奏章、召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节以及举行内廷典礼和家宴。
养心殿是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养心殿不太大,但是功能齐全。该殿清雍正时重修。自雍正到清末的二百年间,皇帝多在这里居住和进行日常活动。正厅设有宝座、御案。一些官员在提拔、调动之前常被领到这里觐见皇帝,这种仪式叫“引见”。西间是皇帝批阅奏折,以及同军机大臣策划军政活动的要地。养心殿还有很多其他房间,有皇帝看书学习的地方,有供佛休息的地方,还有皇后和贵妃等人居住的地方。
为什么雍正以后的皇帝就不再住乾清宫了呢?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更安全;二是为了更方便。
乾清宫虽然气势恢弘,但是也暴露了一个致命的弱点:太过显眼。乾清宫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周围有很多其他建筑物和人员活动,很容易成为刺客或者叛乱者的目标。而养心殿则相对隐蔽,周围有高墙和围房,有专门的太监、侍卫和值班官员把守,更加安全。雍正皇帝就是因为担心乾清宫的安全问题,才决定搬到养心殿居住。后来的皇帝也沿袭了这个习惯,只有在特殊场合才会去乾清宫。
养心殿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功能齐全,更加方便。养心殿是工字形殿,前殿有三个房间,后殿有五个房间。宝座后设有书架,藏有历代皇帝有关“治国”经验、教训的著述,专为传给新皇帝阅读。前殿的东西两边还有暖阁,里面也设有宝座。东暖阁是慈禧、慈安两太后垂帘听政处。西暖阁则分隔为数室,有皇帝看阅奏折、与大臣秘谈的小室,叫“勤政亲贤”殿,有乾隆皇帝的读书处三希堂,还有小佛堂、梅坞,是专为皇帝供佛、休息的地方。养心殿的后殿是皇帝的寝宫,共有五间,东西稍间为寝室,各设有床,皇帝可随意居住。后殿两侧各有耳房五间,东五间为皇后随居之处,西五间为贵妃等人居住。可以说养心殿集召见群臣、处理政务、皇帝读书、学习及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
既然养心殿如此舒适便利,那么皇帝为什么还要去皇后的寝宫过夜呢?这就涉及到清朝的一项奇妙规矩:太子出生必须在坤宁宫。
坤宁宫是内廷正殿之一,也是后三宫中最后一座宫殿。坤宁宫不太大不太高,有七个房间。坤宁宫是明清两代皇后大婚时的寝宫。只有经过大婚,皇后才能在坤宁宫住三天。三天后,在东西六宫指定一个宫作为本宫,清朝皇后住的本宫是她自己居住的地点。
清朝认为坤宁宫是最吉祥的地方。 坤是地道,地道之德就是生育万物。所以清朝认为坤宁宫是生育之所,在这里出生的孩子必然福泽深厚。坤也代表顺从,顺从之子就是太子。所以清朝认为坤宁宫是顺从之所,在这里出生的孩子必然忠孝顺服。因此,清朝规定太子出生必须在坤宁宫,以示对天地之道的尊重和效法。
皇帝怎么才能保证太子出生在坤宁宫呢?这就需要皇帝经常去皇后的寝宫过夜了。因为皇后是皇帝的正妻,她的孩子才有资格成为太子。如果皇后怀孕了,就可以随时转移到坤宁宫分娩。而如果皇帝去其他妃嫔的寝宫过夜,就不方便了。
清朝皇帝只能在自己的寝宫或者去皇后的寝宫过夜,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自由或者没有情感,而是因为他们要遵循一些特殊的规矩和传统。这些规矩和传统既有政治上的考虑,也有文化上的考虑,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稳定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