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后妃史上,雍正皇帝的生母乌雅氏,是一个独特而传奇的存在。
乌雅氏14岁入宫时只是一个身份低微的小宫女,但从19岁到29岁10年里就为康熙皇帝生下3子3女,为皇室子嗣繁衍立下大功。
其中的四阿哥胤禛就是雍正。
古代宫廷讲究母以子贵,康熙向来重视子嗣繁衍,因此大清后宫生育子女最多的乌雅氏已然是人生赢家了。她20岁被封为德嫔,22岁晋封为康熙四大妃之一的德妃。
从一个毫无名分的小宫女到盛宠不断的德妃,乌雅氏的一生堪称后宫逆袭的典范!
然而44年后,雍正皇帝即位,要册封生母乌雅氏为皇太后并上尊号时,她却万般抵触,甚至闹绝食、殉葬等各种寻死觅活之法。
最终抑郁成疾,64岁抱憾而终!
作为皇帝后妃,能被尊享为皇太后是一生莫大的荣耀,乌雅氏为何如此抵触呢?一起来揭秘乌雅氏幸运而些许遗憾的一生。
一:14岁当宫女,19岁到29岁10年里生下3子3女,人生走向巅峰在古代后宫,能生孩子也是一个女人最大的本事与福气。
乌雅氏,出生于1660年,满洲正黄旗人,父亲威武是包衣护军参领,为正五品官职,因此乌雅氏出身于低下的官宦家庭。
清朝皇室为皇子选妻,讲究门第观念。
1673年,14岁(虚岁)的乌雅氏参加宫廷选秀,被内务府选拔入宫,成为了一名小小的宫女,地位同样非常低微。
然而,一个人的命运就是很神奇,或许你在不经意间,幸运之神的橄榄枝就会抛向你,让你人生发生天大逆袭!
作为宫里伺候人的小宫女乌雅氏,因长相姣好、聪明妩媚及性情温婉,引起了康熙皇帝的注意,并临幸了她。
从此,乌雅氏开始侍奉康熙,并得到了康熙的喜爱,后来就怀了孕。
1678年,19岁的乌雅氏生下了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但按清皇室祖制,地位低微的乌雅氏没有资格抚养自己的儿子,胤禛就被交给了贵妃佟佳氏抚养。
不料,这为后来母子失和,甚至母子成仇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次年即1679年,20岁的乌雅氏母以子贵,一下跃升了好几个等级,被晋封为德嫔,位于康熙后妃中的第5等。
从此帝宠不断,不断为康熙诞下子女。
康熙后妃众多,很多佳丽连皇帝面都见不上一面,更别说被宠幸生下皇子了。而乌雅氏能从小宫女身份一步步爬上来,可见其聪明程度与手腕远非一般人可比拟!
康熙是一位事业型皇帝,他身边需要的是温柔贤惠、能知进退的女子。乌雅氏不作不闹,性格温顺,是康熙的一朵解语花,因而被多年盛宠。
此后,乌雅氏又连续生下2子3女。
如1680年生皇六子胤祚,1682年生皇7女,1683年生皇9女固伦温宪公主,1686年生皇12女,直到1688年29岁时生下她一生中的最后一个孩子皇14子胤禵。
而在她生下皇六子的第二年即1681年,就已经被封为德妃了。康熙很看重皇家子嗣繁衍,因生子而封妃实属正常。
在皇帝后宫中,受宠是一大本事,“能生”更是一大本事。乌雅氏不但受宠,还更能生孩子,她是清朝最能生的后妃,如此注定了她在后宫的地位常盛不衰!
在她生下皇十四子胤禵时,已被封为德妃7年了,因此有了抚养自己孩子的权利与资格,胤禵就一直在她膝下被抚养长大的。
同时造就了一位偏心且不明智的母亲。
二:一个偏心且不明智的母亲有多可怕乌雅氏生了6个孩子,长大成人有3个。
皇六子6岁去世,皇七女2个月就早夭,皇十二女长到12岁去世,只剩下:老四胤禛、九女固伦温宪公主和老十四胤禵。
乌雅氏与康熙完美基因结合下生的老四、老十四,在康熙众多子女中也是非常亮眼的。
康熙一生儿女众多,在他的35个儿子中,长大成人的有24个,其中九人参与到了皇位争夺的“九子夺嫡”中。
清朝传统是不立太子的,清初执行的是八王公推制度,如皇太极就是被推选上位的。康熙即位后,经反复斟酌,决定改变传统。
康熙第一任皇后生下皇次子胤礽后年仅21岁就去世了,赫舍里氏是康熙一生敬爱的白月光,他把对她的爱全部倾注在胤礽身上。
于是年仅2岁的胤礽被册立为了太子。
没想到,事与愿违。
康熙皇子个个能力出众,并参与到政务中。但他在位太久,矛盾越积越多,在晚年时爆发了九子夺嫡事件,刀光剑影,不可开交。
太子胤礽立了又废,废了又立,康熙纠结万分,焦头烂额,劳神伤心,皇位究竟由谁来继承呢?
(左胤礽,右胤禛)
看看同胞兄弟老四、老十四的相爱相杀。
雍正最初由贵妃佟佳氏(后来升皇贵妃)抚养,一直以为佟佳氏是生母,长大后才知生母是德妃。
养母佟佳氏于1689年去世后,12岁的雍正回到德妃身边,发现她已经有了自己的儿子-2岁的胤禵。
此后,亲生母亲不待见自己,弟弟也与自己不亲甚至恨他,雍正感觉自己很多余,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由于从小就没由自己亲自抚养过,乌雅氏对老四始终不亲,也没什么感情,她的心一直偏向的是老十四。
虽然都是自己亲生的,但大的寄养在外多年,小的一直待在自己身边,乌雅氏自然偏爱小儿子。
(老十四胤禵)
这种案例,现实生活中也真实存在过。
父亲康熙8岁丧父,9岁丧母,童年经历也是不幸的;再观儿子雍正的身世,也是颇令人心疼的。
亲生母亲同自己不亲,聪明的雍正不会看不出来,因而常说“养恩大于生恩”以示对生母的不满。
而令乌雅氏更加为难的是,长大之后的两个儿子还成了敌人,甚至她疼爱的小儿子胤禵还性命攸关。
两儿子长大后,分属了两个不同阵营,老四与太子、十三是一派,老十四与老八、老十、老九等一派。
之后太子被废,众多阿哥开始觊觎皇位,开启九子夺嫡时代,后来形成了以雍正为首的四爷党和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两大势力。
(胤禛)
老皇帝康熙因储位一事劳神伤心生了一场大病,当时诸皇子忙于争储,很少关心父皇的病,只有胤禛去探望,康熙对他另眼相看。
1722年,康熙病逝,支持八爷的老十四远在西北,老四留京。隆科多宣布康熙遗诏,着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
著名的九子夺嫡,终以雍正的胜利而告终。
作为母亲的乌雅氏来说,儿子当了皇帝,她被尊为仁寿皇太后,无论尊贵名分,还是荣华富贵,都不在话下,可说是她一生莫大的荣耀!
然而,这时的老母亲却开启了无情的拆台及各种“作”,千方百计阻挠亲生儿子成为皇帝。
晚年乌雅氏
一是出言嘲讽并阻止。
康熙死后,皇子们得知即位的是皇四子胤禛大为惊讶,乌雅氏一时接受不了,竟说道:“先帝钦命我儿继承大统,实非梦想所期”。
亲妈关键时刻拆台,令雍正如鲠在喉。
在九子夺嫡中,雍正表面不动声色,游离于权力斗争之外,如今突然胜出令很多人认为他得位不正。现连亲妈都拆台,雍正情何以堪?
其实,乌雅氏不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当上皇帝,只是不希望老四当皇帝而已。
她一直希望的是她最为疼爱的儿子老十四当上皇帝。因此她根本不顾及康熙遗旨,甚至还不死心地声称:“康熙在位时最属意老十四”。
其实康熙遗旨是用满汉蒙三种语言写的:禅位四阿哥。乌雅氏如此说,也只是发泄下心里的不满而已。
二是不接受太后徽号。
老四即位,已成定局。乌雅氏被尊为皇太后,上徽号仁厚皇太后,却坚决不承认既定事实,拒绝接受太后的尊号。
雍正即位,仍遵循祖制以孝治天下,要跪拜皇太后,乌雅氏不接受太后的尊号,令雍正很是难堪,他只得极尽劝慰。
雍正无奈,只得说不接受就杀了她宫人,她才勉强接受太后的身份,但仍不接受太后的尊号,因此她至死都没有太后尊号。
三是各种寻死觅活。
乌雅氏不承认老四的皇帝身份,还体现在花样百出、寻死觅活的“作”上,如不收儿子的礼物、绝食等,甚至吵着要给康熙殉葬,宁死也不认儿子当皇帝。
殉葬在当时已不实行了,再说乌雅氏生了6个孩子,地位与功高都很高,怎么也没有资格殉葬啊。
儿子当了皇帝,亲妈却要去殉葬?
这让雍正的脸往哪搁?天下人又怎么看他,说是他逼死自己亲妈的吗?雍正那时皇位不稳,危机四伏,这不是把他往死里逼吗?
有个又作又闹的老妈,有多可怕?
四是不愿迁宫。
乌雅氏拒不承认太后尊号,还体现在不愿迁宫方面。按清朝祖制,新帝即位,先帝妃嫔们都要移宫,太后移居的是宁寿宫。但乌雅氏却态度强硬坚决不搬要一直住在永和宫里。
雍正无奈,只得由着她。
乌雅氏为何一直这么闹腾,宣泄自己的不满与愤懑呢?其实就是两个字“偏心”。
而雍正除了竭力尽孝道外,内心多少对母亲有怨言:你爱老十四,我就偏与老十四为敌。于是他即位之后,顺便找了个理由夺了老十四兵权,将他罢黜到边远之地。
老四登基后,乌雅氏就再没见过小儿子。
雍正太了解母亲的心思了,也许是与母亲置气,也许是童年创伤,总之他偏不让老十四进宫。
这真是一对倔强的母子,脾气性格如出一辙!
雍正元年3月,雍正把胤禵扣在遵化守康熙陵。乌雅氏认为,雍正对亲弟太无情,又气又急,非常寒心,经常对着孤灯暗自哭泣。
她管不住大的,又帮不了小的。
想到小儿被软禁,连急带气,生出病来。
一年后即1723年,乌雅氏病重,雍正亲至永和宫昼夜侍奉母亲汤药,但乌雅氏根本不想见他。
自知大限将至的她,只想见小儿子,她躺在床上,小心地说:“让十四回来吧,我想见他一面”。
百善孝为先。雍正无奈,只得召回胤禵,但为时已晚,胤禵回来时只见到了乌雅氏的冰冷的灵柩。
1723年,乌雅氏带着遗憾与悔恨病逝于永和宫,终年64年,她至死也没再见到心心念念的小儿子一面,可谓抱憾而终!
有意思的是,乌雅氏生前宁死也不搬去太后住的宁寿宫,在她死后,雍正偏让命人把她的灵柩搬到宁寿宫停了3天。
母子俩的倔强,令人忍俊不禁。
母子三人的结局都令人唏嘘:
乌雅氏抱憾而终;老十四软禁景陵,虽受郡王却是虚衔并受雍正打压;雍正不仅痛失母爱与手足之情,还背上逼死生母的骂名。
不过雍正最终还是将母亲追封为“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也是康熙四位皇后中唯一死后被追封的。
当然她拒不受太后尊号也成为了后世津津乐道的话题。
写在最后在古代后宫里,位份低的嫔妃不能抚养自己的儿子,为的是将来走上帝位的皇子不偏心母族,不祸乱朝纲,这本无可厚非。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这种做法对亲生母亲来说,无疑是剜肉之举、骨肉之痛;对孩子而言,也是童年的不幸,更是终身的伤害!
此后孩子即便回到了自己的生母身边,也是没什么母子感情的,甚至还会造成母子成仇、手足相残的悲惨结局。
乌雅氏、雍正、胤禵母子三人即如此。
(老十四与老四)
不过乌雅氏也太过偏心了,令人意难平!
都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就因没长期生活在自己身边,没让自己操心过,就偏爱小儿子,不好好待见大多万,甚至把他当仇人,这就太残忍了!
而正因她的偏心与不明智,让一生逆袭且本应有更加完美人生的她在晚年64岁时抱憾而终!
她前半生被丈夫宠,晚年被儿子宠,这是何等的人生羸家?如果她能放下成见,坦然面对现实,她的人生会更幸福!
(母子三人)
乌雅氏为何前半生不作不闹、很知进退,晚年却又作又闹、闹腾极欢呢?其实就是太任性了,过得太幸福之故。
常言,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而不被爱的总是小心翼翼。钰姐认为,乌雅氏属前者。
再看乌雅氏、雍正、胤禵母子三人相爱相杀的结局,我们不难明白:
在血浓于水的亲情面前,没有赢家!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