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十年代未至五十年代初,定襄芳兰村有一位十分走红的中医,叫武双喜,当时,传得很玄乎,说病人一见武双喜就好。如果武先生治不了的病,那便绝死无疑。
武双喜祖籍定襄县青石村。祖辈是伺弄庄緣的“受苦人”。1905年闯入人世的武双喜,一睁双眼看到的便是锹镢箩筐。9岁入学,也误不了下地当帮手。武双喜从小喜欢书,逮住书就不放手。尤其是医药类的书更上瘾。常常是扛了锄头下地,钻在庄稼行里看书。因此,惹得父母很恼火。16岁时,父亲知他成不了正儿八经的庄稼人,就送他到芳兰镇学木匠。当时,双喜的舅舅在芳兰开一木匠铺,舅鼻知他识得几个字,又不大愿干体力活儿,便让他管了帐。武双喜正中下怀,因为管帐有更多的机会看书。他东借西借找到不少书,而成套的却只有几本兽医书。他便没明没夜地啃了起来,说来也怪,武双喜没上几年学,念起医书来却不仅上瘾,而且还钻得进去,理解得了。第二年,舅舅买了10来只小猪崽,一来他看到外甥儿管帐还有不少空暇时间,二来也想发发养猪财。岂料,刚过两月,猎崽便一只一只病倒了,并开始死亡,胆大而好胜的武双喜向舅舅自荐,他来治猪病,也真奇巧,所剩的几只病猪灌了他的几剂药居然活蹦乱跳起来,这一来,武双喜便一发而不可收拾,他干脆辞掉了木匠铺的活,干起了兽医。到18岁时,村里及邻近村庄的牲畜得病,便想到了找武双喜,而经他医治的病畜十之九痊愈,两年的功夫,武双喜闯成了“红兽医”。当兽医攒了点钱,并买回一套一套医学书,开始钻研“人医”知识。20岁时开始试着给人看病,23岁便是人兽两医,新中国成立前夕,以人医为主,在芳兰借了两间民房,购置了药柜,二儿子跟着他拉柜抓药,每天晚上回青石,早上来芳兰。
武双喜自学成才,起于兽医红在兽医,转为人医后,长于妇科,善治慢性病(如胃部头部的病)。武双喜诊断病情的准确率极高,被人们夸为“一捏就准”(捏,指切脉),接百分比计算,准确率至少在95%以上,老百姓就信服他这一条。他行医方式以在家座诊为多,到外出诊较少。因为几乎天天被病人堵着出不了门。这些病人一般都是妇科病,慢性病,能找上门来(不像师四毛先生诊治的那些伤寒病人,既动弹不得,又传染严重),常常是早晨门还没开,病人便等候在外,晚上日落西山,病人还没走完。武双喜的诊所里一天接待病人最少不下30人,多时达到七八十人。
武双喜治病开药少则一剂,多则五剂,病便除掉,如果超过五剂不愈,往往所患是“不治之症”。武双喜手到病除,让人听了似信不信而又是确确实实的事例,真是举不胜举。
一位产妇梁某,生命垂危,服武先生三服药,病愈如初。一位病人从北京辗转而来,找过几家大医院都不见效果,因为家中有钱,便怀着碰一碰的心情找到武先生,五服药康复返京。河边村一妇女,患了一种许多人“诊不清”的病,被忻县、太原的大医院“推”了出来,返家路上,经过芳兰,也找武先生一碰,结果是两个小偏方就“碰”好了。邻村有一妇女,多年来头疼不止,有时疼得双泪长流,满炕打滚请神婆找神汉,说是跟了“厉鬼”一般神们驱赶不动。武先生三服药便将“厉鬼”化为轻烟,这妇女活到60多岁,再没犯头疼病。武双喜之母病重期间,他隔一段时间便切脉,病变化无常,一剂药还未熬好,脉向又变,便立即换药,新换的药,还未熬好,脉向又变,可怜的母亲临终前连“神仙”儿子的一口汤药也未服下。入殓后,乡邻们不无感叹地说:“老人家得了死的病,神仙也救不活了!”
自学成才的武双喜又十分善用土偏方。几根常见的草,一撮黄沙土、几片庄禾叶,几截莲藕节,几颗红枣,几片鲜姜……再加些糖、蜜做引子,就能治得大病。特别是小孩、老人,更有特殊的奇效。有些小偏方由于使用频率高,好多百姓也熟记于心,如止吐小偏方:绿豆苗炒黄土加白糖,一喝就止,用过的人特别多。武双喜一生好学,还勇于创造,像这类土偏方就多是他自己所配制。
四十年代后期,武双喜的名声越来越大,越来越神。本县病人不用说,五台、忻县、崞县、盂县、阳曲等地的病人也络绎不绝。有时候,前往看病的车马能长长地排出几十丈远,芳兰村犹如赶庙会。
1960年,忻定农牧场购回一批荷兰牛,谁料病疫骤起,好好的牛一头一头突然死去。场里找过许多名兽医终不见大效,后来找到武双喜,连灌四剂,便将病疫遏止,救下了最后一批牛。
武双喜一生重名不重钱。只要给病人治好病,有钱给钱,没钱给点儿别的东西,一把小葱,三颗鸡蛋,一碗荞面也便了事。
由于整日忙于接待病人,武双喜的生活已无规律,常常早上喝口稀饭,中午啃几口饼子,晚上一碗荞面圪朵儿,便结束了一天。平日最多的是以酒当饭。一天到晚,身边放一个二两的小吸壶,喝完了再添满,一般情况下,他一天可饮下5斤烈性白酒。武双喜不仅医道出名,酒量也出名。60年代的“三年非常困难时期”,酒类奇缺,一般人过年时供应3—5两酒(还常为薯干酒),忻县行署对武双喜特殊照顾,每日供酒1斤,武双喜还深感瘾头的不满足。在武双喜的手里,武家由穷变富,除养活父亲、妻子和四个儿子外,还兼养丈人、丈母,并起了一处新宅,7间正房,3间南房,以较高的标准出现在土窝土房的农村,在50年代是很让人眼红的。
武双喜生有四子,除最小的四儿子外,其余三个儿子都跟着他学了医。他除平时口授外,还留给他们十多套,二百几十本医学理论书。
1957年芳兰乡成立卫生院,吸收武双喜加入。1958年9月东方红公社成立,卫生院迁往河边,武双喜因年龄较大留在了芳兰,仍给乡民治病。1967年武双喜先生因脑溢血离开了人世,终年5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