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三朝为盛世保驾护航;贻误战机不甘受同僚之辱!飞将军李广!

领汇谈过去 2024-06-17 09:32:38

历经三朝,为盛世保驾护航;贻误战机,不甘受同僚之辱!历史悲情人物之飞将军李广!

入选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的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出塞》,大家都耳熟能详: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中“飞将”即指“飞将军”李广。李广,出生年月不详,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人。西汉名将、民族英雄,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

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抗击匈奴,因为精通骑马射箭,斩杀匈奴首级很多,被任为汉中郎。李广曾经数次随从皇帝狩猎,格杀猛兽,汉文帝曾对李广说:“可惜你生不逢时,假如让你生在高祖帝代,做个万户侯又算得了什么!”唐代诗人王勃由此慨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汉景帝即位后,李广任陇西都尉,又改任骑郎将。吴楚七国之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叛军军旗,立了大功,从此名声显扬。后李广调为上谷太守,天天与匈奴交战,再后来历任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北部边境七郡太守太守,都因奋力作战而出名。

汉武帝即位后,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骑将军,出击匈奴,众寡悬殊,负伤被俘,佯死求生,迁右北平郡太守,号称“飞将军”,使匈奴畏服,数年不敢来犯,迁郎中令。

元狩四年(前119年),参加漠北之战中,担任前军将军,然而,由于东路迂回绕远且缺乏水草,李广军中缺乏归化汉朝的匈奴向导和通晓边情地理匈奴语言的边疆汉人向导,李广的军队迷了路,导致大军无法在预定时间和地点与各领兵将领之间配合与协调捣巢,错过了活捉匈奴单于的机会。

在战后受审时,李广认为迷路并非手下的过错,而是由于自己的原因。但卫青的责备和审问让李广感到更加羞愤和绝望。李广无法承受内心的自责和羞愤,最终选择了自杀这一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李广英勇善战,历经汉景帝、武帝,立下赫赫战功,对部下也很谦虚和蔼。文帝、匈奴单于都很敬佩他,但年纪不大被迫自杀,许多部下及不相识的人都自动为他痛哭,司马迁称赞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寓桃李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出来。日本东京成蹊大学即以此为名。

李广为将廉洁,常把自己的赏赐分给部下,与士兵同吃同饮。他做了四十多年俸禄二千石的官,家里没有多少多余的财物,深得官兵爱戴。李广身材高大,臂长如猿,有善射天赋,他的子孙向他人学射箭,但都不及李广。

李广不善言辞,与人闲居时亦以射箭来赌酒为乐,一生都以射箭为消遣。李广爱兵如子,凡事能身先士卒。行军遇到缺水断食之时,见水,见食,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边;士兵不全吃遍,他不尝饭食。对士兵宽缓不苛,这就使得士兵甘愿为他出死力。

李广射杀敌人时,要求自己箭无虚发,所以非在数十步之内不射,常常是箭一离弦,敌人应声而亡。也由此多次被敌人围追,射猛兽时也由于距离太近而几次受伤。

李广军中缺乏归化汉朝的匈奴向导和通边情地理晓匈奴语言的边疆汉人向导,导致大军无法在预定时间和地点与各领兵将领之间配合与协调捣巢,最后因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王昌龄在《出塞》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其中“飞将”即指“飞将军”李广。《滕王阁序》中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也是为飞将军不能封候而感慨。

卢纶在《塞下曲》中则描写了一个传奇故事:“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故事原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说的是有一次李广见到草丛中的石头,以为是老虎,于是引弓去射,结果发现是块石头,而箭头已经没入石块。

高适在《燕歌行并序》中写道:“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感慨自己没有遇到像李广一样身先士卒、体恤将士的将军。

名垂史册:李广的故事在后世广为流传,他被视为忠诚、勇敢和悲剧的象征。无论是王勃的“李广难封”的叹息,还是高适“至今犹忆李将军”的怀念,都体现了人们对李广这位历史悲情人物的敬仰和怀念。

0 阅读:13

领汇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