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去了趟日本,发现了一件事儿。
当地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其实很早之前就开始选择混动车型了,本田、丰田、日产、大发混动在路面上的数量并不少。
尤其是丰田混动,在日本市场的占比非常大。
国内很多的技术路线,其实都是跟着日系车走的,本田的i-MMD、丰田THS、日产e-POWER都不能算落后的技术。
事实上,在技术壁垒以及创造性上,日系混动在全球市场中,累计销量超过了3000万,其中有2500万以上都是丰田提供的。
但很有意思的是,丰田混动在国内的销量并不好。
至少在9月份,国内新能源产品的渗透率在超过53%的大环境下,日系混动整体的销量都不及预期。
要知道,9月份国内的纯电动车、PHEV混动车辆的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110万台,按照这种速度推进,中国新能源车想要完成3000万以上的销量,其实只需要30个月就够了。
满打满算,也就两年半的时间!
日系混动绝对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说从机械可靠性角度来看,日系混动的耐用性已经得到了市场验证,日本路面上跑的丰田普锐斯截止到目前为止有着超过30年的历史,故障率优化到今天,结构可靠性已经和油车相同。
而且,日系混动的策略是用有限的材料,降低内燃机的油耗,所以电池包、电机这种零部件,体积小、容积小,整车自重轻、更灵活。
全世界目前最省油的混动,其实就是丰田的普锐斯,同样的尺寸,普锐斯在燃油经济性能上非常强,不借助大电池包的优势就是用料更合理、自重更轻、能耗更低。
国内市场不认可日系混动,我们之前说过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个是,日系混动原则上还是日系车,国内市场选择日系车的用户群体依然是少数,顶峰时期的日系车销量占比,其实也只有20%左右。
另一个是,日系混动本身的购买成本高,以当下的市场为例,日系混动都需要缴纳购置税,但国内的PHEV、EV车型则不需要缴纳购置税,即便在定价相当的基础上,日系混动车型的购买成本相较于国产混动车型来说也要高出10%。
最关键的是,国内消费者买车目前看的也不仅仅是一个动力系统,还要看科技感,而日系车本身也没有科技感,这强行拉低了购买热情度。
理性来看,日系混动的确非常强势,从机械的角度来看,可靠性、稳定性、耐用性以及技术表现,日系混动依然走在前列,但在国内这个大力扶持新能源的市场中,日系混动无法悬挂新能源号牌,一部分城市限行的客观事实是存在的。
很多消费者买车,其实是不看技术、不看品牌的,经济性能对他们来说更重要,就像在日本消费者看来,日本的混动系统就是比油车强,但他们还是会去买油车一样。
因为日本混动的确更贵一些,没有人否定丰田THS、本田i-MMD不够好,他们只会因为买不起而放弃。
日系混动在国内,依然有很多的消费者认可,但更多消费者不买,还是因为综合成本太高了,比如说凯美瑞混动,最低配的落地价也得17万了。
日本的技术路线是弱混,让你少用油,不充电。插混的技术路线是,让你能用电就用电,没电用了,才用油。两者使用逻辑有本质的区别。插混的使用逻辑是建立在,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比油更便宜的电。这个基础设施,是建立在一个国家有庞大的风光水核电,有庞大的超高压电网,有庞大的充电桩设施。
日本的技术路线是弱混,让你少用油,不充电。插混的技术路线是,让你能用电就用电,没电用了,才用油。两者使用逻辑有本质的区别。插混的使用逻辑是建立在,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比油更便宜的电。这个基础设施,是建立在一个国家有庞大的风光水核电,有庞大的超高压电网,有庞大的充电桩设施。
那是因为学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