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改编小说这个传统可以说是由来已久,无论是近期的IP改编群魔乱舞,还是之前的名著与电视剧互相成就互相影响,都构成了我国文艺事业的一景。
一、全场改变的文化现象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很多经典名著都借着这股"东风"焕发新的活力。一时之间,经典名著改编与原创现实剧本同台竞擂,百花齐放,这在文学史上也是值得研究的一大现象。
但是随着改编的年岁变长,原创剧本逐渐式微,而改编剧本则逐渐占据主流,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大IP的改变更是蔚然成风,近几年,与改变数量疯狂增加相对应的是剧本质量断崖式下滑。虽然不乏《琅琊榜》《甄嬛传》等神级改编,但是整体上的粗制滥造的局面难以掩盖。
我向来不反对电视剧改编,但是我希望的是改编剧本的那些编剧们应该基于尊重历史原著进行符合当下价值观的合情合理的改编。而不应该是只保留原著的皮儿内容却早就面目全非,尤其是那些具有比较浓厚的时代痕迹的作品,更是要再三斟酌。
而《三国演义》他作为一个可以被称作是国民级别的作品的改编更要小心再小心。
就目前统计而言,关于《三国演义》题材的改编,可以说是上至电视剧电影下至动漫游戏多不胜数,不谈那些动漫乱改,光谈谈几个经典的电视电影的改编,就足以让人感慨。
有很多的电影,他们只接历史片段,将人物进行疯狂的篡改,似乎达到了"戏说"的效果,但是看后只能让人作呕,消费历史追求金钱而已,没有任何的正确的历史观,唯金钱主义至上的改编。
而在众多的关于《三国演义》的改编当中,最为推崇的,我认为建立了一个比较良好的历史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合理改编的,只有97电视剧版的《三国演义》以及09版动画片《最强武将传:三国演义》。
而关于这个旧版电视剧的《三国演义》和新版《三国演义》的对比文章已经非常之多,侧重角度也非常的多,而我要从对于两个印象深刻的场景来探讨,这一版《三国演义》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的原因,就是在于它改编的高明之处。
二、貂蝉的最终归属自古以来,英雄们伟岸身躯傲视天地,驰骋沙场的故事是历来民间说书人的心头好,也是民间项目乃至戏台文本上最受青睐的故事,《三国演义》可以说本书最动人心弦的都是那些在三国这个混乱时代背景中,群雄并出人才济济的"文斗""武斗"场面。
但是我们众看所有的英雄故事,每一个英雄在有热血洒江场豪气冲天的同时也少不了与那些红颜知己,痴情怨女的风花雪月。
在充满阳刚的《三国演义》当中,如果少了那些容颜如莲花开落的女子们,想必会很失几分颜色。
不同于《水浒传》中那些或是妖媚淫荡的歹毒女子或是豪气近乎丧失了女子特性的女好汉们,《三国演义》里面的女子更是端庄美柔顺万千,更难得的一点是,在这里面女性并没有浓厚的附庸的色彩,相反她们依靠着自己的才情与智慧,周旋于这个乱世当中。
想必大家在谈论起《三国演义》的时候,不得不提到里面的那几位充满光辉与独特魅力的女性们。
在我看来固然孙尚香,大小乔有着不同的魅力,但是他们所有人的魅力加在一起都抵不过一个貂蝉。
貂蝉是我国的四大美女之一,她有着闭月的眉毛,超人的冷静与智慧,以及超过一般男子的忠义与胆识。
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极富有魅力的,具有相当独立人格的一个女子。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子,她除了让董卓吕布等人为之神魂颠倒,更是让我我们这些后人,遥想芳影而抚月长叹。
在这当中关于貂蝉的美人计,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热的题材,而就她的故事改编也是多如鸿毛。四大美人中四大美女除了王昭君的命运没有争议,其他几位的归属就是众说纷纭。
可以说是他们的命运寄予了后人无数的对于美人的怜惜与扼腕。我们都很情愿相信贵妃是东渡日本,西施是泛舟西湖,但是对于貂蝉却是恶意满满,他的结局似乎并没有什么过于圆满的结局。
原著当中她跟随吕布左右,让他放弃陈宫妙计最后身死白门楼,而后就消失在罗贯中的笔下,消失天地。有些人觉得太过仓促,但是仔细品味却有合理所在。
貂蝉作为一个女子,她在《三国演义》当中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推动美人计这个计谋的完成,达成诛杀董卓等乱贼的使命。同样吕布亦算不上什么匡扶汉室的功臣名将,反而"三姓家奴"尽失军人的骨气与古代最为看重的忠义。因此也算得上当时连环计当中要诛杀的一方。
貂蝉斡旋吕布身边多年,不改初心而让他身死白门楼,实际上是非常符合貂蝉间谍的身份和使命。
从这个角度来看貂蝉,他的行为逻辑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于貂蝉性格的塑造上来讲,我认为确实有矛盾和冲突的。
在王允巧施连环计的那一章节中。王允与貂蝉的对话可见貂蝉的言谈之间都展露出一个有情有义的女子所应该有的样子,一个身世飘零却对于自己的国家抱有非常高的热情和热爱,这样的一个女子,无论如何她都不会是一个冷心冷面的人。
纵然在上面,我认为吕布不是一个英雄,可是如果站在貂蝉的角度来看,吕布一心维护她,甚至愿意为她不惜杀死自己的义父,毁掉自己当时的前途,屡次出征都不忘带上貂蝉,可以说的上是全身心的系在她的身上,这样诚挚炽烈的美男子的爱情,再加上几十年如一日的陪伴与呵护,纵然是神佛也难免动心,更何况貂蝉是一个普通的凡夫俗子而已。
因此,按照一个正常的人的性格的发展,来看如此重情重义的貂蝉被罗贯中安排这样的结局,我认为是不太合适的。
但97版的《三国演义》却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个发展的缺陷,在这一版当中貂蝉是由沉鱼落雁的陈红饰演。在这版的结局当中,貂蝉完成了王允的使命,她便驾一架小车飘然远逝。
为什么我认可这个结局呢?连接前几段的内容,我认为貂蝉对于吕布是绝不可能没有感情可言的,但她心中的家国大义更是浓烈,在面对忠义难以两全的情况之下,这样一个弱女子,她最终选择的是成就家国大义而放弃儿女情长。
这样的一个选择,本就对于貂蝉这个人来说是极为痛苦的,她为了家国大义,放弃了自己的幸福与爱情。想必天地之间面对这样情景之下,没有人可以更潇洒。
当事成之后,貂蝉他无论出于什么样的情况,留在吕布的身边都是一种折磨,她不如就这样飘然远逝隐居山林终老,告别这个喧嚣的战场,将历史的进程留给这些白虎星紫微星们。
这一版的三国演义当中,我认为这个结局更好的融洽了貂蝉这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形象性格的发展,增加了现代对于人的发掘和关注,增添了我们现代文学开始建立的对于人的关怀,而又不突兀所以我说这一版《三国》的改编极为精妙。
三、诸葛对于周瑜的评价关于诸葛亮和周瑜他们之间的话题,可真的算得上是能扯上三天三夜而不绝,每当我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无论是哪一个版本的改编,一旦演到了诸葛亮和周瑜同台竞技的几个场面的时候,弹幕上总是会闪现无数的争论。
一时之间也是"百家争鸣",骂诸葛而平反周瑜的或是坚决站在诸葛伟大一方的双方各执一词,好不热闹。
而在众多的说法当中,无论正史也好野史也罢,我对于这两位三国名士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是读了原著,看了电视和动漫,等一系列的改变当中,我还是觉得97版电视剧改编的最为精到。
这个呢,就要从诸葛亮去吊唁周瑜的时候所说的那几句话。
在诸葛亮看来他并不怨恨周瑜,甚至非常的敬佩他,这一点是符合历史事实的,除此之外呢,他给出了一个我认为更符合历史事实以及超越原著的一个道理存在。
诸葛亮认为周瑜屡次对他不利,并不是出于妒忌,而是由于他非常痛恨和担忧诸葛亮的才华,不能为本国所用,反而会成为本国前进的障碍。
而在电视剧的情节设计当中也是符合了这个说法,最开始的诸葛亮在吴国大施拳脚,周瑜逐渐认识到诸葛亮过人的才华,试图拉拢,不成,又认识到不能为我所用必将混灭他。
这样的一个发展逻辑,才符合周瑜本身的样子。无论是所谓的正史记载,还是罗贯中前期给周瑜埋下的美名。
同样,这一段话,不但是解决了周瑜身上的争议,更是将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那种微妙的气场给了一个更好的解释——谋士之间的惺惺相惜,是灵魂上的知己。
他们都算得上是能人异士惊艳才绝,更是对于自己的主公报以忠诚与"士为知己者死"的念头。刨除政治立场的不同,我相信他们两位一定会结成挚友。
无论是援助也好还是很多的,改编当中也罢,他们过分的强调了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戏剧感,却忽略了他们交手之间那种惺惺相惜的契合。
而在剧本当中的改编,可能前期也更多的是突出二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但却为诸葛亮安排了这样的一场对话,可以看得出来,编剧对于诸葛亮与周瑜二人的关系认识,并非传统的那样激烈冲突,他很好的认识到了,英雄之间惺惺相惜的感应。
总的来说,无论是貂蝉也好,还是诸葛亮周瑜也罢,97年的电视剧版《三国演义》的改编,很多个细节的把控之中都展现出了编剧过人的深厚的历史文化,机遇以及顺应时代的那种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应该具备的人文主义的关怀。
他将每个人物的塑造都不片面化,因相反而是充满着合情合理的发展,里面的人还是人而不是神,里面除了矛盾,除了阵营,除了厮杀之外,还有人性当中那些更为珍贵的温情所在。
这就是我认为改变的高明之处,尊重历史与原著又超脱他们的束缚,赋予一个更先进更文明时代而应该留下来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