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也有童趣,他是从童年记忆精挑细选的珍宝,又像是一张童年明信片,将纯真的那一刻定格在字里行间,让人回味无穷。
你瞧,那“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的画面,不正是我们儿时捉蝉的生动写照吗?那小儿,立定不动,手持竹竿,蹑手蹑脚,眼睛紧盯着树梢上鸣叫的蝉儿,仿佛连风都屏住了呼吸。
那份紧张与期待,如今读来紧张自然存在。
再看,“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场景,一群娃娃放学,还没到家门口,就急忙把书包一扔,迫不及待地拿起风筝,趁着东风,跑到旷野上放风筝。风筝在空中飞翔,孩子们在地上笑。
那画面,是梦想与蓝天的交织,是童年最美的回忆。
还有那“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情境,是不是让你想起一只黄蝶轻盈飞舞,我们奔跑着、欢笑着,试图抓住调皮的蝴蝶,可它一不留神就飞入了菜花丛中。
那份失落与不甘,如今想来让人忍俊不禁。
儿时身边都是熟面孔,远道而来的客人堪称稀罕。一旦听闻家中有客来访,我们几乎是飞奔回家,那份好奇与期待正如古诗中所描绘的那样: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乡村宁静,篱笆外,一艘小船因未系绳而随风飘摇,误入钓鱼湾。正在玩耍的小童误以为有客人造访,他急忙奔向柴门,想要打开迎接。
然而,开门后却发现并无一人,只留下微风拂过水面的涟漪。
孩童的天真无邪,读来令人心生欢喜。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又或者是放牛时,我们与同伴间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较量,看谁能装出更神奇、更冷酷模样。
我们站立,眉头紧锁,努力摆出一副神气十足的样子,仿佛整个世界唯我独尊。
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牧童身披蓑衣,头戴斗笠,遇到人时故意装出一副傲慢而神气的样子。这简直与我们和小伙伴斗牛时的模样如出一辙。
而当牧童骑上牛背,吹起短笛,笛声悠扬飘荡在田野间。而在牛耕地时,他们玩耍。
这难道不是我们童年的模样吗?
诗词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美好体验,还有童年快乐回忆。
无论我们走多远,无论我们身在何方,当我们读到这些诗词时,不觉嘴角上扬,露出会心微笑。
童年,不曾走远,他在你我心田潺潺流淌。滋润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在忙碌中依然感受到那份纯真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