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一位江苏连云港的年轻女子张巧梅,因突发高烧前往当地医院求医。
起初只是轻微发热,却在接受了两次退烧针治疗后病情急剧恶化,短短几天内容貌尽毁,甚至危及生命。
一个普通的高烧居然演变成如此严重的后果,究竟是治疗中的药物引发了不良反应,还是医生的判断失误所致?
2012年6月20日那晚,天气转凉,张巧梅觉得有些不舒服,感到头昏、发热
那时,她并未放在心上,到了22日,张巧梅的头晕和发热症状加剧,这时她才决定前往医院求医。
在朋友的陪伴下,她来到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希望医生能给她开些药,缓解症状。
到达医院后,医生测量了张巧梅的体温,显示为38.5℃。
通常来说,这一温度属于中等度发热,开些退烧药让患者多休息是常见的处理方式。
但医生表示,这种温度吃退烧药效果不佳,建议直接打退烧针。
尽管张巧梅心中不解,仍决定相信医生的专业意见,接受了注射治疗。
第一针退烧针下去,紧接着是几瓶生理盐水。
张巧梅原本以为这次治疗会让体温很快降下去,谁料第二天醒来,体温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更高了。
23日早上,张巧梅发现自己的手心和脚心冒出了奇怪的红点,舌头上也起了大泡,甚至伴有恶臭。
她愈发不安,惊恐地看着镜中的自己——脸上开始布满红点,红疹逐渐扩散到全身。
她量了体温,这一次温度竟然飙升至39.8℃。丈夫陈乃江立即带张巧梅返回医院,医生却依旧淡然,表示再打一针退烧针即可。
再度接受退烧针治疗后,张巧梅的病情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急剧恶化。
短短一天内,红疹、肿块遍布全身,皮肤开始出现水泡,眼睛逐渐被分泌物堵塞。
到医院住院时,张巧梅已经几乎丧失意识,陷入了深度痛苦中。
此时,医院才决定组织专家进行会诊,最终确诊为“重症多形红斑”——一种罕见且严重的皮肤病,会导致全身红疹和水泡,并在严重情况下威胁生命。
原本只是一场小小的发烧,怎么会变成这样?
作为药品检测所的专业人士,陈乃江对药物有一定的了解,他不禁开始怀疑,是不是治疗中使用的药物引发了妻子的严重病变。
他先查看了妻子的病例,发现张巧梅注射的退烧针名为复方氨基比林。
这种药物确实具有强效退烧作用,但适用于高热的紧急退烧。通过进一步查阅资料,陈乃江发现复方氨基比林可能引发严重皮肤病。
陈乃江暗中访问了其他医院的医生,连云港第三人民医院的一位医生告诉他,复方氨基比林副作用较大,通常不会在中等度发热时使用。
多个医生的反馈一致,他们普遍认为,在没有达到39℃以上的高热情况下,不会贸然使用复方氨基比林。
为了替妻子讨回公道,陈乃江向当地法院提出诉讼,法院受理此案后,组织医学专家鉴定组进行调查。
鉴定结果却令陈乃江失望,专家组给出的结论是:无法确认张巧梅的病情与复方氨基比林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医院无须承担责任。
这让陈乃江倍感挫败,他认为,张巧梅的病情是自注射该药物后才发生的,药物的副作用难道不应当被重视吗?
不仅如此,陈乃江还在鉴定结果中发现了另一处不合理之处。鉴定报告中提到,“医院使用复方氨基比林无临床禁忌”,但复方氨基比林的药盒上清晰标有禁忌内容。
陈乃江对此提出质疑,鉴定组组长的解释则强调个体差异,认为药物副作用的出现具有一定偶然性,无法一概而论。
陈乃江的坚持揭示出用药规范与医疗责任之间的灰色地带:医生在面对发热患者时是否应该选择副作用较大的药物?
最终,陈乃江申请进一步的医疗损伤鉴定。
回首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张巧梅从一个青春靓丽的女子变成了备受病痛折磨的患者。
她的容貌和健康受到极大损害,她也承受了巨大的打击。无论法院判决如何,这一事件对她及其家庭的影响都是无法抹去的。
普通发热是否需要使用强效药物?
在事件的每一个环节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医疗责任的问题,更是医患关系的考验。
而这种信任,一旦被质疑,修复起来并不容易。
或许张巧梅在最初的感冒发烧时能更关注自身健康,避免进一步加重病情,结局可能会有所不同。
对于医院而言,处理每一个病例都需小心谨慎,遵循药物说明和医学常规,毕竟哪怕是极低概率的不良反应,对个体而言却是百分之一百的风险。
未来,我们希望医疗系统能够更加完善,药物使用能够更加规范,最大程度地减少此类悲剧的发生。
参考资料:
药物“狼人杀”,谁才是导致皮疹的凶手?——澎湃湃客:哆啦问药 2021-12-23 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