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后诸葛亮是如何北伐的

拓跋腾 2023-11-18 21:03:14

《隆中对》政略方针的修改

诸葛亮的《隆中对》为了要达到兴复汉室的目的,实现统一的目的,必须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夺取 荆、益二州为根据地,改革内政,外结孙吴,积蓄经济和军事实力。第二步, 等待天下有变,一路从荆州向洛阳和宛城, 一路从汉中进攻关中后出潼关,以钳形攻势夺取中原。

仅从蜀、魏争天下的角度来看,蜀汉的两路夹击中原的战略是正确的,但两路夹击中原所牵扯的不仅仅是蜀、魏双方。要两路夹击,必须占有荆州,而占有荆州必然会与孙吴竟长江之所及有冲突。只要是蜀汉据有荆州,联合孙吴就无法和北伐兼顾。

夷陵之战的失败,给了蜀国一个沉重的教训,荆州问题是蜀汉夷陵之战前蜀国统一天下的核心构件。在夷陵之战以后,蜀汉彻底放弃了对荆州的要求。

随着刘备的去世,诸葛亮掌握了蜀汉的军政大权,开始根据失去荆州后的情况调整北伐的战略,他派邓芝出使吴国恢复吴蜀联盟。

邓芝面见孙权说了这样一段话

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 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 地非复大王之有也。

邓芝这番话,向孙权表达了,蜀国政略方针已经发生了变化,蜀国放弃对荆州的争夺,承认吴、蜀两国对土地占有的现状。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吴国占有的荆州、扬州、交州,蜀国占有的益州。邓芝在分析两国地理上的优势时,只提了 蜀有重险之固。这“重险之固”,指益州一个州,承认了对吴对荆州的占有。在承认吴对荆州占有的基础上,指出只有将两国 的长处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鼎足而立,不论是生存还是发展,两国都需要联合。

还指出了吴魏两国不可能长久联合。因为吴王是委身于曹魏。 这种不平等的联合必然会使曹魏不断向孙吴提 出其难以接受的要求。总有一天吴国会因无法忍受而拒绝曹魏的要求,从而导致曹魏的讨伐。如果吴蜀不能恢复联盟,仍然封魏的话,在魏征讨吴国的时候,蜀国必定会攻打吴国,吴国会陷入两线作战,有亡国的危险。对于蜀汉伸出的橄榄枝,孙权决定恢复吴蜀联盟。

在邓芝出访孙吴之后,孙吴为了表示恢复和蜀汉关系,派出了张温回访蜀汉。孙权的态度之所以发生如此重大的变化,也说明蜀汉改变了对荆州的态度。张温到蜀汉之后,给蜀汉上章说:

昔高宗以谅暗昌殷祚于再兴,成王以幼冲隆周德于太平,功冒溥天,声贯罔极。今陛下以 聪明之姿,等契往古,总百揆于良佐,参列精之炳耀,遐迩望风,莫不欣赖。吴国勤任旅力,清澄 江浒,愿与有道平一宇内,委心协规,有如河水,军事凶烦,使役乏少,是以忍鄙倍之羞,使下臣 温通致情好。陛下敦崇礼义,未便耻忽。臣自远境,及即近郊,频蒙劳来,思诏辄加,以荣自惧, 悚怛若惊。谨奉所贵函书一封。

张温这封表章,表达了一个实质性问题是“吴国勤任旅力,清澄江浒”这句话。“江浒”就是长江流域,就是指长江中下游,包括荆州在内。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吴国依靠本国军民的力量,扫清了长江流域,实际上就是再落实一遍,蜀国决策者是否认可了吴国对荆州的占有,放弃了与吴国争夺荆州的打算。张温提 出这个问题,就是看看蜀国君臣作何反应,对吴国占有荆州是否承认。

蜀汉的态度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根据对李严的分析无疑是对吴国的荆州的占有是承认的。

刘备永安托孤时,让诸葛亮和李严并受遗诏辅后主,并让李严任中都 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成为蜀汉的二把手。

永安是蜀汉进攻荆州的前哨,刘备对李严这样安排,表明蜀汉还想要夺回荆州。但是,刘备去世以后,李严被诸葛亮调离永安,屯驻江州(今重庆市),镇守永安则是名声不大的陈到。 这表明此时蜀汉已无意再和孙吴争夺荆州。

蜀汉的钳形夹击中原是蜀国始终坚持的战略方针。蜀汉放弃了与孙吴争夺荆州,并没放弃从东西两路夹击中原的钳形攻势。只不过是把东路这支 进攻中原的钳臂由自己的军队变成了孙吴。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蜀汉派陈震前去祝贺,双方约定:灭曹魏之后,天下的九 州中豫、青、徐、幽四州归吴,充、冀、并、凉四州归蜀,司州两家平分。双方并盟誓说:“自今日汉、吴既盟之后, 戮力一心,同讨魏贼,救危恤患,分灾共庆,好恶齐之,无或携贰。若有害汉,则吴伐之;若有害吴,则汉伐之。 各守分土,无相侵犯。”

孙吴与蜀汉联合伐魏,说明蜀汉两路夹攻中原的钳形攻势中,东路军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蜀汉北伐曹魏的目的显然不是攻克中原,而是占据关中,形成进攻中原的另一支钳臂,和东吴二分天下。

诸葛亮北伐的直接目标是进占陇右,进而进占关中

从蜀汉建兴六年(228年)到建兴十二年,七年之间,诸葛亮带领蜀汉军队五次进攻曹魏, 一 次防御性作战。

笔者认为诸葛亮北伐是三步走战略

根据吴蜀二分天下的战略

诸葛亮的第一步就是拿下陇右地区,陇右是雍州(关中平原)和凉州的结合点,拿下陇右后蚕食凉州,在西面和南面进占关中。

第二步 则是进占运河盆地的河东之地,进而占据整个并州,要保关中必须要占据河东之地,马超、韩遂等关中军阀,并没有占据河东之地,导致关中门户洞开,结果导致被曹操消灭。

第三步则是在占据并州后,依靠太行山,东出冀州,冀州的西部的山川之险尽在太行,在占据冀州后,和东吴决战于中原。

实现计划的第一步就是攻占陇右。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进攻的目标就十分明显地指向陇右。他否定了魏延出子午谷直逼长安的主张, 说:“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诸葛亮所说的“坦道”,就是 出阳平关,入魏境沮县(今陕西略阳东)、下辨(今甘肃成县西北)到达陇右祁山这条路。

这条路经陇南山 地,走过一段高山深谷之后,到达沮县就开始趋于平缓,从沮县到祁县一段,还可以借汉水以通漕运。

此次出 兵,诸葛亮作了周密的安排,分兵两路, 一偏一正。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所领军队为偏军,这支军 队不出阳平关,而是直接由汉中北上进入箕谷(秦岭山谷名,今陕西褒城西北),扬言从箕谷进攻眉县。曹 魏方面闻此,急令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驻扎在眉县,专门对付赵云偏军。

当关中曹军的注意力全部集中 在赵云偏军身上的时候,诸葛亮率领的蜀军主力突然出现在陇右。迅速占领了天水郡(治今甘肃天水市西北)、南安郡(治今甘肃陇西东南)、安定郡(治 今甘肃泾川北)。 一时间,陇右五郡有三军叛归蜀汉,只有陇西(治今甘肃陇西附近)、广魏(治今甘肃天水 东)二郡不服。

曹魏朝廷十分惊慌,令右将军张邰率领步骑兵五万,前往陇右进击蜀军。张邰率部沿关陇 小道迅速西进,过陇县进入关陇古道,沿此路登上陇山,意欲从街亭要地进入陇右,挫败蜀军占领陇右的意图。

诸葛亮一面进攻陇右未下的其他两郡, 一面派马谡率军往街亭阻击魏援军。实际形成关门打狗的态势,让马谡阻击张郃为占领全部陇右地区争取时间,奈何马谡纸上谈兵丢失街亭,魏援军迅速通过街亭开到陇右。诸葛亮军 西有陇→未降,东有曹魏援军上陇,随时出于里外夹击的危险境地,只好撤回汉中。

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是在第一次北伐失利当年的十二月。这次北伐没有走祁山老路,而是经故道出 散关,直逼陈仓。这次出兵之所以没有直指陇右,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曹休在东线 与孙吴的战争遭到惨败,魏将张邰被调往东部支援,关中力量虚弱。第二,当时正值十二月隆冬,如果出祁山, 一来离关中较远,二来汉水河道结冰,漕运不畅。这次的目的依然是陇右,陈仓位于于关中平原西端,在关中和陇右之间。占领陈仓,可切断两者联系,进而攻占陇右地区。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的目标仍是陇右。蜀汉建兴七年(229年)春,蜀军又对魏国边境上的武都(治今甘 肃成县西)、阴平(治今甘肃文县西北)二郡发动进攻。武都、阴平二郡突入蜀汉境内。

武都郡的治所下辨,是蜀军出祁山进攻陇右的必经之路,而阴平又是入蜀阴平小路的起点。这两 个地方,可作为蜀汉北伐占据关陇的桥头堡。这次出兵,诸葛亮派的是将军陈式。曹魏雍州刺 史郭淮听说陈式攻打武睹、阴平二郡,亲自率兵救援,欲攻击陈式。诸葛亮则率军北上至建威(今甘肃西 和县北),阻止郭淮军南下,郭淮自料敌不过诸葛亮,引军撤退,而陈式也攻下了武都、阴平二郡。

蜀汉建兴八年(230年),曹魏分兵数路向汉中发动进攻。大将张邰率军出子午谷,大将曹真率军出斜谷,司马懿率军由西城逆汉水而上,三道伐蜀,会攻汉中。诸葛亮事先做好了准备, 一面积极进行防御,同时又派大将魏延率军西入陇右,跳出外线作战,把敌人往外线掉,牵制曹军的力量。由于曹军内部意见不一,再加上雨季 进入汉中的谷道异常难走,曹军无功而返。而在陇右的魏延却在阳溪(今甘肃武山县西南)大获全胜。

蜀汉建兴九年(231年)春,诸葛亮第四次出兵北伐。这一次是二出祁山,进攻的目标仍是陇右。诸葛 亮率大军围困祁山,派部将王平另守南围。诸葛亮的战术是围点打援,引诱曹魏大军出来决战。曹魏主帅 司马懿看出了诸葛亮的意图,在吃了点小亏之后采取了只守不攻的消耗战。蜀军由于粮食供给不上,蜀军只好撤兵。

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这一次蜀军没有直攻陇右,而是沿褒斜道出斜谷进入 关中,目标直指离长安二百多华里的眉县。诸葛亮作出攻打眉县的姿态,有两个目的。第一,寻找曹魏关陇主力司马懿作战。因 为司马懿是个军事经验十分丰富的将领,不打垮司马懿的关陇主力,要想占领陇右,进占关中是不可能的。

诸葛亮把战场选择在长安西二百多里的眉县,摆出一副欲攻长安的姿态,逼着司马懿出来决战,如果司马懿出不来决战,蜀军就在眉县一带屯 驻,切断陇右与关中的联系。陇右与关中久断联系,必定难以长久支持,蜀军就可以达到占有陇右的目的。

起初司马懿并没有看出诸葛亮切断从渭河南岸的五丈原北上占据北原切断渭河,断关中和陇右的意图。司马懿曾说:“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 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司马懿并没了解诸葛亮的意图。五丈原在今陕西岐山县城 南二十公里处,是一座高约一百五十米,宽约一公里,长约五公里的平坝。诸葛亮为了和司马懿主力决战, 根据古人的阵法创造了适于大规模战斗的八阵法,而五丈原的地形正适于八阵作用的充分发挥。诸葛 亮就是要在五丈原与司马懿决战。五丈原北临渭水,南近太白山,东面皆深沟。在五丈原北面,隔渭水与 北原遥遥相对。占据五丈原和北原,就控制了渭水,切断了陇右与关中的水上通道。

占据五丈原意图就是切断陇右与关中的联系。最先看出诸 葛亮意图的是曹魏雍州刺史郭淮。他对司马懿说:“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 国之利也。”郭淮的提醒使司马懿恍然大悟,他急令郭淮屯驻北原。果然,郭淮到了北原,堑 垒还未修好,蜀军就前来进攻了。结果被郭淮击败,司马懿在渭河北岸坚守不出,诸葛亮在此叫阵不断,可惜天命使然,最终诸葛亮星陨五丈原,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结束,蜀汉之后的北伐再也不能和诸葛亮北伐相提并论。

有人说诸葛亮北伐滥用民力,最终导致蜀汉灭亡,我认为是不客观的,蜀汉只有北伐才有机会变强,如果不北伐灭亡是早晚的事。

与曹魏国力相比,蜀汉显然是很弱的,从地域看,曹魏占有青州、冀州、兖州、州、幽州、雍州 凉州、司州、并州,而且还分占了东吴荆州、扬州各一部分,而蜀汉仅据有益州一地。

根据三国人口的记载,蜀汉人口94 万,曹魏人口443万,魏国人口约为蜀汉人口的五倍,这种力量的悬殊一目了然。魏国地广物博,人多兵多。在这种情况下,蜀汉欲寻求生存,不外有两条: 一是挖掘自身潜力,二是开疆扩土,向外发展。诸葛亮南征南中就是对自身进行整合,整合了南中的力量,终于凑够了十万大军,第二步就是开疆扩土整合陇右的力量。

关陇地区对于蜀汉国力的增强确实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陇右自古以来就是个出勇将强兵的地方。三国时,曹魏方面的庞德、蜀汉方面的马超、姜维都 是陇右人,也都是当时有名的战将。

陇右地区兵强将勇,民风强悍,这对于需要转弱为强的蜀汉政权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刘备入蜀,即得 马超,但由于重点放在荆州,没能使马超在陇右发挥作用。当蜀汉需要马超发挥作用时,马超又不幸去世。 诸葛亮首出祁山,得陇右人姜维,这对于进占陇右,以陇右之兵壮大蜀汉军事力量无疑是如虎添翼。

陇右不但有强兵勇将之源,还是战马的产地。汉代史书记载,凉州“习俗颇殊,地广民稀,水草宜畜 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从西汉至隋唐,陇右地区一直以畜牧发达著称。这对诸葛亮所在的蜀汉意义不亚于兵源。 诸葛亮北伐,主要是与曹兵展开陆战,以后出关东进,更是在平原陆地作战。为此,蜀汉不仅需要强大的步 兵,而且还需要强大的骑兵。

陇右还是一个大产粮区。从西汉时起,朝廷就在这里移民实边,广开屯田。陇右之俗,“勤于稼穑” 说明这个地区有比较发达的农业。三国时,曹魏大将夏侯渊讨平陇右,还击武都郡,收氐人之谷十余万斛。

陇右对于进攻关中还有地理上的优势。从汉中直攻关中,要走幽谷 栈道,军粮转运十分困难,而从陇右进攻关中,水路有渭水顺流而下,陆路有关陇古道直达关中,没有什么 天然屏障。

强兵悍将,战马利兵,粮食充盈,这些无疑都是国家实力的标志。因此,占有陇右,将使蜀国在三方面的实力大增,而且又具有东进的地理优势,将会建立起对曹魏产生极大威慑力的攻击态势。

诸葛亮北伐时,吴蜀联盟起到了作用,早在诸葛亮积极准备北伐的建兴四年(226年),孙权就开始了对曹魏的进攻。孙权亲率五万大军攻 打曹魏江夏郡,同时又派诸葛瑾进攻襄阳,派别将进攻寻阳。

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的前夕,孙权又在石亭 战役中设计大败曹休,斩杀和俘虏万余人,缴获牛马骡驴车乘万辆以及几乎全部军资器械。若不是贾逵轻 军兼程及时增援,曹休军有可能全军覆没。

蜀汉建兴八年(230年),在曹魏向汉中大举进兵遇阻撤军后不 久,孙吴在东线又向曹军发起了进攻。在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 伐时,孙吴也出兵大举攻魏。这次出兵分三路:西路军由陆逊、诸葛瑾率领,约万余人,由江夏、夏口进攻襄 阳。东路军由孙韶、张承率领,约万余人,进攻广陵之淮阴(今江苏淮阴市西南)。孙权亲率10万大军为 中路,进攻合肥新城,以吸引魏国援军,围点打援。

总观东吴对曹魏的这些进攻,都是在诸葛亮北出关陇战役的前后。由于东、西两条战线没有统一的指挥,从而影响了实际的效果。

诸葛亮的北伐堪称史诗级北伐,七年北伐,除街亭失利损失少量兵卒,在此后的征战中,不仅没有损兵折将,而且在第三、第四两次北伐均打了胜仗,还夺得了魏国的土地人民,仅武都郡所领有二万余户, 八万余口。在两次因粮尽退军途中,又击杀魏名将二人。第三次北伐所得武都、阴平二郡,地处蜀汉西北边陲,既可北上陇右,又为汉中左臂,有利蜀汉北部边境的防守。

诸葛亮在有限的资源北伐取得了这么大的盛势,可惜天命不在,丞相要是有着司马懿的寿命,等到魏明帝死,再度组织北伐,复兴汉室,迁都长安,炎汉再度复兴,中国可能就不会再陷入东晋十六国战火纷飞的黑暗三百年。

8 阅读:3095
评论列表
  • JKL 11
    2024-03-16 17:16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随着年龄慢慢长大,越来越深有体会诸葛亮的不容易,

  • 2023-12-30 18:42

    只有第一次北伐有机会,可惜功败垂成!

    回首往昔 回复:
    第四次也是有机会的,奈何李严拖后腿.
  • 2024-05-09 16:20

    蜀汉的国策是隆中对兵分两路北伐曹魏,孙吴的国策吞并荆州益州南北分治,曹魏的国策是南下统一全国。蜀汉地形非常不利呈哑铃型定都成都难以顾及荆州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反应。孙吴第一次偷袭时就该与孙吴打一架直接打残。汉中没有荆州重要,蜀汉把孙吴当盟友孙吴天天想着荆州早晚出事。

    犀獾 回复:
    汉中是益州的安定之本。汉中在曹操手里,益州就会不安定。要是孙刘这时候真打起来了,曹操没准就真得陇望蜀了。
  • 2024-01-01 15:18

    孙吴背刺杀了关羽,夺了荆州,乃不共戴天的仇人。诸葛亮为何一直要北伐曹魏?[呲牙笑]

    大茄子 回复: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 PVP 4
    2024-04-12 15:25

    [微笑]北伐如同创业,不北伐如同打工。 [微笑]如果不创业就不会成为富一代,创业了就能成为富一代。打工是成不了富一代的,不要打工,要创业。。[微笑]北伐十数次,两代人都次都失败,如同创业创的家破人亡,说明打工更适合。。。

  • 2024-05-15 19:20

    编者熟悉三国历史,分析有理![点赞]

拓跋腾

简介:主要写作 元明清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