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3月6日消息,欧盟将很快启动对来自我国电动汽车征收追溯性关税。
具体来说,欧盟委员会计划开始对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进行海关登记,这意味着,如果欧盟贸易调查后来得出结论认定,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获得了不公平的补贴,那么从那时起,它们可能会受到关税的打击。
图: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电动汽车海豚Mini在墨西哥墨西哥城宣布推出低成本电动汽车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表示,对我国电动汽车出口的海关登记就这未来几天内启动,也就是说,征税启动时间节点可能大大提前了。
目前,欧盟委员会正在对中国电池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以确定是否征收关税以保护欧盟生产商。虽然本次反补贴调查将于今年11月结束,但是欧盟仍可能在今年7月就提前开始实施临时关税。
从3月5日欧盟发布的一份文件显示,欧盟委员会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中国电动汽车得到了补贴,如果中国在调查结束前继续加速对欧洲出口电动汽车,欧盟汽车生产商可能会受到难以修复的伤害。
数据显示,自去年10月欧盟正式启动对我国电动汽车的调查以来,电动汽车的进口量不减反增,目前汽车同比增长了14%。
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电动汽车全球销售944.8 万辆,渗透率达31.6%,占全球电动车比例为72.5%,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供应国。
虽然欧洲加速收紧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的限制,但中国车企海外扩张的步伐并没有停止。据研究机构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上周四发表的一份行业展望中所示,去年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在海外投资高达282亿美元,其中约四分之三流向了欧洲、中东、北非以及亚洲其他地区。
法国投资银行Natixis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Alicia Garcia Herrero表示,对中国的地缘政治方面的担忧,以及中国电动汽车供应链的“产能过剩”问题结合在一起,引发了西方国家的担忧。
也就是说,中国在全球的贸易摩擦不断,国内也面临经济下行需求萎缩,从而带来的汽车产能过剩问题,将促使企业将更多的电动汽车和电池低价推销至国外市场。
荣鼎集团的报告还补充道,随着中国从投资电池制造,转向加大在欧洲、拉丁美洲和亚洲各地的电动汽车制造工厂的投资,今年中国在海外的电动汽车投资生产活动可能仍会“保持强劲”,从而缓解一部分来自欧洲关税的阻力。
荣鼎集团认为,今年中国汽车企业可能拥有的一个重要市场机遇,是投资对象国需要引入高附加值产业并带来创造就业的机会,从而换取中国车企市场准入的机会。
例如,在芬兰,中国锂电池材料生产商宁波杉杉宣布投资一家价值13.5亿美元的工厂,而北京当升科技已与芬兰矿产集团成立了一家价值8.44亿美元的合资企业,生产电池材料。
去年,中国在欧洲电动汽车相关行业的投资中,有92%流向了芬兰、匈牙利和瑞典。芬兰驻香港总领事蒂莫·坎托拉(Timo Kantola)表示,电动汽车电池项目有利于芬兰,因为可以帮助芬兰获得所需的一些稀有矿物。
据机构预测,中国今年出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产品的总规模可能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折合约1390亿美元。这引发了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的焦虑情绪,因为大量低价产品将会对当地市场形成巨大冲击。种种迹象表明,美国和欧洲已经加快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审查和限制。
图:根据格隆汇的数据。到2025年,中国制造商将能够生产4800吉瓦时的电池,是电动汽车制造商需求的四倍
目前,欧盟委员会已对中国电动汽车和一家火车制造商展开反补贴调查。
此外,欧盟新电池法案要求2025年2月起,出口欧盟汽车电动汽车电池必须按照欧盟标准进行碳足迹测算,并通过欧盟机构认证。
然而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有效统一的碳足迹认证体系,针对具体行业的碳足迹计量方法和相关工具也尚未发展成熟,也就意味着我国电池产业链是否能继续出口欧盟将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则对中国在东南亚加工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征收进口税。
此外,美国政府已经禁止使用来自 “关注的外国实体”,主要包括中国的电动汽车电池材料。
总之,在面对美国和欧盟的强劲“贸易逆风”下,我国电动汽车和新能源产业链是否能还保持“弯道超车”,关键在于我国企业是否能提供西方国家目前存在的供应链空白,并提供优势产品,而不是依靠难以长久维持的低价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