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泥河湾:人类起源之地草原猛犸象的故乡,全球首现200万年前古人的美食盛宴遗迹

船长卡戎 2024-01-23 09:09:10

从大约200万年前开始,直到大约1.1万年前的这段时间,在地质学上被称为“更新世”。这是一个离我们现代生活最近的史前时期。那时,地球气候经历了反复的变化:一会儿干冷无比,大冰川覆盖大地,这被称作“冰期”;一会儿又变得温暖湿润,就像我们现在熟悉的气候一样,这就是“间冰期”。但总的来说,更新世还是以寒冷气候为主,所以大家通俗地称为“冰川时代”。

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猛犸可算是那个时代的明星动物,它们适应了严寒环境,繁衍生息,成为了冰川时代的骄子。“猛犸”这个名字,其实是从鞑靼语来的,意思是指“地下居住者”。

您可能觉得好奇,为什么会这么叫呢?

原来啊,人们首次发现猛犸这种远古巨兽的时候。它们的遗骸往往是半埋在地下的,就像住在地底一样。由于多数情况下找到的猛犸骨头、牙齿等都是深藏地下且已经死亡很久了,所以就有了这个形象而贴切的名字。

猛犸牙

有一种叫做草原猛犸的,可是所有猛犸中最大的。请您想象一下,这种猛犸象站起来高度大约有4.5米,差不多1层半楼那么高;光是长在嘴巴前面的那两根大牙就有达到2.5米大约1层楼的高度;体重更是达到了15吨接近15辆小轿车那么重!不过尽管个头庞大,它的身上却只稀疏地覆盖着一些毛发,和我们印象中的真猛犸不一样。草原猛犸象跟我们现在常见的大象不太一样。从侧面看,草原猛犸象身体最高点是在背部,然后背部线条很陡峭地向下倾斜,就像一位驼背的老人一样。

以前,国际上的学者大多接受英国专家Lister的观点:认为草原猛犸象最早是从西伯利亚东北部地区开始繁衍生存的,时间大概是在120万年前。但现在,华北地区找到的草原猛犸象化石大约在200万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因此,草原猛犸象的起源地点应该是在华北地区。实际上草原猛犸象从适应温暖森林环境的南方象,变成能抵御严寒苔原气候的长毛猛犸的重要转变阶段,也应该是在我国的华北地区完成的。

草原猛犸

发现且证明这个草原猛犸起源的就是我国的泥河湾遗址群。这是一个位于河北阳原县的小山村,可别看他是个小地方。这里保存了从200万年前至今的丰富历史记录。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在这一带已经发现了并命名了300多个遗址点。而在全世界范围内,这样的史前遗址只有50多处,可见其珍贵程度。

泥河湾

在遥远的200万年前,泥河湾地区曾经是一个面积广阔的大湖足有9000多平方公里那么大。湖中鱼虾众多,湖边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所以许多哺乳动物包括咱们刚才提到的草原猛犸象都在这里生活和繁衍后代。包括人类祖先也在这里安居乐业。大约在1.8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这个大湖逐渐消失,原来的湖底区域经过变迁露出了现在的泥河湾地层。

马圈沟遗址

在2001年,河北的考古工作者在泥河湾盆地的马圈沟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了草原猛犸象走过时留下的脚印痕迹。然后有意思的部分来了:考古学家们找到一些鬣狗和早期人类吃剩的草原猛犸象骨头碎片,这些骨头来自同一只猛犸象。

您没有看错,重达15吨2层楼高的草原猛犸,被200万年前的古人类吃了!猛犸骨头碎片上面,还能清楚看到古人用石头工具割肉、敲骨吸髓的痕迹,就像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刀切过的痕迹一样。另外,现场散落着很多石块,这些石块断面很新。经过仔细拼接后发现,原来它们是从大石头上打下来的,许多石片能重新组合成更大的整体。这就说明,古人类把这些石头搬到了这里,并且就地制作石器,比如把石头敲打出锋利的边缘,用来切割食物和其他用途。这是首次揭示出大约200万年前古人类在这里吃饭的生活遗迹。看来只要是人就喜欢聚餐,真是自古以来。

猛犸肋骨旁有石器留存

从泥河湾遗址的情况看,在这个大约东西跨度60多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的区域内,考古学家们惊人地发现了大量连续不断的史前人类活动遗址。这些遗址的时间跨度从200多万年前一直延续到大约1万年前,期间并未出现明显的文化断层或人类活动空白期。换句话说,在这广袤的土地上,古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脉络几乎未曾间断,连绵不断。这一发现为我们了解人类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

0 阅读:13

船长卡戎

简介:上班带娃看书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