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北京挖出韦小宝之墓?明朝发髻清朝龙袍,还没有性器官

讲述小胡说 2024-04-22 18:40:44

“快来,快来,这儿好像挖出来一个棺材!”

2006年5月,北京石景山的一个建筑工地上,一辆挖掘机在无意中发现了一座古老的坟墓。当工人们打开坟墓后,一股刺鼻的气味弥漫开来,吸引了大量人来围观。

墓葬虽然朴素,但墓主却身穿一套高贵的一品武官朝服,里面竟还有一件华丽的五爪龙袍,而陪葬品中还发现了一件龙袍。

令人惊讶的是,就算他在清朝担任官职,但他却梳着明朝时期的发髻,这种矛盾服饰和发型让人疑惑不已,他究竟是谁?

古铜色男尸

建筑工地的工人都伸长脖子好奇地看向坟墓内部,只见里面躺着一名男性的干尸。然而,他们对尸体并不感兴趣,他们只关心这里面有没有宝贝,在取走了金银财宝后,坟墓和干尸被遗弃在了荒郊野地。

随后接到群众举报,考古队的人才到了现场,可此时棺材里的东西已经被洗劫一空,剩下的只有几个不起眼的铜币了。

根据初步观察,墓主人的身高约为1.73米左右,皮肤呈古铜色,头发保存完好。考古人员初步判断他的年龄大约在60岁左右。

此人身穿清代官员的朝服,上面绣有麒麟的图案,这种装束通常是清朝一品大员的标志,可他却梳着明朝的发型。

在清朝实行留发不留头的国策下,违抗这一政策是一项掉脑袋的罪行,这种矛盾的行为引发了工作人员的疑问,是什么原因使墓主人如此行事呢?

更令人惊奇的是,当考古人员剥去干尸身上的一层又一层衣物时,一件华丽的龙袍突然显现出来。

龙袍在那个时代被视为绝对的禁忌,只有皇帝有资格穿戴。普通百姓和一般的特权阶层绝对不能触碰或穿戴这样的服饰。可能会导致诛九族的严重后果。

历史记载中唯一提到过一个例外是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他在死后被赐予穿戴龙袍下葬,但历史上记载他在顺治帝统治下遭到严重清算,墓葬也受到干扰,因此这具龙袍的穿戴者并不一定是多尔衮,而且身高也与他不符。

然而,在那个时代,除了皇帝之外,有一类特殊的人也有权合法穿戴龙袍,那就是戏子。令人惊讶的是,经过专家鉴定,这件龙袍被确认为真正的珍贵品,而不是一般的戏服。

很快,考古学家们在对发现干尸的地方进行了再次勘探后,发现了一块刻有以下文字的棺材板:"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拙吾黄公之灵柩。"

中宪大夫在清朝被归类为四品文职官员,不属于高级官员,通常不享有皇亲国戚等特权。然而,这位名叫黄拙吾的中宪大夫所穿戴的服饰引发了更多的疑问。

因为他的服饰明显表现出一品武官的等级标志,如麒麟。在清朝时代,这些标志通常只有皇亲国戚和一些高级贵族才能拥有,而四品官员像黄拙吾通常只能穿着带有一些鸳鸯图案的衣物。

因为古代等级制度非常严格,等级在服饰上得以明显体现。不仅如此,黄拙吾的陪葬品中还包括了一件龙袍,这使事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一个普通的四品官员怎么会在死后被允许身穿龙袍,并且陪葬的陪葬品中还有另外一件龙袍?

尽管考古学家们努力搜索各种历史文献,却未能找到任何有关黄拙吾这个身份的记载。这意味着黄拙吾这个人在历史上似乎从未被记载。

经过深入的研究和考古分析,他的下葬年代被确认为康熙年间。等把他身上的衣服都脱掉后,工作人员还惊奇的发现,他居然是六个脚趾。

然而等人们将尸体翻到正面时,更震惊的一幕出现了,尸体居然没有生殖器,难道他是宦官韦小宝?

韦小宝是小说《鹿鼎记》里的人物,是皇上身边的红人,参政期间皇帝赐给他很多的官职,可韦小宝只是书中的角色,历史上并没有他的记载。况且说中他是一个“假太监”。

众人开始深入研究"黄拙吾"这个名字,试图通过拆字解开谜团。这三个字的逆序排列,变成了"吾、拙、黄",意味着"我是一个被废黜的皇帝"

这种名称不可避免地与皇室有着密切的联系。让人们越来越认为这位干尸可能与皇室背景有关。

既要和皇室有关,又要和清明两个朝代都有关的人,还要是皇子,那就只有明朝朱四太子朱慈炤和清朝的顺治帝了。

我们先来说说朱慈炤,他是明朝皇帝朱由检和田贵妃所生的第四子。朱由检可以说是明朝历史上最为令人感伤的皇帝之一。他在即位之初采取了除掉"权奸"魏忠贤的行动,被誉为"众正盈朝"。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渴望重振大明的皇帝却一步步将国家引向了覆灭的边缘。在他统治下,明朝陷入了政治混乱、财政困难以及社会动荡的局面,最终导致了大明朝廷的灭亡。

北京城被攻破后,朱慈炤便被俘虏,李自成亲率大军出征时他逃往河南,随后向南继续漂泊。

最终在凤阳遇到一位名叫王的明朝老官员。王老先生怀念先帝的恩德,冒着风险将他留在家中,为了保护他并将他改名为"王士元",也可以理解为“原是王”。

王老先生去世后,朱慈炤失去了依靠,只能继续流浪。幸运的是,在浙江他又遇到了一位名叫胡的前明官员。胡先生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化名王士元的朱慈炤,从此,他一直在浙江余姚以教书为生。

王士元一直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一直活到了康熙朝末期。本来可以寿终正寝,但一场意外的起义最终揭示了他的真实身份。

到了康熙四十七年,朱慈炤已经七十五岁高龄,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包括一位妻子、一位妾室,六个儿子、三个女儿以及一个孙子。

他一直守口如瓶,未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世,但按照朱家的传统,他为儿子取名时按照"和"字辈排位,并选择了带有土字旁的字作为名字。

这些举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怀疑和注意,特别是一念和尚在浙东起义时打着他的旗号。最终,这位隐藏了几十年的前明皇子遭到了报复。化名王士元的四皇子及其全家被捕,他的妻妾和女儿都自杀身亡。

尽管朱慈炤是皇室后代,理论上具备穿戴蟒袍的资格,同时也有资格带着龙袍下葬,但朱慈炤是明朝的太子,而这与清朝官服不相符。这本身就很矛盾。

再来说说顺治帝,如果这个人真的是被废黜的皇帝,那么根据历史记录,康熙年间唯一被废黜而下落不明的皇帝只能是顺治帝。

顺治帝一生都深深痴迷于董鄂妃,而她的去世让顺治心情沉重,甚至有了放弃帝位,隐居修道的念头。然而,关于顺治帝之后的生平走向存在不同的传说。

一种说法认为,由于孝庄皇太后的反对,顺治并未真的去修道,最终因病去世。另一种说法则称,顺治皇帝成功修道后隐居在五台山,但这种情况下他应该会身着僧袍下葬,或者穿着龙袍。因此,将他的身体再次穿上官员的衣服似乎不合理。

此外,根据《清实录》的记载,顺治皇帝被葬于清东陵的孝陵中,这与干尸的发现地点不符,很明显,这具干尸不太可能是顺治皇帝。

他究竟是谁?

综合考虑了现场的资料后,考古队提出了两种可能性关于墓主人的身份。

首先,有可能墓主人是一位一品武官,曾被皇帝赐予龙袍,但后来遭到贬斥,最终在去世后将所有的官服和龙袍都穿在身上。但在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另一个推测是,死者可能与清朝皇帝有着极大的血缘关系,甚至直接与皇室地位相关,但由于缺乏文字资料,这一身份没有被历史记录所记载。

这两种可能性都提供了新的视角,但干尸的真正身份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2009年8月20日这具干尸首次对外展出,他被展示在一个恒温的双层玻璃柜中,保存得极为完好,使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干尸的上半身。

头发经过修复和整理后,顺利梳理至脑后,而整个身体的骨骼保持了出奇地完整。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皮肤和肌肉组织的暗红色。

我们暂时无从查起他到底是谁,历史中本就存在很多未解之谜等着我们去揭开,或许这就是历史的迷人之处,吸引着我们不断向前探索。

0 阅读:2

讲述小胡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