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在此,诸神退位,上山之前的姜太公经历了什么?

便亦文人文 2024-10-15 05:38:52

作为封神演义的主角,同时也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姜子牙的历史形象和艺术形象都流传广远,圈粉无数。八十岁入仕,建不世基业,异姓封公爵,一生富贵又寿考,无比励志又百搭,无论你仰慕建功立业的英雄,位置显赫的贵人,或财务自由的土豪,都会发现他是顶级的存在,甚至信仰超自然力量的人士也能在他身上发现闪光点:过去农村盖新房,梁上必写“太公在此,诸神退位”,足见其影响力。而较之少之又少的信史,小说中的姜子牙形象,更为细腻,填补了八十岁以前的空白,也天马行空地构想了他成不世之功的历程,只是不知如此演绎,是让这个人物更明朗,还是更神秘。

01身世之谜

按演义中说,姜子牙三十二岁上昆仑山修道,七十二岁下山,学制四十年。三十二岁前的情况不得而知,但在那个时代,也人到中年了。从现实中看,选择在中年成为宗教界人士的,并非全混得不好,也有为追逐终极真理而选择修道的例子。

不过从书中看,姜子牙有个年轻时的好友宋异人,乃朝歌富户,姜子牙下山后生计无着,宋异人全力照拂,从娶妻到就业,堪称无微不至,而同时,无论在两人独处还是与马氏在一起时,宋异人只说姜子牙昆仑学道,而绝口不提学道前的经历,我们大略可以推知姜子牙年轻时候家里也是富户,三十二岁上因突发或持续的厄运,失去了所有的财产和亲人,看透世情,才去的昆仑山。

02过往云烟

要说理由,并不复杂,相同层次的人更易成为知交。书中看宋异人是承祖荫基业,所以年轻时候也是个富二代,在那个年头,能和这种人建立深厚友情的,不是同类人,就是游侠。

但姜子牙的性格并非游侠儿,其人忠厚老实,并且在做小生意的过程中体现为木讷和社会经验少,不可能是闯荡过江湖的人物。当然更不可能是商人。或曰姜子牙会编笊篱,当是小商贩或手工业者出身,但此论也不成立,试想如果是这类人家的子弟,怎么可能如此不适应社会底层生活?

03旷世英雄

不过历史上的姜子牙更加神秘莫测,或许是因为信史不足的缘故,总有若干块拼图凑不完整。此公姜姓,吕氏,有姓有氏,可见是贵族出身。不过到了他这辈家道已经中落,“尝屠牛于朝歌,卖饮于孟津”,在抑商主义的大背景下,可说是相当窘迫,而这一段经历。也给小说提供了好素材。

不过姜子牙也是幸运的,世家背景给了他学习高级文化的机会,商朝正逢奴隶社会,文字尚属于贵族和神职人员的专属,不用说奴隶,就是平民,想学点文化也不那么容易。正是巨大的幸与不幸交织,才孕育了这么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04卜筮之奇

后来大概是年龄大了干不了这类屠沽营生,加上当时西方的周部落崛起,骎骎然有东进之志,于是太公弃商从渔,当起了山林隐逸。自古以来,此举基本都是手段而非人生选择,所谓“翩翩一只山林鹤,飞来飞去宰相衙”而已。

所以后来文王访贤,卜筮得飞熊吉兆,这一点与封神演义所载相同,古时君主贵族,每有严肃活动必卜卦,姜子牙的发迹,和这次占卜形成了良性互动。而到了若干年后的武王伐纣,姜子牙的表现,则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公元前1057年,“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周军出动,占卜也是大凶,天象与神谕都不理想,此时的姜子牙力排众议,说“枯骨死草,何知吉凶”。随后的牧野之战,成就其毕生功业,而他与卜筮的关系,也更丰富了一层。

结语

姜子牙的奇遇,有人力有天意,有必然有偶然,所以后世王安石评价:向使当初身不遇,老了英雄;而一旦“风虎云龙”之后,便是“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0 阅读:9

便亦文人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