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打垮60万,宋金采石矶大战:虞允文巧妙指挥实现“书生退敌”的奇迹

精彩一页 2023-01-08 23:31:14

公元1149年,北方的金朝出现了内讧,金朝右丞相完颜亮杀了金国皇帝金熙宗,自立为帝,史称海陵王。

1、战争阴云密布

完颜亮野心很大,对南宋是坚定的主战派,坚决主张消灭南宋,尽享江南繁华。他对内整顿了内政,或杀或罢免了一大批主和派,并将当年金兀术的余党后人几乎杀光。

公元1153年,完颜亮下令迁都,从上京迁到了燕京,并开始经营汴京,打算逐步将势力南迁,以便于南下入侵南宋。

南宋和金朝南北对峙的局面

完颜亮对金国进行了总动员。筹集了大批兵员物资,征发25岁——50岁的男子入伍,命令工匠打造各种兵器,征调近50万匹军马,一时间可谓兵精粮足。

完颜亮企图一举吞并龟缩江南的南宋。当年10月初,完颜亮踌躇满志地对下属说:

“从前梁王伐宋,打了几年也没能打下,此次出兵征宋,多则三个月,少则一个月,必定一举成功!”

完颜亮将金国全国大军60万人,整编为32个军,另外还有三万水军,全军兵分四路大举南下。

金军西路进攻陕南,准备夺取大散关。东路由完颜亮亲自率领,进攻淮南。中路准备取荆襄,还有海路,金水军力量从沿海方向进攻临安配合步军。而完颜亮亲率30万水陆主力并进,直取淮南,意图一举攻破江淮防线,直捣南宋都城临安

2、虞允文临阵接替指挥权,拯救江防

南宋负责守江淮的老将刘锜此时正身患重病,卧床不起,只能命令担任淮西防务的建康都统制王权将军,去负责指挥抗金作战。

此时距离岳飞遇害已经过了20余年,南宋军队士气低落、军备废弛,加上朝廷与金国议和多年,对北方强敌毫无防范,两淮防线缺乏军事部署,防守形同虚设,如果金兵大举南下,江淮防线很快就会崩溃。

至于淮西主将王权,更是畏敌如虎,听说金军打过来,吓得诡称奉旨弃城守江,临阵脱逃,直接放弃了江淮防线。守军也随之败退到采石矶,致使金军得以顺利渡过淮河,如入无人之境,江淮很快沦陷,并且金兵长驱直入,很快就直抵长江北岸。

淮河防线轻易被攻破,两淮地区全部失守。刘锜也只能奉命率军退到扬州,固守长江防线。完颜亮率领10余万兵马随后抵达采石矶北面江岸,与宋军隔江对峙。金军兵临长江一线后,完颜亮亲自祭江,打造大批战船,准备渡江攻宋。

采石矶,原名牛渚矶,位于安徽翠螺山临江处。采石矶水流湍急,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千古一秀”之美称。因其地扼守长江天险,少量水军就可令对岸无法登陆,所以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夕阳下的采石矶,景色优美

由于王权的临阵脱逃,导致了宋军的不战自溃,朝廷震怒之下,追究责任,结果王权被南宋朝廷罢免了职务,但是,由于调防效率低下,接替王权负责江防的统制李显忠,尚未能够及时到任。

这就导致江南岸防线的宋军因为换人空缺,而无人负责指挥,江防部队陷入混乱。临安城的南宋朝廷更是人心惶惶。

人人都觉得江防已经守不住了,一旦金人过江,没了大江天险,临安很快就会陷落。许多朝廷官员已经收拾细软,并把家属送往更南方的福建一带,以便自己随时逃跑。

正当完颜亮的南下大军准备由采石矶渡江之际,宋高宗此时也有些心慌,不仅撤了王权的职位,还派宰相叶义问前往长江前线犒军。

然而,这宰相胆子更小,自己不敢去,另派一个时任南宋督视江淮军马府的中书舍人虞允文,临时代表自己派往采石矶犒军。

可笑南宋的暗弱,难怪完颜亮号称三个月灭亡南宋,南宋朝廷从上到下腐朽不堪,胆小如鼠,文官平时吹牛,战时一级推卸一级。

虞允文的职位只是一个中书舍人,也就是文职人员,不知军事,但是虞允文是一个有强烈爱国心的文官,他立即出发赶往前线。

爱国名士虞允文雕像

当他赶到采石矶前线时,却看到士兵们垂头丧气,三三两两地坐在路边,而对岸金兵闹哄哄地正要渡江。

虞允文奇怪地问道:

“金人就要渡江了,你们还在这里坐着干什么?”

兵士们抬头一看,见只是一个文官,没好气地回道:

“将军们都跑了,我们还打什么仗?”

虞允文看到队伍这样涣散,十分吃惊,觉得已经不能再多等李显忠,就立刻召集告诉他们说:

“我就是奉朝廷的命令到这里来劳军的。你们只要为国家立功,我一定报告朝廷,论功行赏。”

士兵们见虞允文出来作主,也打起精神来了。他们说:

“我们吃尽金人的苦,谁不想抵抗。现在既然有您作主,我们也愿意拼命作战!”

于是虞允文便毅然负起了守卫重任,他把四处散处在沿江的军队迅速组织起来。并召集这些军队中的统制张振、王琪、时俊,以及水军将领盛新等人在一起商议,动员和组织部队抵御金军进攻。

有人劝虞允文说:

“你是来犒军的,又不是来督战的,何必多管闲事?你现在代人指挥,一旦战事失利,岂不是要代人受过吗?”

虞允文气愤不已,回答说:

“这怎么能叫多管闲事?现在朝廷有难,前方危急,我怎么能不管呢!”

3、宋金决战采石矶

虞允文除了在江面上派出舟船外,又在沿岸设下伏兵,以防金兵登陆。刚刚布置完毕,金军已经在完颜亮的命令下发起了进攻。

宋金采石矶大战,南宋将士连续击败金军

虞允文召集的采石矶守军不过1万8千余人,完颜亮根本没放在眼里,他亲自指挥数百艘战船,10万大军直接展开渡江行动,其中的70多艘冲到南岸,部分金兵已经登上了陆地,宋军被迫后退。

一旦金军在陆地站稳了脚跟,军势必难敌。危急之中,虞允文冲入战阵,令时俊出战。并且他用了激将法,对统制时俊说:

“时将军胆略过人、声震四方,现在却站在阵后,不是和小女人一样吗?”

闻听虞允文之言,时俊马上挥舞着双刀率军猛冲,拼死力战,直接率部杀入金军队伍。

此时金兵刚刚靠岸,正乱哄哄地整理队形,登陆人数不多,且队形散乱。并且金兵自出兵以来,就没遇到什么抵抗就攻破了两淮防线,士兵们毫无防范心理,此刻骤然遇到打击,立刻乱了阵脚。

而宋军将士却是满怀愤懑,人人奋勇杀敌,冲入金兵阵营大砍大杀,金军完全没有抵抗之心,死伤惨重之下,剩下的人拼命往岸边的船上跑。

虞允文选择的突击时机非常好,正是金兵刚刚登陆,但没有完全上岸之时。此时的金兵未遇抵抗,就登陆上岸,心理更是松懈,上岸人数不多,船只大多在江中。此刻虞允文采取“半渡而击”,正好将金军水陆大军截为两半。

南宋战船高大坚固,水战优势非常明显

这时江中的宋军战船,也阻截住了金军的后续战船,以装有火药、硫磺、石灰的霹雳炮轰击,并猛撞敌船。高大坚固的宋军海鳅战船,装上矮小的金军平底穿,直接将其切为两段,还有的被直接撞翻船。沉船落水的金军士兵在水中载沉载浮,拼命挣扎。

金军水师本就没有好好整训,水军战斗力很差。其所用的战船都是临时制造,基本都是平底船,只能用来装运士兵登陆,在水上作战毫无战斗能力。水军不习水战之下,船只行动不稳,体积又小。北方而来的金人又不了解长江水道,结果被熟悉水战的南宋水军打得半沉半浮,被击沉击伤几十艘。

尽管处境狼狈,但金军仗着人多势众,仍攻击不止,直到傍晚。恰好有一支从光州战场撤退下来数百人伤兵路过这里,尽管个个负伤,但但仍要求参战。

虞允文交给他们一些军旗和战鼓,让他们从山后面大张旗鼓地出现在金军面前,只负责挥动战旗摇旗呐喊、擂鼓助阵就可以。他这么做就是虚虚实实的疑兵之计,让金军摸不清楚宋军究竟多少人。

金军听到战鼓呐喊,震天动地,误以为南宋的援军到了,仿佛看到了当年梁红玉击鼓抗金的一幕,顿时阵脚大乱,纷纷败逃。

百姓们也纷纷前来观战,不少人手持扁担、锄头、菜刀到沿岸滩涂观战,百姓义愤填膺之下,纷纷助威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沿岸人数竟长达数十里,金军大惊,以为宋军早有埋伏,更加无心作战。

虞允文又下令以劲弩射击,射杀逃跑金兵无数,金军大败退回北岸。这一仗南宋军队水陆配合,大败金军,首战告捷,歼敌5000人。

完颜亮本以为渡江一帆风顺,谁知道遭到惨败。他一怒之下,责怪逃回来的士兵临阵退缩,贻误军机,把很多败兵都按军法处置,很多逃回来的伤兵都被虐打而死。

虞允文料到金军虽遭重创,但不会死心,必定还会来犯,于是连夜幕部署:

将战船秘密驶入杨林河口,封锁金军出入的水道;

另派一队海鳅船停泊于杨林河口上游,船上盛以火箭和霹雳炮,安置一批神射手,以霹雳炮和神臂弩杀伤敌人。

虞允文命令水军将领盛新道:

“决不能让敌船逃脱一艘,如果敌船不出杨林河口,就远射岸上的金兵。”

第二天,金军果然再次发起进攻,偷袭的金军战船被宋人抓个正着,南宋水军以船体高大坚固的海鳅船横冲直撞。

宋朝的神臂弓,令金军和后来的蒙古水师一度闻风丧胆

船上的神臂弩和霹雳炮猛烈射击,金兵船沉后纷纷跳水逃生,宋军水师大获全胜。神臂弩威力惊人,不仅射杀船上的金兵,甚至直接射到岸上,射杀不少金国骑兵。

虞允文令盛新率水师乘胜突袭北杨林渡口,一把火烧毁了金军渡江用的船只,金军在淮北用于渡江的水军主力基本上被全歼。

看到采石矶无懈可击,完颜亮气急败坏,又将逃回来的败兵乱杀了一通。无奈之下,只好转移大军到扬州的瓜洲渡,准备从那里渡江夺取对面的镇江。

这时,南宋负责长江防务的李显忠已经赶到了采石矶,听到了虞允文指挥抗击金兵,十分佩服,并与虞允文继续讨论下一步退敌之策。

4、瓜州镇江抵御金军,金军内讧兵变

虞允文料到完颜亮在采石矶大败以后并不甘心,一定会另选渡口,从瓜洲渡江。因此在和李显忠商议后,由自己率领1万6千人赶到镇江增援驻守,宋军的其他部队也都相继到达,防守镇江的总兵力陆续达到20多万人,总算稳定了长江防线。

虞允文在镇江一面修造战船,一面加强部署,为了震慑金兵,以壮声威。虞允文让宋兵驾驶着庞大的车船在江面上游弋,往返巡逻。

宋朝的车船,说明其水师力量和工艺技术比金军领先很多

金军见宋军阵容强大,防守严密,哨探的金军士兵没见过宋军的车船,发现宋军战船在江面像马车一样行驶飞快,而且看不见划船的船桨!金兵探子十分吃惊,赶紧飞马回报完颜亮,完颜亮大怒,把报告的士兵们又打了一顿板子。

此时金军连续惨败,士气低落,士兵们厌战情绪很强。再加上完颜亮虐待士卒,后退者斩,报告实情的人也要挨板子,更加导致士兵们又恨又怕。

此时北方金国大本营已经发生内讧。对完颜亮不满的大臣们,趁完颜亮主力南征,都城空虚,夺了完颜亮的权,拥戴皇室宗亲完颜雍为新帝,并下令将完颜亮贬为庶人,黄河以北地区纷纷响应。但是此时金军主力大军还在完颜亮手里。

从北方传来的政变消息,令完颜亮震惊,但他不以为然,认为军权在自己手里,随时可以杀回去诛杀乱臣。只不过一来一回太麻烦,他觉得当务之急还是渡江消灭南宋,再回去收拾局势也不迟。

然而,后方不稳,人心惶惶。前方将士连吃败仗,士气低落,士兵人人厌战,内外交困之下,完颜亮其实形势很不利,首要处理应当暂停南下,先稳固局势才是上策。

但是,完颜亮不顾客观情况对他很不利,又无视手下将领反对,此时仍然坚持要强渡长江,但他下属们的军心已开始动摇。

在宋朝车船面前,金国矮小的平底船根本不是对手

为了防止临战退缩,士兵逃跑。完颜亮干脆在瓜洲渡发布军纪,恢复过去女真人刚刚崛起时期残酷的连坐制度——“军士逃亡则杀部将,部将逃亡则杀主将”、“什长死则斩伍长,伍长死则斩士卒”,层层追究,军法处置逃兵,金军士兵们更加人心浮动。

11月26日,完颜亮下令准备渡江,并宣布:

“明日全军渡江,后退者斩。”

然而,金国的士兵们再也无法容忍完颜亮的残酷军法,纷纷准备逃亡,有的甚至打算投降南宋。

而完颜亮的属下将领,也意识到渡江进攻会被宋军乱箭射死,后退也会被完颜亮按照军法处决。前后都是死,倒不如杀了完颜亮与南宋讲和,然后各自撤兵回家,这才是唯一的生路!

愚蠢而跋扈的完颜亮就这样逼着士兵们造反了,正所谓恶向胆边生,于是金军将士们暗中密谋反叛,在部将耶律元宜的带领下,次日拂晓,就在完颜亮还在做渡江的美梦时,一大群士兵们涌入完颜亮的大营。箭矢如雨之下,士兵们一箭射中完颜亮的肩膀,然后一拥而上,大家乱刀将完颜亮砍死。

金军将士杀死完颜亮后,向北退兵30里,派出使者与南宋议和,而北方金国新皇金世宗得知前线兵变之后,更是积极与南宋促和。在金军全线撤退后,宋军趁机又收复了两淮地区,采石矶之战最终以南宋的大胜而结束。

5、宋军获胜因素:

军事上,金军水军短板太明显,矮小的平底船,就相当于登陆艇一样,在宋军大型战船面前简直不够看。不是被截断成两半,就是干脆被撞翻,完全无法在水面上与宋朝水师抗衡。

北方金兵本就长于陆战马战,对于水战本就不精通,在二十多年前,金兀术南下入侵,就在黄天荡被围困几十天而不得脱困,当时的金军水师就很拉胯,如今几十年过去,士气低落,士兵松懈,水师力量更是没有得到提升。

江淮一带,水道纵横,长江淮河成了天然防线,金军水军太差,单纯有陆战兵力雄厚,如同瘸了一条腿的巨人,优势无法发挥——船被击沉,登陆都做不到,谈何作战?

宋军的战船既高大结实,速度又快,南宋水军士兵都精通水性,在水上作战有天然优势。宋朝战船的神臂弩和霹雳炮,对金兵有种天然的压迫感。

即便后来的蒙古水师,也仍然不敌南宋水师,直到史天泽和刘整等人帮助蒙古建设水师之后,蒙古才有能力对抗南宋水上力量。这时候薄弱的金国水军,根本无法抵御南宋强悍的水军。

而完颜亮不得人心,不顾士兵厌战的情绪,硬要发动侵略战争,导致手下出工不出力,也是金兵败北的原因。

而南宋军民团结一致,虽然朝廷高官贪生怕死,但是前线督战人员和将领上下齐心,共同抵御强敌,在人心背向和士气对比这一强大因素之下,击退金兵也是不难预料的。

6、战役后续影响:

采石矶之战的胜利是南宋官兵同仇敌忾、英勇奋战的结果。在这次战役中,书生的犒军行为以及临阵接管指挥权的偶发事件,却成为了胜败的决定要素。虞允文作为爱国文人,其爱国热情激发了广大南宋将士们的抗金斗志。

这一仗成为了南宋朝廷中罕见的一幕——文官与将领士卒们配合默契达成了战役胜利,而毫无矛盾和掣肘感。

而虞允文作为文职人员,做到了临危不乱,判断敌情准确,战法灵活多变,其军事天赋和镇定自若确实令人钦佩,成了宋朝文人抗敌而大获全胜的绝无仅有的人物。

他能够针对金军准备南征的船只矮小,无法与南宋大船相对抗的弱点,充分发挥南宋的水战之长,以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南宋水军作为主力,牢牢克制住了金人的水战短板,令其优势兵力无法发挥。

结果,这一正确战术令宋军与金军鏖战江中,做到了以少击多,大破金军船队,从而保卫了长江防线,摧毁了金军开战之初一路顺风的信心。

金军的连续失败,更成为了金军内部兵变的导火索,使金朝扬言“一个月灭亡南宋”的计划遭到了彻底破产。虞允文的爱国热情,拯救了江南的南宋汉族文明免遭兵祸。

试想一下,假如虞允文没有及时赶到采石矶,或者赶到以后袖手旁观,坐等李显忠赶到战场,那么金军无人阻挡顺利过江,历史会不会被改变?

更可笑的是海陵王完颜亮,他以政变上台,结果也同样以政变下台,甚至最终被部下以兵变形式斩杀,其悲惨结局可称得上自作自受。

当战局进展不顺时,如果完颜亮体恤下属,听取意见,即便战事不顺,倒也不至于产生哗变。当北方政局不稳之时,他如果干脆顺水推舟,借此班师回朝先稳固政局,再择机而动,其结果就大不相同。

完颜亮改变金朝政策,强迫推行变革,其过快过猛的变革速度,已经令诸多女真贵族十分不满,被他清算的原班皇室和大臣们,都时刻想要反扑。再加上完颜亮暴虐荒淫,强占欺侮了不少大臣和部下的妻妾,使得这批人更对他恨得要死。当政变册立新皇帝的消息传来,军队士气更是陷入低谷。此时不回北方稳定政局,却还幻想渡江攻打南宋,岂不可笑?

后来的蒙古崛起也是如此,一旦大汗出事,政权归属有变,前线将士无不回师解决归属问题,阿里不哥企图争夺汗位,忽必烈立刻回北方解决汗位册立问题,不可谓不明智。而绝不像完颜亮这样一意孤行,不顾后方有变。

完颜亮不听劝阻,不顾水战不利,士兵士气低落这一客观事实,一味穷兵黩武,结果自食后果,当真应了“一个月解决南宋”的誓言——自己在兵变中被下属杀掉,战争自然以和谈形式结束了,徒增了笑料。

而虞允文抗敌有功,自然名垂青史,在后续升迁上也算是得到嘉奖,一帆风顺。

金朝六十万大军南下,仍未能击败南宋,反而以皇帝被部下刺杀,双方和谈终结了战争,这一战过后,虽然南北军力还是北强南弱,但是金国军力衰退的太过明显。

由于占据中原已久,贵族享乐,原有强悍兵力被稀释,以及地理面积辐射等原因,导致女真人的尚武精神急剧衰退,远不如起兵反辽时战斗力那么强悍。而南宋也不思进取,并不打算借机北伐,双方就此对峙起来,但双方的军事差距已经不那么明显了。

采石之战基本上奠定了宋金南北对峙的格局。此后,金国统治阶层也逐渐享乐腐败,几乎断绝了南侵的想法。而南宋也在后来的丞相们策动下,进行了几次无关大局的北伐后,也满足于偏安一隅。

而随着女真的持续汉化和享乐,以及南宋朝廷的日渐腐朽不理军政,两国实力几乎是同步衰退,直到后来的蒙古逐渐崛起,将这两国一起收拾了。

3 阅读:231
评论列表
  • 2023-01-25 00:02

    虞公英勇无畏,华夏坚挺的脊梁![点赞]

  • 2023-02-07 18:58

    一个于谦于太保,一个虞允文虞雍公,两个人可以算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可以说是读书人的最强了,还有一个张煌言可惜没成功

精彩一页

简介:三国,明清,近代,足球,篮球,用心写书。